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53479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审人员名单审定:*校对:*编制人员:*目 录一、项目概况二、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三、项目建设条件四、项目规划目标和整治范围五、用电方案六、节能方案七、劳动安全卫生和消防八、环境影响评价九、项目计划进度安排十、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十一、工程招投标方案十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十三、综合效益分析十四、结论与建议*XX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1 项目简介1.1.1项目名称:*XX大道街景改造工程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建设规划局*分局1.1.3项目工程地点:*XX大道(南起新安西街,北止腾达路)1.1.4项目改造规模:

2、本次规划为XX大道中、北段,全长约2.5公里,北与腾达路相接,中分别与富仕路、*大道、马铺路、会展路相交,南与新安西街相连,规划改造面积约27.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建筑立面整治工程(其中立面清洗、粉刷、涂料处理约20600,重点整修约28500)、广告店牌空调机整治(约1000)、绿化工程(植物整理树冠修剪约2000)、道路整治工程(围墙改建约160m)、灯光亮化工程(约2km)等。1.1.5项目总投资:*万元1.1.6项目建设工期5个月1.2 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3、27-89);5)*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6)*分区规划(2004-2020年);7)*城市商贸设施与业态发展规划(2001-2010年);8)*人民政府区长办公会议纪要20104号;9)*发展和改革局关于XX大道街景改造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路发改投资201060号);10)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范。1.3 项目编制原则(1)特色性原则XX大道是*城市规划的南北向主要道路,北部的世纪广场是城市对外展示的主要窗口。在本次规划中体现“大气、开放、现代”的风格,着重强化地域的特征性和识别感;(2)系统性原则将XX大道范围内对塑造和影响城市景观的各种空间环境要素进行全面、

4、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实施性和控制性要求,力求空间环境组织的统一、协调、合理、美化;(3)人本性原则在规划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在保证整体空间环境组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步行、骑车和开车等不同群体的感受,使每个群体充分享有自己的行路权,保持交通的通畅性;(4)可操作性原则规划具有实施指导性和概念控制性,方便下一层次设计的深化和可操作性,便于组织实施,并不对周围的非实施范围产生可能的影响;(5)时效性原则项目编制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统筹考虑道路景观的特色与城市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1.4 项目概述1.4.1*历史*古称灵山乡,到了东汉开基者刘秀统一中国后,开始发展江南,始称“新安”,

5、现存明清古街十里长街,是*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这里拥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和迷人的山水,*人民正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谱写着这个城市欣欣向荣的未来。1.4.2区位优势*拥有三千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和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其东濒东海,南接温岭,西邻*,北连*。近临*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15分钟交通区内有万吨级深水码头的*港和军民合用的飞机民航站,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其强劲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是中国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样板,是“温台模式”的典型代表。1.4.3城市职能定位*区是*城市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职能为区域性综合市场商贸区。城市发展目标为突出和完善商贸职能,建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交

6、通便捷、功能分明、生态健全、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的富有现代文明的综合型城区,实现建设中国沿海重要商贸的战略,到2020年将建设成为“城市生态可持续良性循环的、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山水型生态城市”。城区规划人口至2020年为20万人,用地20.13平方公里。城区发展方向以向北、向西为主,规划城市布局以新、老城市中心为核心,使两区“旧城区和新城区”联动发展。城区内以XX大道、*大道为基础形成四纵四横的主干路骨架。1.4.4现状要素分析a、XX大道是老城区与新城区联系的重要交通主干道之一,她是进入城市中心区的门户性道路。通过对XX大道两侧用地、建筑、交通、绿化的综合整治,可以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

7、体形象。b、XX大道地处老区和新区的过渡地段,中南部地段的建筑多为上世纪90年代建造为主,建筑体量、造型和色彩等缺少过渡。c、XX大道规划范围所涉及的区域,城市人口较为集中,建筑密集,城市建设基本饱和,改造难度较大。1.4.5规划改造范围XX大道是*老城与新城的过渡界面,她也是一条联系自然与现代的通道。这条道路的一端连接着*的*风景区,另一端联系着*新的商贸中心区;它开始于优美的*,结束于象征城市未来的世纪广场,全长共4.5公里,规划红线宽度为45米,本次规划改造为XX大道北段,长约2.5公里,北段与腾达路相接,中部分别与富仕路、*大道、马铺路、会展路相交,南段与新安西街相连,规划改造面积约2

8、7.80万平方米。1.4.6道路基本属性1、道路性质:城市主干道,规划宽度较现状道路有所拓宽,规划道路红线宽度45米。2、道路特征:a、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规划应体现城市的人文景观性特点。*大道以南路段属于十里长街的景观协调区,该区段的建筑需要与传统建筑在色彩和体量上进行协调;而*大道以北部分靠近城市新区,建筑要与新区建筑相呼应。XX大道具有文化承接性的特点,城市的新老建筑需要在这一路段和谐共存。b、功能综合,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道路体现的主体功能略有不同。就近期发展而言,XX大道依然是新老城区联系的重要通道,肩负的交通功能较强,但随着老城人口的疏解和新区建设的逐渐完善,道路的交通性逐渐减弱,生

