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532692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林厝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

2、:1C丙氨酸化学式中x=7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2饺子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它还承载着家庭的团圆和亲人的企盼。下列饺子用到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A小麦面粉B鸡蛋C韭菜D虾仁3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4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单质由同种元索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中和

3、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ABCD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H2OBO2CHClDKOH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C“冬日捞碱,夏日晒盐”中的碱和盐可分别对应曲线中的甲和乙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析出晶体质量多于乙7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

4、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装有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木炭B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8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gB16C32gD32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C木材燃烧D汽油挥发10如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H2OD两种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5、 22:9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量度水的体积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1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甲表示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B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C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D丁表示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14ZSM5分子筛是由多个结构单元构成的,其中一个结构单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96O192。若用4个铝

6、原子取代其中的4个硅原子,形成的原子团所带的电荷为_;若用铵根离子与它结合成电中性,则需要铵根离子_个。15厉害了,我的国。近年来,我国军事、科技出现井喷形势。(1)我国的高铁网络已经基本形成。高铁运行靠电力驱动,输电线与高铁列车通过石墨电刷连接,这主要利用了石墨优良的_性。(2)某种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LiFePO4中锂元素显+1价,磷元素显+5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3)为保障航天员的健康,后勤部门为他们提供的主食是易于消化的面包、米饭等食物,这些食物中主要富含的一种营养素为_。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氖气_;(2)高锰酸钾_;(3)3个银原子_;(4)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仪器的名称是_,仪器的名称是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字母),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按照气流自左至右方向流动,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依次为 _,(填接口字母),验满方法是_。某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图装置G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

8、0%的水,氧气从_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18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变化都是与水相关,请根据A、B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实验中,铁钉锈蚀说明生锈是铁与_作用的结果。 (2)图B实验中,左边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在做B实验前一般会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该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依据是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1)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g。(2)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

9、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答案解析】A、丙氨酸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有机物,错误;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18:7,错误;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89,x=7,正确;D、丙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错误。故选C。2、A【答案解析】A、小麦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符合题意;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C、韭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虾仁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3、D【答案解析】A、由卟啉铁的化学式可知,卟啉铁是由碳、氢、

10、氯、铁、氮、氧六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B不正确;C、人体补铁的方法很多,不只是服用卟啉铁,如使用铁锅等,故C不正确;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故D正确。故选D。4、A【答案解析】任何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需要验纯。正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那么制取氧气,则反应物必须有氧元素。正确;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也会生成盐和

11、水,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错误。故选A。5、A【答案解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必须含有氧元素来解答【题目详解】A、水中有H、O两种元素,且含有O元素,则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氧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HCl由H、Cl两种元素组成,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氢氧化钾是由K、O、H三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A。6、D【答案解析】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相同,故A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说明t1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故B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冬日捞碱,夏日晒盐”中的碱和盐可分别对应曲线中的甲和乙,故C正确;D、t2时,甲、乙两种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所以分别降温到0,析出晶体质量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故选:D。【答案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13、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7、A【答案解析】A、根据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分析;B、根据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分析;C、根据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D、根据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题目详解】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象反应正确,故A正确;B、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所以最终质量不能为零,故图象反应错误,故B错误;C、氯酸钾制氧气

14、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不会改变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图象反映错误,故C错误;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应该不变,故图象反映错误,故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明确选项中的变化过程是正确答题的根本。8、D【答案解析】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可知:228+x=244,解得:x=32,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答案点睛】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9、C【答案解析】A粉笔折断, B棉纱织布,D汽油挥发,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10、D【答案解析】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2X中应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