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53449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次结构植筋技术交底一、材料准备本工程二次结构之构造柱、腰带、局部节点、边框、过梁主筋采用植筋方式进行锚固.1。1钢筋钢筋主要采用6.5、8、10、HRB400级直径12钢筋,其规格、长度和端头弯钩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外露长度要满足搭接长度要求。钢筋要有符合要求的材质书和复试报告,且不得有锈蚀和明显弯曲现象,如略有锈蚀,可进行除锈处理。1.2植筋胶植筋胶应在规定的保质期内且密封良好,具有产品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产品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中应有其主要组成及性能指标、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号等。.1.3主要机具:电锤、气泵二、机具设备钢卷尺、墨线盒、红蓝铅笔、冲击钻、专

2、用毛刷、吹风机(橡皮气囊、手推式气筒、手动或电动吹风机)、铁桶或塑料桶(配胶容器),搅拌棒、手持式自动压力灌浆器、钢丝刷、脱籽棉球等。三、操作工艺3.1植筋工艺流程:放线钻孔、钢筋除锈清孔注胶植筋固化拉拔检验3.2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在需要植筋的部位进行定位放线,需对照图纸仔细确定需要植筋的部位,首先确定构件的轮廓线,然后再确定植筋钻孔的位置。经检查无误后钻孔.构造柱、边框等的设置和相关要求如下:1)填充墙墙长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墙高时,墙体中部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墙高且端部无柱时,应在墙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3)外墙转角、内外墙相交处和外墙长1m的自由端应设置钢筋混

3、凝土构造柱,外墙长1m的自由端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4)洞口构造柱设置:7度抗震设防砌体填充墙洞口宽度1.5m2。1m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洞口宽度2。1m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8度抗震设防砌体填充墙洞口宽度1.2m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洞口宽度1.2m时,应在洞口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5)窗台构造柱设置:洞口宽度3m时窗裙墙中部应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中距不宜大于2.5m。6)女儿墙和阳台栏板构造柱设置:转角处应设构造柱.女儿墙构造柱中距不应大于2。5m,阳台开间尺寸大于3.0m时,应在中间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7)构造柱断面要求:不小于墙

4、宽190mm,纵向钢筋410,锚入梁或板内的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箍筋6200,上下端600mm内箍筋加密至100mm间距。8)拉结筋设置:填充墙应沿全高每隔500mm至600mm设置26拉筋。9)腰带设置: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处应设置与主体结构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现浇带,水平系梁现浇带的截面不应小于墙宽120mm,钢筋不应小于48。另外还需符合标准图集西南05G701(四)和西南03G301(一)(二)等图集和设计的相关规定。3。3钻孔:使用配套冲击电钻进行钻孔。钻孔时钻头对准已经标出的植筋位置钻孔。植筋锚固深度须按照设计要求或满足植筋胶材料要求。钻孔前先用电锤试打眼,以

5、防碰到原有钢筋,如打到原有钢筋立即停止,在允许范围内调整孔位重新试打,直到合格为止。孔深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3。4钢筋除锈:锚固用的钢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选用,根据锚固长度及部位做好除锈处理,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0mm左右.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金属光泽。要求除锈均匀干净,不得有漏刷部位。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分类码放整齐,并按类别标示清楚.严重锈蚀的钢筋不能作为植筋使用。3.5清孔:清孔时先用吹气泵清除洞内粉尘等,再用清孔刷清孔,要经过多次吹刷完成。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灰尘清理干净,用毛刷将孔内清理干净。如果孔内较潮湿,必须用热风机对孔内进行干燥

6、处理。3。6注胶:先将两个管状箔包的端部的连接器连接上,然后再放入手动注射器中,扳动注射器将两个管状箔包中的不同组分挤出,在连接器中相遇后,再通过混合器将两个不同组分充分混合后,使用植筋注射器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在孔内.注胶时,注意勿将空气封在孔内。3.7植筋:按顺时针方向把钢筋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以少量植筋胶溢出为宜。3。8固化:钢筋外露端(钢筋外露长度需满足搭接长度要求)应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必要时派专人现场保护。3。9拉拔检测:胶粘剂凝固愈合后,由具备相应项目检测资质的单位检测对植筋进行拉拔试验,经检测合格并取得检测报告后进行下道工

