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53139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培训试卷9(答案)车间(科室): 姓名: 日期: 序号一二三四五阅卷人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81.绝缘部件状态监测,、污秽等级区段应建立领示点,优先采用在线实时监测装置。周期:1.在线监测装置:实时;2.其他方式监测:6个月。82.静态检测是指利用运行检测车辆在接触网静止状态下进行非接触式测量,或人工使用仪器、工具测量接触网技术状态。83.动态检测是指利用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等手段,测量接触网技术状态及弓网接触取流状态。84.检查分为巡视检查、全面检查、单项设备检查和非常规检查。85.巡视检查是对 接触网外观

2、、绝缘部件状态、外部环境及电力机车、动车组取流情况进行目视检查,分为步行巡视检查和登乘巡视检查。86.步行巡视检查周期:防护栏内区间一般不进行步行巡视。车站、动车所巡视周期3个月,隧道内巡视周期12个月,防护栏外巡视周期3个月。87.登乘巡视检查周期:需要时。88.供电车间主任每半年对管内设备至少巡视检查1次,供电段段长每年对管内关键设备至少巡视检查1次。89.全面检查周期:36个月。90.非常规检查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状态检查。一般用于在接触网发生跳闸、故障或出现极端天气气候条件和灾害后,对相应接触网设备状态变化、损伤、损坏情况进行检查。非常规检查的范围和手段根据检查目的确定。二、单选题(

3、每小题2分,共30分)121. 非绝缘锚段关节;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C)以上,并持续抬升至下锚处。下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线索延伸下锚抬升的需要。A、100mm B、200mm C、300mm122.中心锚结绳、固定线夹与承力索材质匹配,其设置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露不小于(A);A、50mm B、100mm C、150mm123.中心锚结绳驰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驰度,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C)以上;A、450mm B、400mm C、300mm124.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连接。

4、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连接距离不得小于(B);A、450mm B、500mm C、550mm125.中心锚结绳两端与承力索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接触线侧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C)。A、50mm B、30mm C、20mm126.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接触线高度应相等,允许偏差(B)。A、05mm B、010mm C、515mm127.线岔交叉点两侧定位点拉出值满足设计要求,并应保证两接触线交叉位于规定范围内,任何情况下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A)。整理为word格式A、450mm B、400mm C、300mm128.交叉线岔,始触区。线岔两工作支中,任一工作支的

5、垂直投影距另一股道线路中心(C)的区域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A、400850mm B、550950mm C、6001050mm129. 交叉线岔,道岔开口方向、道岔定位后的第一个悬挂点设在线间距大于等于(B)处,并应保证两线接触悬挂的任一接触线分别与相邻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1220mm。A、1000mm B、1220mm C、1300mm130. 交叉线岔,当非工作支下锚偏角大于(C)时,非工作支应延长一跨并适当抬高后下锚。A、12 B、10 C、8131. 交叉线岔,两支承力索垂直间距不应小于(B)。A、100mm B、60mm C、50mm132.岔区腕臂顺线路偏移量符合

6、设计要求,允许偏差(B)。A、15mm B、20mm C、30mm133.复式交分道岔两接触线相交于中轴支距中点;交叉渡线道岔两接触线相交于两渡线中心线交点处。标准值:0。标准状态:50mm。警示值:(A)。限界值:150mm。A、100mm B、60mm C、50mm134.无交叉线岔;岔区腕臂顺线路偏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B)。A、15mm B、20mm C、30mm135.无交叉线岔;两承力索垂直间距不应小于(B)。A、100mm B、60mm C、50mm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1.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垂直于接触线工作面。曲线处接触线吊弦线夹螺

7、栓应穿向曲线内侧。()122.吊弦载流环应固定在吊线线夹螺栓的外侧,接触线吊弦线夹处载流环应与列车前进方向一致,线鼻子与接触线夹角保持3045.承力索吊弦线夹处载流环应与列车前进方向相同。()123.定位点两侧第1吊弦处(弹性链型悬挂时为弹性吊索外第1吊弦)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15mm,且不得出现V形。()124.弹性吊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悬挂点两端长度相等,允许偏差为10mm。()125.弹性吊索线夹处吊索外露中锚端为20mm,下锚端为150mm,允许偏差为10mm。()126.弹性吊索工作张力符合设计规定,不得松弛。允许偏差为标准值20%。()127.弹性吊索不得有

8、散股、断股(丝)、接头、补强、硬弯。()128.第1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小于15mm。弹性吊弦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相等。()129.中心柱处接触线等高点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工作支吊弦点,运行高于相邻吊弦点510mm。()130.五跨锚段关节中间跨为过渡跨,接触线等高点(屋脊处)宜在过渡跨跨中,高度比相邻定位点抬高1040mm。()131.转换柱处绝缘子串与悬挂点的距离符合要求,允许偏差30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100mm。()132.任何情况下,两接触悬挂及定位支撑装置带电体各部分满足空气绝缘间隙要求。锚段关节内的定位支撑、吊弦载流环、斜拉线等不得减小

9、空气绝缘间隙。()整理为word格式133非绝缘锚段关节,设计极限温度下,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100mm以上。()134.中心柱处两接触线水平距离为设计值,允许偏差30mm;两接触线距轨面等高,允许偏差10mm.两接触悬挂接触线工作支过渡处接触线调整符合运行要求。()135.锚支接触线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350mm以上,并持续抬升至下锚处。下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线索延伸下锚抬升的需要。()四、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1. 更换(ABCD)后,应记录所更换设备的名称、材质、型号、厂家等信息,并修订相关技术资料。A、接触线 B、承力索座C、

10、绝缘子D、避雷器42. 更换(ACD)后,应记录所更换设备的名称、材质、型号、厂家等信息,并修订相关技术资料。A、承力索 B、环节吊弦C、棒式绝缘子D、分段绝缘器43. 更换(ABCD)后,应记录所更换设备的名称、材质、型号、厂家等信息,并修订相关技术资料。A、弹性吊索 B、定位器C、复合绝缘子D、隔离开关44. 质量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ABCD)A、检测、维修计划完成情况。B、检测、维修及设备运行中发现的具体问题。C、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D、接触网质量状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45. 铁路局供电处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应根据预算对成本费用(ABD)和审核。A、预测 B、控制C、支出 D

11、、分析五、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5.全面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主要内容:(一)无法或不易通过监测、检测或其他检查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所有项目,如接触悬挂、定位支撑装置、支柱(含拉线)和基础、附加悬挂、接地装置、标识等螺栓是否齐全,有无松脱现象,零部件安装方式是否正确、有无裂纹、变形、烧伤,线索有无锈蚀、散股、断股、烧伤等。(二)重点处所的附加导线对地距离及线索、引线、接触悬挂间距测量,接触线重点磨耗测量,高压电缆绝缘测试。(三)利用接触网作业车检测受电弓检查动态包络线。26. 简述单项设备检查周期和项目?答:(一)6个月检查1次的项目:1.分段绝缘器;2.分相绝缘器;3.远动隔离开关及其操作机构。(二)12个月检查1次的项目:1.避雷装置(雷雨季节前,含接地电阻测量);2.非远动隔离开关;3.高压电缆及附件。整理为word格式27. 非常规检查内涵是什么? 答:非常规检查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状态检查。一般用于在接触网发生跳闸、故障或出现极端天气气候条件和灾害后,对相应接触网设备状态变化、损伤、损坏情况进行检查。非常规检查的范围和手段根据检查目的确定。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