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52214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孤 山 小 学孟祥国2010年3月2日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八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班级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学生36人,男生19人,女生17人,大部分学生来自于本校,其中有1人是从东山屯村校转来的,有1人是休学半年后本学期继续试读,可以说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本班学生从总体情况看成绩还是比较好的,像段立成、刘敏、单宝辉等同学等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能进行自主学习,他们

2、的写作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但是也有几个同学由于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得当,成绩还很不稳定。像周可欣、于胜宏、张海泉等同学做作业还需要多次提醒才能完成,有时还会拖拉。这些都待这学期再进行严格督促训练。教材分析: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

3、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主地学习(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

4、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着重继续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措施:1、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依靠是快速反应直觉,是要长期实践,反复训练的

5、。2、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原则。因为班级有新生,他们学习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不可以一开始上课就很快,第一周,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意识,使他们融入到其它同学之中。3、注重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要指导全班学生把书读通顺、流利、连贯。4、要充分利用好教辅手段,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5、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学期继续让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做好语言的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的方法。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采取的措施。1、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采用朗读、讲故事、趣事回顾等形式,

6、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2、在教学中要做到激趣导课,采取多种形式,如抓课文题眼,设置悬念等导深形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想学的兴趣。3、在授课过程。我准备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或发现问题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的过程。通过“初读寻疑,一再读释疑细读解析一精读入情一美读品味一熟读成诵使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耳出于口。发于心,出于口、眼、耳、脑并用。从而达到以由学会到会学的目的。4、巧设结尾,善始善终。在教学中我们又可以根据课文不同采用延伸式,悬念式等有效的结课形式。5、板书设计新颖,简练,力求体现文章主旨。6、合理分配时间、教案有课后记。教学准备:挂图、文字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一组:121课时 第二组:101课时 第三组:1214课时。 第四组:1215课时 第五组:1013课时 第六组:1014课时第七组:1214课时 第八组: 1113课时总之,教无定法,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充实和调节自己,使教学任务能更好地完成。四年二班 孟祥国2010年3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