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521259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廊: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双廊镇玉矶岛村村长赵八旬墙上斑驳的壁画(局部)依稀可见双廊百年前渔村的历史苍山脚下,洱海湖畔,坐落着一座建筑密度超高的白族渔村双廊。这里建筑密度之高,让云南其他任何旅游景点都无法企及。一座座建筑紧紧挨在一起,唯一连接它们的是一条条七扭八拐被称为“鱼刺”的古老巷道。由于拥挤,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参观的景点,也没有公共场所,能够看到洱海风景的沿岸也被一栋栋客栈包围了起来。双廊古镇600年所形成的建筑格局,正在快速地被替代。而就在两三年前,双廊还不是这个样子。双廊,位于洱海的东北岸,面向苍山毗邻洱海。全镇面积218.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被称作是环洱海

2、圈土地最窄小的地方之一。历史上,唐朝时南诏国的大将军王乐宽曾在此击杀唐将李宓,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妻杨桂仙曾在这里的玉矶庵修行,清朝时期回民义军领袖杜文秀曾在此处修建水军炮台。此外,电影五朵金花、洱海月也曾经在这里取景。但是,真正让双廊这个滇西古渔村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除了优美的风景与悠久的历史,还有名人与明星的到来。2000年,双廊镇玉矶岛村的长者经过慎重的讨论后,同意给著名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一块洱海边的土地用以安家。当地画家赵青用他独特的设计理念为杨丽萍创造了太阳宫。没想到,这个本属于舞蹈家私人的避世居所却改变了双廊的命运。太阳宫和赵青的别墅青庐成为了双廊的招牌,游客、艺术家和闲居者慕名而

3、至。双廊这个本来十分陌生的小地名也开始在小范围传播开来。直到2005年,江苏人家明在镇郊的大建旁村沿海处建起双廊第一家外来人客栈海地生活国际青年旅舍后,双廊正式跨入了旅游度假区的行列。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双廊的客栈数从不到10家飞升至120家这还不包括那些正在兴建的客栈。另一方面,随着追捧者越来越多,而双廊容积有限,房价节节攀升,高端客栈投资热在双廊达到了白热化。在双廊,房价最贵的要算杨丽萍的太阳宫,最贵的海景套房一晚就要6800元,最便宜的也要4800元;由双廊镇玉矶岛村村长赵八旬设计的粉四客栈每晚在2000元以上;而在太阳宫旁边的青庐,房价从1200元到1800元不等。据说,每晚200多元的

4、青年旅社海地生活,接下来也将推出高价位的房间。曾经安静的渔村正在变得物质而喧嚣,曾经缓慢的生活也变得紧张起来。似乎投资回报率才是双廊没完没了的话题。与此同时,无序与无节制的开发、本地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原住民与外来者的分歧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正在给双廊这个昔日的小渔村带来新的苦恼。被改变的双廊在双廊,你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双廊了。由于大理机场的容量限制,每天只有很少的几班飞机起降。很多游客不得不先到昆明,或者转机,或者花上五个小时乘坐大巴到达大理。然后再经由滇西交通枢纽下关的长途车站,搭乘往返双廊和下关的小巴,抵达这个因杨丽萍和旅游业而日渐闻名的白族古渔村。“天生翼石似金梭,欲织银苍水上波。一

5、树珊瑚藏海底,清光夜接月中娥。”说的就是双廊的美丽景色。可如今,你要想找到元代学者李元阳当年畅游双廊的那份美景与心境,并非易事。对于那些没有来过双廊的外地客来说,尽管小巴司机一遍遍地催你下车,向你保证山坡下的就是双廊,可有些人仍然担心:那怎么会是双廊?那些飘扬的尘土、林立的钢筋、轰鸣的机器,不是城市里的工地所独有的景象么?有人这样描述当下的双廊:通往玉矶岛的狭窄便道旁,两栋混凝土建筑正在赶工,民宅客栈初具雏形。往来于此的原住民们对漫天扬尘和施工噪声似已免疫,那些挤出宝贵时间逃离城市、意欲享受诗酒年华的年轻人皱着眉,捂住口鼻匆匆跑开。此情此景,极容易令人联想到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工地”。翻越

