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95323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长沙长郡教肓集团2023学年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2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大理石B称量定质量的氯化钠C读液体体积D检查装置

2、的气密性3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化学式CH3OH),误食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B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18个原子核C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 1: 4D甲醇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4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化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磷D观察颜色可区别氯化钾与磷矿粉5下列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节约意识C安全常识D环保意识6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一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

3、变化的是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BCD7针剂药品封装前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进行处理,以防变质该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8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B铝制品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9目前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电池较硅电池价格便宜。钙钛矿的主要化学组成为CaTiO1下列有关CaTiO1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B钛元素化合价为+4C由两种金属和

4、一种非金属组成DCa、Ti、O元素质量比为1:1:110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奈、冰、铁都属于晶体B尿素、氨水、碳酸氢钠都属于氮肥C陶瓷、石墨、金属都属于导体D酱油、纯净水、酒精都属于混合物11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醛能使蛋白质生理活性消失,生活中常用甲醛来杀菌消毒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C钢筋混凝土是常见的复合材料D燃料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能够节约能源12如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B检验氢气纯度C闻气体气味D熄灭酒精灯13自来水厂通常向水中通入氯气进行杀菌消毒,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关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共有

5、2种氧化物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原子个数都没有改变D生成物中Cl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14生活中常用的下列液体,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B矿泉水C蒸馏水D食醋.1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用相关化学符号填空(1)4个铵根离子_。(2)2个铁离子_。(3)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价_。(4)二氧化硅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酸、碱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有关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_。A酸和碱中一定含

6、有氢元素 B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纯碱一定不属于碱类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现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设计实验检验其是否完全变质_。(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某同学在做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了。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经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反应中的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取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50 g,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 50 g,恰好完全反应得

7、到中性溶液。试计算蒸发该溶液后可得到固体的质量_。18(8分)实验室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图。试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通常要将30%的H2O2溶液稀释,其可能原因是_。实验中需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需30%的H2O2溶液体积为_mL,加水为_mL 。某同学取6.8g上述稀释后的溶液,用KMnO4溶液来测定其浓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SO2+8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溶质KMnO4质量为0.632g,计算稀释后溶液的实际浓度_(写出计算过程)。若溶液稀释过程是正确的,则实际浓度偏低的可能原因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8、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课上,老师在分析复分解反应条件时指出,硫酸铜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小明很好奇,于是做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在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将反应后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滤渣和无色滤液。产生蓝色沉淀的原因?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请你帮小明分析产生蓝色沉淀的原因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探究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猜想Na2SO4,猜想Na2SO4、NaOH,猜想Na2SO4、CuSO4大家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验证其余猜想,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无色滤液,向其中

9、加入_猜想成立(实验异常现象)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第16滴有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实验探究二)实验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氢氧化铜在温度7080时可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_,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少许氢氧化铜可溶于足量水中猜想二:氢氧化铜可在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同学们

10、用氢氧化铜粉末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中空格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_猜想一错误将少许Cu(OH)2粉末加入到_猜想二正确(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答案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C、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故选B。点

11、睛: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2、D【答案解析】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

12、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3、B【答案解析】A、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4):(161)=3:1:4,可见甲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A正确;B、1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6个原子,则一个甲醇分子中共有6个原子核,故B错

13、误;C、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4):(161)=3:1:4,故C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甲醇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在比较物质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需要将物质每种元素质量分数完全算出,可利用元素质量比进行比较。4、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说法正确。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故选项说法正确。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钾,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磷矿粉呈灰白色,氯化钾为白色,可以将磷矿粉区分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简易鉴别5、D【答案解析】A

14、、取暖时要防止CO中毒,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放水是不正确的,故A错误;B、为防止污染,剩余药品不应放回原瓶。取用药品要按要求,没要求时,取少量,故B错误;C、为防止发生爆炸,煤气泄漏不应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应先断掉电源,故C错误;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是正确的,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是正确的,故D正确。故选D。6、A【答案解析】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水的气化和氦气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都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7、A【答案解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因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来作保护气。故选A。8、B【答案解析】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