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52828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安抚情绪语言教案【篇一:小班健康教案 快乐和气愤的时候】 快乐和气愤的时候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 一、设计思绪: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 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一方面应当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快乐和气愤是人的两种情绪,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气愤是一种悲观的情绪。这种悲观情绪体验假如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当注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

2、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同样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性: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的与语言目的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尚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 二、活动目的: 1、在游戏中结识平常生活中快乐和气愤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三、 重点与难点: 对的认

3、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快乐和气愤的表情娃娃、快乐娃娃和气愤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五、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结识快乐和气愤的表情说说快乐与气愤的事做做快乐与气愤的脸谱做做快乐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快乐娃娃(123)和气愤娃娃(456)的家。 (二)结识快乐和气愤的表情 1、说说快乐娃娃和气愤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快乐和气愤的样子,在快乐娃娃和气愤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快乐与气愤的事 1、卡片联

4、想。 (1) 说说快乐和气愤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 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快乐和气愤的事(假如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快乐与气愤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快乐的事?快乐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气愤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气愤的因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不久就没事了。 教师小结:本来每个人都会有快乐的时候、气愤的时候,当你快乐的时候,应当让大家分享

5、。当你气愤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气愤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假如气愤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假如经常气愤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快乐气愤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五)做做快乐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快乐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假如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气愤? 假如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在创园区特色“幼儿心理健康特色园”的一次尝试活动。活动是追随幼儿的经验和生活,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想通过有目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发

6、现幼儿的差异和面临的问题;想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寻找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各领域目的的结合点。从而发挥幼儿良好心理培养的增效作用。通过活动发现了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例活动后,幼儿了解了人的两种情绪,结识了快乐和气愤的表情,也能根据生活经验来感受体验快乐和气愤的事情,但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不是一次活动都能解决的,幼儿尚有着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气愤的倾向,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差,于是就生成了“做个快乐宝宝的主题活动”,这样,便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领域的整合式教育走向生成式的、连续发展的、整体性的教育。 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充足调动了幼儿学习的

7、积极性和积极性,幼儿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积极的体验和积极的学习。例如:手拉手唱着歌去春游,幼儿情绪愉悦,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同伴友爱的快乐。 幼儿能根据以有的经验积极积极的来寻找“快乐娃娃”和“气愤娃娃”,通过找同伴讲述和游戏“点芝麻”使活动面向全体,人人有说的权利,“点芝麻”的游戏深深的吸引了幼儿,被点到的幼儿在大家叫出名字后有一种自豪感,几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的参与了讲述活动。“送卡片”活动,巩固了幼儿的经验,幼儿树立了自信心。整个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的一个微笑、拥抱,一句夸奖的话时时激励着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平视交流、和幼儿一起表演唱拉近了老师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制作表情

8、娃娃材料的层次性,调动了每一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幼儿体验成功。 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不仅达成了心育目的的规定,活动还促进了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局限性之除是在教具“卡片”的制作上还需改善,可以有几张便于集体观看的便于引导的重点大卡片,这样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篇二:小班语言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活动目的: 1.幼儿会安静地听故事,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能复述故事的重要内容。 2. 理解作品,知道别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帮助。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幼儿用书,cd。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蚂

9、蚁律动进场,谈话引出课题。 2.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3.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讲完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如:蒲公英妈妈救了小蚂蚁,还把小蚂蚁送回家。)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如何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7)小蚂蚁

10、是如何回到自己家的? 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呢?为什么? 3)蒲公英妈妈为什么要帮助小蚂蚁呢?小蚂蚁碰到了什么困难? 4)蒲公英妈妈是如何帮助小蚂蚁的?小蚂蚁又是如何帮助蒲公英妈妈的呢? 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快乐? 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4.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蒲公英妈妈真好,帮助了小蚂蚁,在和蒲公英妈妈一起生活时,小蚂蚁也帮助蒲公英妈妈赶走了大青虫。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

