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953372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年级:姓名:5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阶段练习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关于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观点是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B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轨道的中心Ck=中r代表轨道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比值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所有行星都在同一轨道上2、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

2、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将卫星送入椭圆轨道2,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3、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力做功和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B若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力一定为零C物体的合力做功,它的速度大

3、小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力必定为零4、 如图所示,甲从竖直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轨道半径为R,圆弧末端切线水平,乙从高为R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A两小球到达末端时动能相同B两小球到达末端时速度相同C两小球从顶端运动到末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不相等D两小球到达末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5、如图所示,某个力作用在半径为的转盘的边缘上,力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在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做的总功为( )A.0B.C.D.6、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冰场上游戏,如图,第一次绳的一端拴在墙上,A同学拉绳然后越过

4、中点;第二次绳的一端拴在一可移动的木箱上,A同学仍越过中点但未与木箱相撞。两次游戏中,A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相同,前后两次达到中点时对绳子做的功分别为、,假设冰面光滑,则()A BC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25 kg的小孩从高度h3.0 m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v2.0 m/s,g取10 m/s2。关于小孩所受各力对小孩做的功,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A 重力做功500 J B 支持力做功50 J C 阻力做功700 J D 合力做功50 J8、空降兵在某次跳伞训练中,打开伞之前的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下降的高度为h,伞兵和装备系统的总质量为m

5、,重力加速度为g。此过程中伞兵和装备系统的()A.动能减少了mah B.动能增加了mghC.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D.重力势能增加了mgh9、有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半径rArB=1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根据v=r,可得vAvB=12 B根据,可得vAvB =1C根据a=2r,可得aAaB =12 D根据a=GM/r2,可得aAaB=41 10、 如图是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从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功率不变B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功率不变Ct1t2时间内,

6、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D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11、“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若已知月球半径为R,探测器在距月球表面高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质量为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C月球的密度为D月球表面的环绕速度为12、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C是地球同步卫星。物体A和卫星B、C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周期大小分别为TA、TB、TC,

7、已知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A=v B.vAvBvCC.TATB13、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天文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于人类对宇宙演化方面的了解所作的贡献。其中两位学者的贡献是首次发现地外行星,其主要原理是恒星和其行星在引力作用下构成一个“双星系统”,恒星在周期性运动时,可通过观察其光谱的周期性变化知道其运动周期,从而证实其附近存在行星。若观测到的某恒星运动周期为T,并测得该恒星与行星的距离为L,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这些物理量可以求得A. 行星的质量B. 恒星的质量C. 恒星与行星的质量之和D. 恒星与行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猴子在

8、“荡秋千”。大猴子用水平力F缓慢将藤条拉到图示位置后由静止释放,此时藤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猴子到藤条悬点的距离为L,忽略藤条的质量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上拉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WF=FL sin B.缓慢上拉过程中,小猴子的重力势能增加mgL cos C.小猴子再次回到最低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D.由图示位置到最低点,小猴子重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二、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12分)15、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一个压紧的弹簧沿一粗糙水平面射出一个小球,测得弹簧压缩的距离d和小球在粗糙水平面滚动的距离s如下表所示,由此表可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s

9、跟弹簧压缩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为s= (填“Kd或Kd2”,K为常量);并由此可猜测弹簧的弹性势能EP跟弹簧压缩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是EP= (填“K d”或“K d2”,K 为常量)。实验次数1234d/cm0.501.002.004.00s/cm4.9820.0280.10319.516、通常情况下,地球上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极其微小以至于很难被直接测量的,人们在长时间内无法得到万有引力常量的精确值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以后的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扭秤装置,才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比较精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1)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与“卡文迪许扭秤实

10、验”中测量微小量的思想方法最相近的是_(选填“甲”“乙”或“丙”)(2)万有引力常量的得出具有重大意义,比如:_(说出一条即可)三、 计算题17、(12分)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并进行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运行已知中圆地球轨道卫星运行轨道距地面的高度为h,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为a,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距地面的高度均为H,地球半径为R,求:(1) 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做匀

11、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2) 地球自转周期18、(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3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6 N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3 s运动了9 m。求:初速度为0(1)力F在3 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2)力F在3 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3)在3 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19(18分)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如图所示是滑板运动的轨道,BC和DE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BC段的圆心为O点,圆心角为60,半径OC与水平轨道CD垂直,水平轨道CD段粗糙且长8 m一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点以3 m/s的速度水平滑出,在B点刚好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形轨道BC,经CD轨道后冲上DE轨道,到达E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60 kg,B、E两点与水平面CD的竖直高度分别为h和H,且h2 m,H2.8 m,g取10 m/s2.求:(1)运动员从A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2)轨道CD段的动摩擦因数;(3)通过计算说明,第一次返回时,运动员能否回到B点?如能,请求出回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如不能,则最后停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