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艺术手法公开课.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51843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艺术手法公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典诗词艺术手法公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典诗词艺术手法公开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艺术手法公开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艺术手法公开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词艺术手法赏析36法1.直抒胸臆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 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托物言志 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4.托物起兴 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子规余靖)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5.巧用衬托 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韦庄);6.联想巧妙 如“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晚次鄂州卢纶 7.

2、细节逼真 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约客赵师秀 8.欲扬先抑 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韩愈) 9.欲抑先扬 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论。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 10.以动写静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11.以静写动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 如:“冬前冬

3、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双调水仙子 寻梅乔吉) 13.以实写虚 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14.虚实相间 如:“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前四句,只一句写晋军,往下全写东吴,可实写东吴,也虚写晋军。 15.乐景写哀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绝句二首杜甫)再如:“江上信美,终非

4、吾土,何日是归年。”(越调 平湖乐王恽) 16.巧用问答 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再如:“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 17.巧用比喻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再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18.巧用讽喻 如“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9.巧用借代 如:“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代音乐(琵琶行白居易);再如:“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度大庾岭宋之问)“长沙”代贾宜。 20.巧用双关 如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谐“情”(竹枝词刘禹锡);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丝”谐“思”。 21.巧用夸张 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 22.巧用拟人 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再如:“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秦观) 23.巧用对比 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店,只今唯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再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雁歌行高适) 24.巧用白描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6、。”(商山早行温廷钧)再如“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 25.巧用典故 如:“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文天祥。“旧家燕子”典出刘禹锡乌衣巷。 26.巧用象征 如:“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踏纱行贺铸)再如:“红豆生南国”(相思王维)该诗首句托“红豆”起兴,暗喻后文相思情,全诗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来寄托情思,语浅情深,意味深长。 27.巧用反复 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再如“莫,莫,莫错,错,错。”(钗头凤陆游) 28.巧用互文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

7、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白居易) 29.巧用曲笔 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再如“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30.言有尽而义无穷 如:“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债中行岑参)再如“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3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王维)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

8、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2.开门见山 如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33.卒章显志 “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儿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白居易)“夜半来,天明去”,谁来谁去?读到此不了解。最后两句“卒章显志”使不可捉摸的本意显现出来了。 34.首尾呼应 如:“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首联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尾联是风定云平,与归猎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 35.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如:“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南乡子苏轼)写寻梅,全诗56字,竟不见一个“梅”字。正所谓“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36.平中见奇 如:“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过山农家顾况)诗句似不经意,叙述小事,而农家气息、山农形象却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