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53098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山县星源学校小学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黄菊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出类拔萃,成为国家的栋梁;都希望自己能轻松愉快地工作,桃李满天下。作为寄宿制学校的老师,我们面对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留守儿童,我们一个月才放一次月假,每天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上课花了很大的力气,却并不见得有令人满意的效果,而有的老师看上去是很轻松地教学,却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是为什么呢?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我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造成的原因(一)对教材熟悉程度不够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教材的内容在不断的摸索,改编。就以我教学的小学数学为例,新编人教版的小学数学减少了许多死

2、记硬背的内容,增加了学生理解记忆、灵活应用的内容。如四年级数学中有关多位数的乘法计算时,不再出现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而改为利用旧知联系新知,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不再死记法则。新教材还增多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如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逐渐增加了平移、旋转、可能性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跳跃性。对教材不够熟悉,各年级知识断层,教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二)对学生了解程度不够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只有学生爱学、乐学,我们传授的知识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认真去学,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对学生不熟悉,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编写的课时计划不适合本班学

3、生,过浅、过深的教学都无法吸引学生,所以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三)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不够我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小学生的特点是思想单纯,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做起事情来热情高涨。一旦兴趣消失了,就很容易放弃所做的事。如果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紧紧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为了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要与时继进,不断地学习,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提高专业能力。二、改进措施(一)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新编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不但重视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走向,认真编写

4、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课时计划。教学时,也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把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全部一股脑儿地全告诉学生,这样他们不动脑筋,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他们的辨析能力、操作等能力也得不到锻炼与提高。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二)要提倡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适度的给学生予以引领和指导,促进学生获取知识的建构。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前人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

5、阶段,教师的启发引导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三)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每个班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很聪明,但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习非常刻苦,但效果并不明显。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去熟悉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与思想动向,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正为他们好,进一步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

6、,自主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学生以学习主人和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结论,充满着无限的喜悦和热情,能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可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四)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一堂课的成功,首先要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积极提出疑问,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努力去寻求答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是注意力不持久,精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如讲解法、悬疑法、引导法、操作法等等,让学习不枯燥。教学时,要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实物观察,学

7、生能更好地认识物体的外部形态及特点;让学生亲自去触摸,感受物体的软、硬,粗糙与细腻等;用课件展示立体图形和抽象的空间变化,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使用课件演示把圆柱剪开、拼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的过程,非常直观,一目了然,学生很快就自己推导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在亲自操作中掌握知识与规律。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会让学生眼前一亮,兴趣就来了,学习效果也有了提高。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能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态各异的运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具有较高的优越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当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有效,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017年5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