7、序施工.四、注意事项4.1植筋位置的定位要严格按要求进行弹线控制。钻孔时要避免对结构主筋造成损伤。4。2钻孔时一定要先轻钻定位,再用力垂直顶压冲击钻缓缓钻进.孔径、孔深及垂直度要严格按要求控制,保证符合要求。4.3植筋的关键在于清孔。孔内清理不干净或孔内潮湿均会对结构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拉结质量。清孔时要求一定要认真进行“四吹三刷工序。4。4胶体配制时要计量准确,按施工段计算用量考虑损耗后配制,施工阶段的划分要考虑施工速度和植筋胶的凝结时间,胶体配制前要做好注胶植筋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制完成后,注胶、植筋要连续进行,不得间断,确保在胶体凝结前施工完毕。4

8、.5向孔内注胶时要掌握注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拉结筋植入后胶体会有很多溢出,造成浪费和污染;过少则孔内水注胶不饱满,易造成粘结强度不够。施工时,要严格用灌浆器的注胶咀进行控制,必要时在距注胶咀口3cm处做出标记。4。6使用液体胶时,向孔内插入钢筋前,植入端一定要醮一定胶液来保证孔内胶体饱满。4.7钢筋插入孔中时,要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且要边旋转边插入,以使胶体与拉结筋充分粘结,以免在孔内产生气体留存,影响施工质量。4.8植筋胶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复试,要保证胶体的粘结强度以及胶与钢筋和胶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9拉结筋要防止有锈蚀和粘有杂质现象,施工前,要清理干净,确保不

9、锈、干净,表面无杂质和油污.4。10植筋胶固化前,严格防止钢筋被扰动,在达到规定时间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五、质量要求5。1进厂的原材料(如结构胶)必须严格控制质量,每一批次的材料进场必须进行材料报验,如不合格必须立即退场。5。2定位放线必须准确,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原有构件尺寸进行放线,防止因定位的误差影响结构加固的施工质量。5。3基层的清理必须干净、无尘土、无油污等杂物;施工时防止污染结构胶、钢筋及孔壁,影响胶的粘结力和施工质量。5。4确定孔位时,必须综合考虑原结构的钢筋分布和新加构件的钢筋绑扎的要求,尽量减少伤及原结构钢筋和废孔情况的出现.5。5成孔时必须控制好成孔深度。5。6孔内的清理

10、必须干净,孔内不得有水、粉尘、油污等杂质。5.7植筋注胶必须饱满,胶层内无气泡和空鼓;不能偷工减料,减少用胶量。5.8插入钢筋时必须缓慢进行,防止胶大量溢出而无法使胶和钢筋、孔壁结合紧密。5。9成品保护必须严格控制,严禁在胶的固化期内扰动钢筋。六、安全文明施工所有施工作业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存在安全隐患,严禁施工.1、进出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2、施工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手持冲击钻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3、高空作业时,应搭设脚手架,并设置操作平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4、清孔操作人员要戴风镜和多层口罩,防止吹出的粉尘眯眼和进入口鼻。5、注胶、植筋时,要戴手套进行

11、操作,防止胶体粘染手和皮肤表面。6、管理人员要跟班作业,经常进行施工质量过程检查和安全提醒、教育。7、废弃的灌浆器注胶咀和皮囊要按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办法进行回收处理,不可在现场随处乱扔。8、清孔时吹出的浮尘要及时清扫,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整齐。9、施工时要求做到工完场清,每天下班前要检查和清理施工场地,保持现场整洁美观,做到文明施工。七、成品保护1、加强成品保护教育。2、结构表面需植筋位置定位弹线后和钻孔、清孔完成后要严禁人为污染。3、加工好后的钢筋要架起存放,上方要有挡雨设施,存放地要通风防潮良好,防止锈蚀。4、配胶搅拌时要均匀搅拌,防止胶液从容器中溅出,造成结构成品污染。5、注胶时要控制好胶液的注入量,防止注入过多,致使植入拉结筋时挤出的胶液过多,污染结构表面。6、在植筋完成后,植筋胶固化前防止扰动和人为碰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