11、满爱。 三、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感受作品中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1.播放cd,让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 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群可爱的小蚂蚁。 3)每个小蚂蚁都要按照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表演来,看谁演得最佳!最后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行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3.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跟随教师复述故事。 四、活动延伸 在平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中有关心别人的事迹,要加以表扬。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激励幼儿积极关心帮助别人和集体。 幼儿园托小班幼师应对新生入

12、园11招 【导读】在开学之际,面对环境变化,幼儿有不同限度的胆怯、胆怯、不安、无助、焦急、哭闹等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在所难免的。面对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新生入园工作呢?小班幼儿入园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入园后,他们来到陌生的幼儿园,面对陌生的面孔,生活规律的改变,很多事情都要自己独立完毕,不能像在家里过着无拘无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面对这些变化,幼儿有不同限度的胆怯、胆怯、不安、无助、焦急、哭闹等不良情绪或行为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幼儿园生活,这对幼儿入园阶段乃至一生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开学之际,面对

13、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幼儿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儿新生入园工作呢? 一、期初对的对待幼儿的各种不良情绪,做好新生入园安抚工作,是小班幼儿入园以后的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1、活动室的布置以及玩具的投放 小班幼儿喜欢色彩明亮耀眼、外形夸张逼真的图案,童话故事中的小白兔,树林里的小鸟,天空中的红太阳、河里的小鱼都是他们喜欢的形象。而这些图案他们虽然知道但只能在小人书或电视上看到。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就将活动室布置好,并注意材料、色彩及图案的选择和搭配,让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就看到一个新鲜而美丽环境,从而萌发上幼儿园的愿望。 再则,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性选择并投放适宜的玩具,比如拖拉玩具、串珠玩具、娃娃家玩具、积木

14、积塑、幼儿自带玩具等。让幼儿快乐的置身于既好玩又有助于幼儿智力发展的玩具世界中,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结识与交往,分散与排除依恋家长的情绪和行为。继而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与同伴,就不会再因孤单和无助而哭闹了。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但同类玩具的数量要多(自带玩具除外),防止幼儿由于争夺玩具而发生更大的纠纷。 2、天天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用微笑面对幼儿 小班的幼儿之所以喜欢小兔子却胆怯大灰狼,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在于小兔子的形象很温驯,而大灰狼的形象很狰狞。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们一听到“大灰狼来了”就会本能的叫喊、规避。试想:孩子们入园后天天面对的都是老师凶巴巴的面孔,相信他们会象讨厌大灰狼同样讨厌老师的

15、,更不要说喜欢幼儿园了。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情绪与表情很重要你的表情是快乐的,孩子们也会由于受到你的感染而开心,而你的笑脸更会让孩子们感到你的和谐、善良而乐意和你接近。所以,也许你不美丽,但你可以用微笑来点缀你的脸庞,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孩子,用自信、善意的微笑缩短你和孩子心灵的距离。 3、给幼儿以母亲般的拥抱和亲吻 小班幼儿入园时均只有三周至三周半的年龄。入园前,他们已习惯了在父母亲的怀抱里撒娇、发嗲等的生活方式。而入园后,这一可靠而又安全的屏障不复存在。所以在幼儿无助或伤心惶恐而闹情绪时,牵牵他们的小手,及时的给孩子们一个热情而母性的拥抱,亲亲他们的小脸蛋,对他说:妈妈是不是这样爱你的啊?老师也象妈妈同样爱你。这种具体而又直观的形体语言不仅能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教师母亲般的关爱,并且能让那些还来不及转变自己的角色的孩子无助的心灵暂时得到安慰,使他们感到即使离开了父母亲的怀抱,他们仍然是安全的。从而在心理上对教师建立起一份信任,乐意和教师一起参与教育活动。在某些时候,对于哪些爱哭闹流眼泪的胆怯内向的幼儿来说,这一举措比说一大堆安慰的话更实用。 4、适当的运用注意转移或冷解决的方法 针对小班幼儿的情绪较容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幼儿哭闹不止时,引导幼儿去注意同样新鲜的物品、好玩的玩具或是其他幼儿劳动成果等:“你今天的衣服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