6、过红砖青石的建筑材料,等候在另一端的白族金花盈盈而立,正欢迎陌生人群光临“苍洱风光第一村”。“以前的早上,你是听着公鸡打鸣起床的;现在呢,邻居家的打桩凿墙声更准时。古时候,人们要来我们这儿,除了坐船就是翻越苍山或者鸡足山;现在呢,环海路修好了,可我们每天回家还是要爬两座山:一座青砖山、一座红砖山。”一位双廊本地人向记者抱怨说。这就是双廊,处于近两年旅游业井喷式发展中的双廊。双廊的变化,始于一位从这里走出去的艺术家,南怀瑾的弟子、白族青年油画家赵青。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赵青就放弃了自己在北京圆明园艺术家村的生活,回到洱海边,在双廊的金梭岛(如今更名为南诏风情岛)建造了一套宅院。那时,金梭岛还是一

7、座荒岛,赵青喜欢岛上的安静,就在小岛边缘的沙滩上就地取材,顺地势建起一座白族民居风格的房子。他将这幢房子命名为“虚设之城”,还在自己的诗集里写下“ 虚设之城完成虚设之城的使命,我是虚设之城的子民”这样的句子。可不久之后,这个岛就被开发商承包办旅游,把“金梭岛”换了个名字叫“南诏风情岛”。游客打乱了赵青和爱人的生活,于是他又转向金梭岛对面的玉矶岛,开始建造一栋完全不同的宅子。而随着这座由钢构、石材与玻璃搭建的摩登建筑“青庐”的竣工,双廊和双廊人的命运也开始了新的转变。紧接着,赵青又帮助舞蹈家杨丽萍在“青庐”隔壁建起了另一座充满现代风格的别墅“太阳宫”。于是,双廊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凭

8、借她的影响力,逐渐被更多人所认知。如今,杨丽萍和她的太阳宫、月亮宫等建筑成了双廊另外一张名片,在她的带动下,包括导演张扬、画家叶永青等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到双廊,或者在这里买地建别墅,或者在这里租地建房。来自上海的艺术家沈见华说,“杨丽萍这么爱美的人都在这里建了房子,这个地方一定不用过多考量。”他在三年前带着家人来到双廊,住进了自己修建的宅屋“白居”。一个双廊的两种生活在山与湖之间,沿着湖畔,双廊呈现出带状。在十二公里长的狭长的地带上,小巷道呈纵向的鱼骨状分布,如鱼刺般分别通向山体和洱海。由于这些年来外来者增多,原始村落的风貌也逐渐被打破。靠近洱海边,是一栋栋风格各异的客栈酒吧,来自

9、城市的红男绿女在这里寻找幸福,与富裕起来的双廊人一起享受着洱海苍山的馈赠;而就在不足三四百米外,村落通向山体的另一边,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老屋摇摇欲坠,阴沟和地上的牛粪吸引着成群的苍蝇飞舞,白族原住民仍然保持着古朴的生存状态。在古老的小巷里,32岁的白族青年杨如春正和自己的岳父一起手工制作豆腐。他们家的手工作坊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一直向全镇人供应当天的豆腐和豆浆。杨如春家兄妹三人,其他两人一个去了大理打工,另外一个嫁到了杨丽萍的老家,距这里三四十公里的洱源县。杨如春一边擦试着不断冒出的汗水,一边对记者介绍说,双廊这里的土地本来就少,后来修了公路铁路,耕地就更少了。而随着洱海禁渔期越来越长

10、,前几年有本事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可两三年前,双廊突然开始有了新变化,外地人越来越多,旅游的、开店的,他们在海边租地,造房子。他用手指了指海边的方向:“那边,也就三四百米远的地方,有地的人都发了。”村民们纷纷去客栈打工,或是在工地帮工,每个月少说也有1500元工资。杨如春希望双廊发展再快些,来的人再多一些,这样他的豆腐就能更好卖。他们一家人现在主要靠制作豆制品为生,有时也去下关批发一些蔬菜来卖给那些客栈和饭店,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4000元。可是,父母老了要看病,孩子长大了要上学,外地人来了物价又高了,这点钱让他觉得怎么也不够花。当靠洱海一侧的双廊在夜色中刚刚开始歌舞升平、酒香四溢的时候,渔村

