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饮食文化.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52409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饮食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间饮食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间饮食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间饮食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间饮食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饮食文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谷雨习俗也健康:北方吃香椿 南方喝新茶核心提示: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雨生五谷春雨贵如油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

2、生长,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天气逐渐转暖,加上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有“春雨贵如油”一说。谷雨习俗也健康:北方吃香椿 南方喝新茶北方:谷雨食香椿提高免疫力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香椿又名椿芽、香椿头,古名栲、虎眼。是香椿树的幼芽。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香椿营养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应提醒注意的是,因鲜香椿中硝

3、酸盐含量较高,在制作食用前应用沸水焯一下后再食用。香椿作为佳蔬有多种吃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易做的方法:一、麻油拌香椿:香椿250克,洗净,入沸水焯透,沥水切碎,加入精盐、麻油,拌匀即成。具有清利湿热、宽肠通便之功,可治疗尿黄、便结、咳嗽痰多、脘腹胀满、大便干结等病症。二、香椿炒鸡蛋:香椿250克,鸡蛋5枚。将香椿洗净,下沸水稍焯,捞出切碎;鸡蛋磕入碗内搅匀。将油锅烧热,倒入鸡蛋炒成块,放入香椿炒匀,加精盐,炒至蛋熟即成。具滋阴润燥、泽肤健美之功效。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并治疗虚劳、吐血、目赤肿痛、秃发等。三、香椿拌豆腐:豆腐500克,香椿50克。将豆腐切块,放锅中加清水煮沸,沥水,切小丁;将香椿

4、洗净,稍焯,切末,放入碗内,加盐、味精、麻油,拌匀后浇在豆腐上,再拌匀食用。有润肤明目、益气和中、生津润燥之功效,可治疗心烦口渴、胃脘痞满、口舌生疮、目赤等病症。此外,民间也有许多治病保健验方。如用香椿捣烂取汁抹面,可滋润肌肤、美容护颜;取香椿100克,水煎服,可治疗赤白痢疾;取香椿叶、大蒜等量,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涂于患部,可治疮痈肿毒;香椿叶捣烂,用酒冲服,可治唇舌生疮等。南方:喝谷雨茶清肝明目神农本草一书就说:雨前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营养丰富,香气逼人。喝起来口感醇香绵和,对人的身体特别好,通全身不畅之气:以茶驱湿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传说谷雨这天的

5、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谷雨茶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人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谷雨前采制的茶,泡起来的绿茶舒身展体,鲜活得如枝头再生,染得春光盈眼,且茶香浓郁浑厚,久泡仍余味悠长。啜一口,顿觉缕缕清香溢出,尘世间的浮躁和功名利禄皆散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喝谷雨茶时要注意,不能趁“鲜”喝谷雨茶算新茶,不要马上喝最新鲜的茶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含有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

6、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专家认为,一般消费者买回家的新茶最起码要存放半个月才能喝。所以,爱茶懂茶之人常把谷雨前采摘的茶珍藏起来。谷雨祛湿气是第一位随着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

7、容易在该节气诱发。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说起祛湿,可以多吃吃土茯苓、白扁豆、赤豆、薏仁、芡实、冬瓜等食物。下面就给大家介绍2款祛湿的食谱:一、土茯苓煲猪肉汤食材: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200克、猪肉500克、生姜、食盐适量。做法:1.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肉洗净,整成几大块;生姜切片;2.把土茯苓、猪肉、生姜一起放进煲汤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约1个半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即食。此汤可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土茯苓,具有解热毒、利水湿的功效,可用于皮肤湿毒、下焦湿热,主治各种皮肤病及泄泻、肾病,现代药理分析它含生物碱、微量脂肪油、植物甾醇、甾体皂甙、鞣质等成分

8、,还发现它适用于多种癌病,主要对消化道的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有改善症状的作用。土茯苓多为干品入药,而鲜品多用于食疗汤品上,因其除了有作为药品的功效外,还有鲜美清润之气味。二、扁豆瘦肉汤食材: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做法:1.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2.把1中的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扁豆被称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医认为,扁豆味甘入脾胃经,主治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肿。药品化义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

9、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扁豆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谷雨饮食重养肝过了谷雨便意味着春季快过去了,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的食疗要点重在养肝清肝、滋养明目,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而在众多的食材之中,最适宜养肝的是海带、菠菜、菊花等。现以海带为例,推荐一款养肝护肝药膳:海带银耳羹食材:海带50克,银耳20克,冰糖适量。做法:1.将海带洗净切碎,银耳泡发后与海带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2.加冰糖适量。1日内服完,可常服。海带性味咸,寒,归肝、胃、肾经。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西方科学证实海带含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胆汗中的胆固醇;食物纤维褐藻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其排泄。此外,海带中的钙不仅抑制胆固醇吸收,而且可以降低血压。此羹能疏肝、补脾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