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52649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分生命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之间的一个感人故事。妹妹身患重病,需要输血。哥哥在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为妹妹献了血。而当得知输血并不会产生他所想像的可怕后果时,他又决定献一半血给妹妹,与妹妹平分生命。课文礼赞了哥哥的无私、真诚,讴歌了血缘亲情、人类的至真至纯的爱。知识与技能: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情深。3、通过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指导,通过评读、分角色读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男孩的勇

2、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重点难点:体会男孩的心情变化。教学准备:查找有关献血方面的资料,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引入:1、上节课,我们从吉姆与大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放音乐讲故事。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明白的地方随手画出来。(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困难,画出不明白的地方。)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课件,说明带拼音的即生字,自由读生字。(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新词,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纠正读音。自学生字,找出难

3、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降、瞬、承。重点指导“血”的发音,出示课件,展示带有不同读音的两个句子,指导学生辨别。)(3)齐读生字新词。3、读通课文,读不明白的画出来。4、指导名读文,思考: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全班交流,读句子,谈感受。4、咱们都知道兄妹情深,而这对兄妹感情尤为深厚,快速默读第1自然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谈谈。(理解“相依为命”)四、小结:本节学习情况。第二课时一、引入:1、指名认读词语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

4、文3、思考:小男孩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二、研读课文1、默读,交流第2、3段。第三自然段抽血前:(1)读。(2)结合下文谈一谈在那“犹豫一会儿”的工夫里,男孩是怎么想的?(正因为他们相依为命,妹妹死了,他也活不了了,怎么也得先让妹妹活呀。)就在这一会工夫里,哥哥已是心潮起伏,想了这么多,我们怎么才能读出他的心理变化呢?(说、读、评、读)2、自由读,交流第4段。(1)重点理解“颤抖”“立刻停止”“一动不动”,体会男孩害怕的心理,指导学生读出男孩的害怕。(2)理解“微笑”的含义:既然男孩害怕了,为什么对妹妹还微笑呢?(明确男孩微笑是为了不让妹妹担心,是爱妹妹的一种表现,板书“爱”)(3)男孩非常害怕,

5、但是在输血的时候他始终微笑着看着妹妹,读到这里,你最想说点什么呢?(4)同学们被男孩的勇敢打动了,那么当医生面对这个男孩的时候会怎样呢?3、出示第5段(1)谈谈“震撼”的意思(2)这一段我们该怎样读?学生练读。(3)通过学生的评价,指导朗读。(4)教师情感谈话,范读。(5)齐读这段。4、交流6-9段: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B、理解“郑重其

6、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E、指名读。F、齐读。三、小练笔: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宝贵,同别人平分生命,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然而这个10岁的男孩作到了。此时此刻,如果这个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四、小结:本文通过对这个小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看似平凡、实则高尚的小男孩那令人敬佩的品质。他的那种善良、勇敢、无私的精神,令所有人赞叹不已。板书:抽血前:以为会失去生命 善良平分生命抽血时:用微笑鼓励妹妹 勇敢抽血后:

7、等待死亡却从医生那里得知真相 无私教学反思这节语文课经过我自己第一次的备课,第二次同组的老师的指导,对课文的理解不在停留在表层,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变化随着故事的发展变化逐渐的深刻,清晰了。本节课,我将自己融情其中,学生也很快融进文本之中,与文本对话,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达到了情感共鸣,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亲情的无私,伟大。当然,本课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引、扶、放的关系没处理好,牵的痕迹过重,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过多,教案还不熟练,有待于在推敲。本节课,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

8、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我的感悟和实践还在进行中,渴望能学习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而倾尽全力。 平分生命教材分析:本文记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子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时,勇敢地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子勇敢,表达了浓浓地兄妹亲情。教学目标:、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

9、字11个。、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识生字、学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2、放音乐讲故事。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明白地方画下来。三、检查自读情

10、况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1)自由读生词(2)开火车读生词(3)齐读生词2、学生质疑四、学习课文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3、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立刻停止”“一动不动

11、”“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指名朗读(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A、理解“震撼”的意思。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C、指导朗读。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

12、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E、指名读。F、齐读。五、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2、复习词语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挽起降临犹豫一瞬间郑重其事二、学习本课生字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2、指学生回答。3、出示生字:4、小组内

13、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7、“颤”、“瞬”:教师范写,加以指导。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三、布置作业: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板书设计:平分生命愿意输血 决心献出生命勇敢(伟大的亲情)能活100岁 要求平分生命教学反思课文写的是年仅10岁的哥哥为重病的妹妹勇敢地现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自己剩下的生命。赞扬了小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学习这篇课文的要求是体会兄妹间的浓浓亲情,感受男孩为妹妹无私奉献的勇气和情怀。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与伟大。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贝贝的动作、神情、语言的句子,从重点词句中让学生去感受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去体会贝贝的勇敢和对妹妹的无私的爱。教完平分生命这一课后,核对目标,觉得各目标都有涉及,但并没完全落实,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三年级小学生问题意识很强,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解决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许比解决问题还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