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52914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3.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2月历史必修三好题收集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浙江宁波市2011届考试)6右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元刊本)书影,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A书影中的字体是真书B采用铜活字印制而成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解析】根据所学,元代讲史话本在宋代基础上发展,还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本题A项“真书”即楷书,判断图片说法正确;C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话本的产生重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本题B项不正确,铜活字在明中期才出现,元代使用木活字。(北京市东城区2011届检测

2、)9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 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四大发明外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造纸术在唐朝中后期外传,而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在宋元时期经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对封建主义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江西省南昌一中、南昌十中2011届联考)8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

3、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公元8世纪中国的造纸术外传,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与火器外传是在宋元时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第三次摸底)4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B汉书C唐书D清史稿【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有关火药武器的历史,四大

4、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由此可知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在唐朝。故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浙江省新高考研究联盟2011届联考)4、中国古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成就都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 )A战国时期 B唐朝 C宋朝 D明朝解析:C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北宋、火药应用战争是在唐末宋初,活字印刷术发明是在北宋。(辽宁省铁岭六校2011届第二次联考)40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中外古代科技史的理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A B C D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外古代科技史发展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古代中国的科技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封建社会的衰落,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辽宁省丹东市2011届第二次联考)5、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目,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西方海外殖

6、民的助跑器指南针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利武器印刷术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A BC D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外传播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理解能力。西汉时期中国发明造纸技术,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有利于人类文化知识的普及;指南针13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药在14世纪由阿拉伯人出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打败封建骑士阶层有重大作用;印刷术在13世纪中期传入欧洲,而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出现于公元前5 世纪。(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5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法家思想与造

7、纸术 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和谐”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观点;“纸卷轴”反映的是造纸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二、九章算术和珠算(宁夏银川一中2011届第五次月考)29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一数学著作应该是(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缀术 D齐民要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周髀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

8、1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可排除A项;缀术是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父子所作,最大成就是圆周率值,非十进位值制,可排除C;而齐民要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也可以排除D。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专著,里面有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记录,故只有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4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黄帝内经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理解

9、。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石氏星表是天文学著作;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黄帝内经是医学著作。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三、石氏星表和浑仪(辽宁沈阳市市重点联合体期考)3汉代有人指出:“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这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B王充反对“天人感应”的论据C张仲景注重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D张衡对月食作出的科学解释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月食现象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和所学史实光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

10、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广东江门市2011届调研)14下列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对甘薯种植做过研究和介绍的是A张衡 B徐光启 C沈括 D贾思勰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学家突出成就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张衡世在天文学方面;沈括是在地理方面;贾思勰虽然是在农学方面但是其所写齐民要术藐视的公元6世纪黄河中下游的农牧业生产经验;明朝的徐光启所作农政全书介绍了从美洲传入的甘薯的种植技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福建省厦门三校2011届第

11、二次联考)24明清时期我国之所以没有产生与1618世纪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主要原因是( )封建自然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发展的推动力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的条件明清统治者依然推行重农抑商及文化专制,压制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由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日趋淡薄,传统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A. B. C. D. 解析:B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科技发展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策决定的,说法正确,中前半句正确,后半句“传统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是错误的。(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预测)10下面是约处于

12、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影 哥白尼和天体运行论书稿A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B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C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D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西方科技较大的差别是,中国科技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也即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就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这一特点。徐光启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强烈反差,本质是由于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本题选B

13、项。A项说法与本题无关;C项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D项说法错误,明朝中西文化的差距并未形成,应该始于明末清初。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从诗经到唐诗”(浙江省五校2011届联考)2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D雅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解析】本题考查了诗经有关知识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其中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反映

14、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也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及黑暗腐败现象的忧虑与不满情绪。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歌颂祖先和当权者功德。题中“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大意是: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据此说法正确的是A项。二宋词和元曲(深圳市高中2011届第三次测试)23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解析:D本题考查宋词的流派。“学士词”是指苏轼的词,其风格为豪放派,与其一致的是辛弃疾。AB都是婉约派的代表。陆游的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词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答案为D。(湖南省雅礼中学2011届第四次月考)6“枯藤老树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