11、的另一侧则已经陷入了深沉的静谧,以及三两声若有若无的犬吠。杨如春和邻居们一样,早早地爬上床铺。第二天,他要天不亮就起床前往下关买菜回来给妻子摆摊,然后再与岳父一同,在自家豆腐作坊里忙碌。他的脑子里还要想着怎么才能与那些城里来的客栈老板们搭上关系,好帮他们去下关统一购菜,自己从中赚些差价。可现实的问题是,他不相信合同,而城里来的人不相信人情。双廊的飞速发展,让打了上千年鱼的本地人放下渔网,离开渔船,开起了往返大理和双廊的营运车,或者做起了建筑工人,支起了炸鱼虾的油锅,开起了五花八门的客栈、店铺和饭店。传统的均贫富被打破,笑容却不见增多。有人曾经这样赞美双廊,“尽管外界尘世喧嚣,双廊依然以自己的宁

12、静而秀美,独酣洱海一隅。双廊的白族人家,依然像千百年前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捕鱼摇橹,耕田放牧,过着纯真而静谧的渔耕生活。”很可惜,今天的双廊已经不是那个双廊。世外还有桃源?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为了远离都市的喧嚣和繁杂,逃离“北上广”,来到苍山洱海畔的双廊。他们把这里当作世外桃源,经营一家客栈或一家酒吧,希冀着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来自北方的老马(化名),已经在此地经营客栈一年多了。他每天的生活是从中午开始的,他会先上微博,看看自己的和周围的客栈住客们又在网上晒了哪些有关双廊的“幸福事”。如果遇到好的创意,他会把在店里工作的服务员一起喊过来看,给大家讲解城里人的各种喜好,比如城市来

13、的游客一方面想要这里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另一方面又带着自己从城里养成的娇贵恶习。店里的小妹都是当地白族人,很勤快,可与城市里那些有工作经验的打工者毕竟还有区别。“我很支持八旬村长的想法,如果你真的想融入这里的生活,你就别老想着把这里的乡亲都培训成服务员。那没有出路,只会产生新的矛盾。”城里来的游客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而村里发生的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情。每一天,老马除了待在自家店里之外,其余时间就是到其他客栈串门,或者是与村里的名人们对饮谈心。作为客栈经营者,他最担心的就是如何保持双廊所独有的文化与风景,另外就是怎样能够同村民、房东和谐相处。作为曾经的背包客,老马是因为喜欢洱海才留在这里的。他的资

14、本并不雄厚,所以客栈的建筑风格也相对简单。“每多投入一分钱,或者浪费一分钟的建设工期,都是在增加经营风险。”老马说,对于一般的客栈经营者来说,只有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土地租期,必须要考虑政府拆迁、开发商统一征用、与户主关系、经济危机、地震或者洱海水质变差等等不可控因素,因此不得不选择一种相对快速稳妥的办法,“于是最后大家考虑的都是如何把自己的客栈做得更小资、把落地玻璃做得更大,甚至采用更廉价而快速的钢结构盖房子。在危机重重的当下,这是最稳妥的方式了。”他无奈的说。当年为了选址,老马曾经在双廊对面的一个村子里待了半年多。那边保持了更完整的白族村落和文化传统,更安静。但最终他还是走了,“因为那里的原始

15、以及与商业近乎绝缘,导致你很难与当地人进行土地的租用谈判。”老马说,当地人对自己的土地的商业价值期望过高,谈判反反复复,加之缺乏契约精神,合同签订了又在第二天毁约。“我觉得自己不能等,因为在双廊,早一个月、晚一个月租地的价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双廊,去年的土地租金差不多是6万一年,而现在的价格是15万你都租不到地了。这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而是海边的地马上就要被租光了,已经没有卖方了。“如果是前年,我三四万就拿下来了。”老马说。而现在又出现一个问题,土地拿得越早,风险也就越大。因为你拿得早,价格就低,你以为自己和对方签订了契约,一次性付了10年30万元的租金,还在土地上盖了客栈,可当地房东却觉得

16、,我去年3万租给了你,今年地价涨到6万,我租亏了。于是房东就会来找你谈,是不是该涨点租金。“我们城里来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有合同保护,不应该涨。但是在农村,合同并不是你的护身符,这里也曾经打过官司,法院都判了强制执行。可是房东找来了一个老太太每天待在那家客栈里,你怎么办?”老马说,“所以虽然我们喜欢这里纯朴的自然之情,但我们客栈老板实际上更愿意与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人打交道。”当厢房变成主房最近召开的双廊公益论坛来了许多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师,关于双廊发展与保护的话题讨论引起了老马的兴趣。对于白族民居的更新,他有自己的看法。“由于杨丽萍在当地的地位卓然,她的四所房子影响了很多后来者的建筑风格。现代而突兀的设计却被称作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