9、活性逐渐增强。c、发展存在多元化。道路两侧地块内部拥有大量的居住用地,南部路段有规模相当的市场公建用地,北部路段有大量的宾馆酒店、商务办公和商业经营用房。这部分商业设施也存在沿XX大道展开的现象,商业设施沿XX大道有一定辐射的和延伸。d、具有门户性特征。街景整治需要考虑与十里长街的传统建筑景观和谐共存,同时需要在XX大道北部的“入口序列”中体现*的城市标志。1.4.7规划整治内容规划层面主要涉及沿街建筑的景观整治、道路交通整治和街道公共空间环境整治三个方面。而本次规划的重点将主要放在沿街建筑的景观整治层面。沿街建筑的景观整治:通过对现状建筑质量、色彩和区段特点的评述,合理划分整治等级,制定整治

10、策略,对整治范围内的建筑进行编号,整治建筑根据区段、色彩和功能的分工差异,分别制定适宜的建筑整治实施方法。对整治范围内节点提出整合改造,为下层次设计提供思路。道路交通整治:通过对现状交通状况的分析,提出有关出入口管制、绿化隔离带改进、静态交通改善、人行通道布置、公交站点分布和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改进建议,合理布置小型景观节点,体现景观、功用和安全的三方面要求。街道公共空间环境整治:主要为城市家具、街头植被系统和道路指示系统布设等三方面内容。道路交通整治及附属系统部分内容的完善需要另行编制相关的专项规划,部分内容(如人行交通指示系统、城市慢行系统和无障碍系统)可以在XX大道街景整治中作为试点先期实

11、施。二、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现状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区商业街日益繁荣,但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一些潜在的制约商业街发展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不仅影响了*的对外形象,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商业街品位的提升,浪费了宝贵的商业资源。2.1.1 现状街道空间分析从现状整体空间分析,XX大道北口局部结合绿化形成较好的空间效果,但空间效果缺乏整体性;新安西街到富仕路东侧为市场区,建筑以多层为主,空间较为宽畅,但从道路的尺度和道路及其与城市的关系来看开放空间规模偏小;富仕路至会展路段沿途建筑分布密集、且均紧贴道路,局部杂乱,严重缺乏开放空间,空

12、间单调视觉效果较差;加上沿线布置有大量人流参与的*商城、*广场、*家私城等交易市场,造成XX大道人车混杂,对本来就比较狭窄的地面道路形成了极大的通行压力,堵车情形经常出现,街道建筑广告牌设置混乱,既对行人造成不便,又影响城市的形象。2.1.2 沿街用地现状分析XX大道两侧的用地以公共设施用地和兼容用地为主。公共设施用地大部分为市场、金融和旅馆业用地,多分布在道路交叉口区域;兼容用地底层设置商业,高层作为居住和办公用房。市场、金融业和旅馆业单位主要有为中国日用品商城、富仕广场、*家私城、*泰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太平洋王子饭店、鑫都国际大酒店;沿线还分布一些功能综合的兼容用地,如刚泰艺鼎广场、

13、半岛花园等。2.1.3 建设动态分析区段主要建设活动已经基本完成,街道的建筑空间形态基本定局;另外尚有部分地块需要下一步规划实行改造,如*商业城地块、*大道与XX大道交叉口的西南多层地块和*区变电所地块等。2.1.4 建筑现状使用分析2.1.4.1公共建筑XX大道沿线的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商业类建筑和办公类建筑。商业建筑以酒店和专业市场为主;办公建筑主要为企事业办公建筑。2.1.4.2居住建筑居住建筑以刚泰艺鼎广场和半岛花园的高层住宅为主,另有少量多层民房。2.1.4.3其它建筑沿街住宅底层均为商业用房,由于两侧商业街被XX大道纵向隔离成东西两块用地,使底部商业空间缺乏相互联系和人流引入,现状内部

14、商铺都为空置状态,商业气氛十分冷清。还有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沿街商业建筑,这类建筑的立面质量普遍较差,经营的业态比较混乱,是城市更新优先考虑的地方,也是本次街景改造的重点。2.1.5 现状街道尺度分析2.1.5.1道路断面分析XX大道现状道路宽度在3045米之间,*大道以北道路中间为8米宽的绿化带,两侧车行道宽为815米,现状未设置非机动车道,现状人车共行,对交通组织非常不利;*大道以南道路没有中心绿化带,车行道宽度为15米,快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部分设置了1.5米宽绿化隔离带;XX河以南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用护栏分隔;另外,现状人行道空间宽窄不一,缺少连续性,局部地段的人行道宽度仅为

15、1米,行人通过非常局促,局面有待改善。2.1.5.2建筑高度分析XX大道两侧建筑为多层和高层相结合,由于高层建筑大多为2000年以后建设,体量、色彩、整体造型较好,建筑较新,侵占道路红线较少,而沿线的多层建筑紧贴道路红线或侵占道路红线较多,部分建筑的建筑质量较差,广告、招牌随意设置,建筑外观差别很大,布局、色彩、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景观较为杂乱。2.1.5.3道路特点分析XX大道机动车道有可能进一步拓宽,而该区块街道宽度有限,相对而言,只有中间绿化隔离和人行道进一步压缩,这种状况会使XX大道两侧的商业布局受到影响。XX大道两侧建筑尺度体现了一般中等城市建成区的典型特点。接近老区部分以多层为住,建筑高度变化平缓;靠近新区部分建筑起伏较大,一部分是被迅速的城市化吞入城市的原村镇建设用房,这部分建筑体量琐碎、高度低,另一部分是城市新建的高层建筑,这部分建筑体量较大,高度落差明显,而两者之间缺乏呼应,建筑体量、材质、色彩反差较大。2.1.6 现状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