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9516124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市政市容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20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的正确指导下,及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区市政市容管理联席会议紧紧围绕“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战略目标,以迎全国文明XX县区复评、“特定区域”市容环境治理工作为抓手,按照年初制定的市政市容管理工作要求和目标,圆满完成以建设美丽静安提升城市品质、巩固管理成效优化城市面貌、聚焦民生问题突破重点难点、着眼常态长效深化管理机制这四大方面共项重点工作,为建设美好静安夯实工作基础。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02X年x区“特定区域”市容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情况 今年,xx区按照本市“特定区域”环境治理工作

2、要求,在全面梳理“特定区域”无序设摊、跨门营业、车辆乱停放、暴露垃圾以及“五乱”等难点问题后,制定了“特定区域”市容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整治项目,力争通过三年的综合治理行动,使“特定区域”的市容环境卫生达到整洁、有序,让市民群众更多地感受X县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带来的成果。 202X年我区实施“特定区域”共三处,分别是。新镇宁集市周边、地铁号线静安寺出入口、安乐坊居民区。根据三处区域的不同特点,我们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条、块的职责和任务。 第一,新镇宁集市及周边 我们全面梳理菜市场商品无序摆放,过道堆物,地面积水,车辆乱停放等难点问题后,一是拟定专项整

3、治的方案,明确整治任务落实整治措施;二是,贯彻责任到人的原则;三是,发挥市场管理人员及志愿者的参与作用,促进市场管理常态化、制度化;四是,针对市场停车难、乱停车现象,加强停车区域的巡视与管理,确保人行通道畅通;最后,不断加强引导和宣传教育,自觉维护市场及市场周边环境整洁。 静安寺街道在整治工作中依靠“1+2+3+x”工作平台和新建的“巡察联勤,执法联动”工作机制,针对长期、反复出现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逐项整治,实现长效管理。同时在区商委的协调下,新镇宁菜场将于年底之前搬迁至新建成的嘉园小区二期的配套设施,成为更加整洁、有序的室内菜场。 第二、安乐坊居民区及周边 安乐坊居民区是建成于抗战前的典型上

4、海新式里弄住宅,时代久远。该小区也被列为今年区政府实事项目旧住宅小区全项目大修的实施范围,对小区建筑物本体内厨房、卫生设备、电线等公共部位进行改造的同时,对房屋外立面、小区道路、排污管道等设施同步实施整治。街道房管办加强对安乐坊小区的日常巡查及小区周边环境的治理,确保周边道路平整、无无序设摊和跨门营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引入第三方专业测评,按照服务规范、设施管理等5大项2个子项细化测评要求,并结合234服务热线、911物业服务热线等渠道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实现小区整体环境有较明显改观。 第三、地铁号线静安寺出入口及周边 地铁2号线静安寺出入口及周边由区文明办、区市容市政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

5、牵头,以静安寺街道为主,联合申通地铁公司、区绿化市容局、公安静安分局、市政配套局搭建静安寺地铁站同创共建工作平台。通过签约结对形式,条块结合,整合资源,形成长效互动管理机制,努力做好“三共”、“三通”、“四无”,即:责任共担、资源共享、文明共创;联系畅通、信息畅通、站口畅通。确保地铁出入口无脏乱、无设摊、无乱停车、无乱张贴,实现车站出入口区域环境整洁、通行顺畅、秩序井然、氛围文明。 二、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巩固市政市容管理成效 、加强重大节点环境保障,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围绕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以及重要活动期间环境保障要求,结合今年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复评工作,持续强化市政市容综合

6、管理力度,营造整洁、美观的XX县区环境。在今年上半年x市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中,我区连续第11次获得全市首位,并成为该次评议开展以来,全市首次也是唯一一个跨入优秀行列的X县区,区内五个街道全部进入优秀、良好街道行列。 2、优化提升景观灯光品味,塑造城市景观形象品质 完成静安寺庙一期灯光改建工程,基本建成铜仁路333号、陕西路专业街、市少年宫围墙等景观灯光,积极推动社会单位自建灯光建设,嘉里二期等项目建成亮灯。国庆期间,采用低碳环保的节日彩灯来布置xx区南京路沿线彩灯建设,采用了历年的“笑脸”、“玫瑰花瓣”和“五角星”等经典彩灯集中展示,在全市节日彩灯循环利用布置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

7、用,做到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区户外广告长效管理机制,截止目前共整治有安全隐患和影响市容景观的招牌数27块,拆除不规范设置招牌数32块,整治、拆除违章广告31块。 3、提升生态绿化景观布局,筹备202年雕塑展 多渠道推进绿化建设,不断打造X县区景观新亮点。截止目前,已建成各类绿化面积724平方米,为全年计划的43%。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XX县区标准,积极推进屋顶绿化建设,全年建成屋顶绿化4633平方米;优化绿墙设计,新建绿墙575平方米,布置花卉5万余盆。新增常德路(南京西路延安路)道路中心隔离带花架,进一步优化和美化常德路景观效果,完成巨鹿路(常熟路-陕西路)林荫化道路创

