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517612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的大阅读语文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大阅读语文教学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中心小学 钟丽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过去语文课上教师占据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精美的课文酣畅淋漓地肢解分析,而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远离语文。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就必须抛弃以往的阅读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即大阅读观。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桥梁,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方法。很多教师总是一味地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愿阅读,就是阅读,也只是选择一些快餐

2、式的书籍进行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我们应不断探究,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拓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一、 延伸阅读途径,拓展阅读渠道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就应该有开放的意识,准备一些和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进行补充。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处于学习的基础起步阶段,课内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也是一样,切不可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结合课内阅读,

3、让他们掌握阅读的基本要领。课内阅读时要指导学生通过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查字典辨音解词。其次,设计一些需简单动脑的小问题让学生细读,在书上和其它地方写出自己的解答,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后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如阅读课文骄傲的孔雀,让学生初读课文时设问:孔雀为什么要比美?与谁比美?它为什么会骄傲?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这样学生们可以回答一个或几个问题。教师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引导,推荐有关课外读物,如陶罐和铁罐等;课内学习了称象,可向学生推荐司马光的故事、乌鸦喝水等。并鼓励学生每读一篇故事或文章,要一边读一边想,对文中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标出或与同学老师讨论,使其养成既动脑

4、又动手的阅读习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也要根据其年龄特点进行,如教学第十册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文章哪些内容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感觉他们更渴望了解更多的关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故事,于是,教师在另外补充了空城计之后,就有目的地启发学生: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生动有趣的事例能证明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在下一周我们来进行这方面故事的交流。结果,学生兴趣盎然,积极阅读三国演义,有很多的学生还买来三国演义阅读,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来问老师。当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学生能介绍得头头是道。用这样的方法阅读课外读物,不仅能起到触类旁通和拓展延伸的作用,还强化了语文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和道理。这样不

5、仅实现了教材和课外书籍的衔接,而且开拓了让学生获得最佳阅读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二、培养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指导谁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找到了这位最好的老师,就能主动获取。因此,对于中低年级的课外阅读,首先应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喜欢童话、寓言、卡通等趣味故事。教师应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健康、活泼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其阅读兴趣。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产生阅读的欲望。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读书外,还应该利用多种机会引导学生走进书海,特别是和学生课后交流时,往往可以更加自由地讲一些著名作家和科学家的故事。同时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法,鼓励他们

6、自己买一些课外阅读书籍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外阅读应该说是由学生自己来选择读物的。但学生思维单纯,尚不能分辨是非善恶。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教师在鼓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健康向上的指导,推荐适合他们的读物,提出相关的阅读要求。如结合中低年级学生特点,介绍他们阅读雷锋的故事、古代机智人物的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可让学生查找书中主要人物生平资料,或听语文老师对图书的介绍。在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的同时,注重拓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给并要求他们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如:(1)读书时间;(2)书名;(3)作者;(4)学会的生字;(5)好的词语;(6)简答的内容或想说

7、些什么等。高年级阅读应提高要求,如:第十册通过学习了景阳冈、猴王出世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教师相机推荐他们读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学生的兴趣高涨,有的去借书,有的去买书,教室里掀起了一股读“四大名著”的热潮。教师要求他们不仅在讨论课上交流自己的观点,还要写出读后感。笔者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述名人的奇闻轶事,讲文学典故,讲历史故事。学生对这些非常感兴趣,往往会渴望有更多的了解,阅读相关的作品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教师有丰厚的积淀,在教学或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学生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其中,也自然感受到阅读的精彩和魅力。这样学生不仅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新的知识,还巩

8、固和拓展了语文综合能力。三、促进读后交流,享受阅读快乐兴趣和热情是阅读的先决条件,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还应多发现课外阅读较好的孩子,及时给与鼓励。让他们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老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交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时间,让同学们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读过什么故事,自己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想法等,给学生有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以这些形式,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浅化功利意识,不能要求学生围绕提高作文水平、围绕考试来阅读,更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阅读不但

9、会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消失,还会使学生的知识面禁锢在狭小的天地中,得不到拓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提高。应该让学生博览群书,古诗文要读,名著经典要读,科普书要读,时事政治要读,让学生经常倘佯在这样的阅读空间和时间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更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让阅读不再有功利,而是一种享受,使学生的阅读有了自由,他们才会注意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这正是语文阅读教学恒久的理想和美丽的等待。 由此可见,新课程下进行大阅读语文教学,能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不能让学生在狭窄的圈子里窒息自己,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而要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形式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进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吧!(本文获得2012年江门市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