8、建。同时,在借鉴前两届雕塑展经验的基础上,扎实有序推进20X年雕塑展前期筹备工作。 4、全面加强污染防控,提高X县区环境质量 继续推进我区pm2.5等的监测与信息发布,截止目前,区域空气质量优良等级天数累计311天,优良率9.。区域降尘累计平均值5.1吨平方公里月,比20年同期下降3.8。道路降尘累计平均值70吨/平方公里月,比20X年同期下降4.1%。同时,不断加强对扬尘污染控制和噪声管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db(a),道路噪声平均值688db(a),保持了较好的水平。对工地存在的扬尘污染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4次,参与检查2人次,检查建设工地22个;稳步推进建筑工地

9、扬尘污染在线监控系统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共有处工地安装使用了在线监控系统,其中2处为今年新增,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三、加强城市设施维护管养,确保县区环境整洁有序 1、全力保障不留死角,落实推进道路洁净工程 对市民集中反映的区内所有道路的死角、污染点和“红线”内的道路进行了清扫和冲洗,平均每天安排17人进行对辖区道路上的树根、树穴、窨井、沿街绿化带明显垃圾进行精细化保洁,共清理死角114个,冲洗污染点110处;抽调三轮冲洗车辆依次对全区的油污污染点进行冲洗,每天平均冲洗18处污染源;专人对辖区内的废物箱进行清收、擦洗,做到“一手清”,每天平均擦洗废物箱110只。通过有重点、高质量的保洁作业和有目

10、标、高频率的业务督查,使辖区内的中小道路面貌再上新水平。 2、坚持精细化日常养护,保持市政设施运行良好 进一步明确巡查和养护的标准,努力推进精细化养护要求;继续加强日常养护管理,督促养护承包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提高市政设施养护质量,保障设施常态完好。截止目前共完成维修保养车行道182平方米,人行道3083平方米,护栏保洁451023米次,路名牌维修保养665块次。同时,今年还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开展了集中整治,共处置道路残障56处;人行道大理石原结构修复175处;增设b型路名牌196块。 3、规范停车秩序,加强对重点区域交通管理和疏导 由于xx区停车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机动车乱停放现象较

11、为多发,通过排摸,针对1个整治重点区域,尤其是静安寺久光百货、华山医院等热点进行固守,并辅以电子警察抓拍,有效提升了重点区域违停的管理成效。截止目前,共查处违法停放行为8797起,同比增长61%。在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上,全区道路停车已经基本实现了手持式机收费管理,有效改观了阶段性非机动车乱停放而导致的无序状况。 四、着力化解X县区管理难题顽症,逐步深化完善管理机制 1、积极探索联勤联动长效管理模式 按照区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围绕深化“三包五定”勤务模式,不断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力度,重点解决无序占路设摊顽症,逐步改善管理结合区域环境。以重大活动、传统节日、夜间时段为等关键节点,开展绿色护考、“夏令热

12、线”等XX县区环境执法保障工作,对夜排档、乱设摊、占道经营、盒饭摊点、暴露垃圾、弄口废品摊整治等开展实施执法联动行动。今年截止目前,共出动各类人员922人次,执法车辆79车次,教育4783人次,制发责令改正通知书0份,暂扣78起(其中盗版音像制品7件,盗版图书315册,其他假冒侵权商品16件),处置夜排档403起,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5人次;通过强化发现、处置、反馈、联动机制,及时与条块部门互通有无,逐步形成常态、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2、继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垃圾减量化工作是今年市区政府实事工程,我区也是市政府明确的整区域推进区。按照年初制定计划,今年完成了5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所学

13、校、个菜场、2座公园、24个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平均每天收集的厨余果皮约16.2吨,菜场垃圾约3.8吨,生活垃圾日均产量控制在市局下达的日产量为9吨减量目标内。同时,不断通过垃圾分类进课堂、志愿者义务宣传讲解、新闻媒体报道、宣传展板展示等多种方式深入社区、学校、机关等加强宣传引导,从而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五、继续探索机制创新,提高常态长效管理水平 1、x区市政市容管理指挥中心建设 x区市政市容管理指挥中心建设现选址在西康路648号二楼(建筑面积为949.7平方米)。按照区委、区府的部署要求,今年年初做好项目建设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确定各阶段目标,严格按照计划

14、有序开展工作。目前装修工程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验收工作。区市政市容管理指挥中心是以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为依托,整合应急、防台防汛、民防以及相关XX县区管理资源,实现对XX县区市容市貌的实时监控、考核评估,达到“全区覆盖,指挥便捷,处置快速,效率优先”的成效。 2、巩固“三区创建”成效。以“老旧小区、集市菜场、轨交站点、医院、学校”等特定区域的环境治理维护为重点,加大市容综合环境示范区、规范区、达标区“三类区域”创建复查力度,推动街道环境管理责任落实;深化落实“管理为核心、自律为关键、作业为基础、执法为保障”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达标率保持在9%以上。 内容总结(1)2、继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垃圾减量化工作是今年市区政府实事工程,我区也是市政府明确的整区域推进区(2)五、继续探索机制创新,提高常态长效管理水平 1、xx区市政市容管理指挥中心建设 xx区市政市容管理指挥中心建设现选址在西康路48号二楼(建筑面积为94.27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