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512080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引导同学从老教授的言行中感受老教授保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中感受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听众”形象与心理的评析与探究。2、对本文揭示的人生哲理的深层领悟。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学会祝福、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感恩,让自己的心灵多些善意。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世界上最美丽的话语是鼓励的语言,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最动人的故事是真情故事。今天我们要去聆听一个小提琴手的成长故事,他称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是一个老人为什么呢?板书课题

2、:唯一的听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思考:这唯一的听众是谁?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极瘦极瘦的,耳聋的。)简单概括地说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这位老妇人通过鼓励和倾听,协助我重塑信心,学拉小提琴,最终我获得胜利。)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胜利,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妇人的影响。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三、品味语言,体会心理、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学习、读书、交流:(一) 教师点拨老人语言:句子一: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

3、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假如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老人看到我来到小树林里拉琴,可是仍然像拉床腿,看到老妇人后有点不好意思,还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于是准备溜走的时候,老妇人这样说,是为了让我不尴尬,老人用心良苦,谎称自己是聋子。这是善意的谎言,为了年轻人的成长,老人煞费苦心,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真诚与无私。我听后,心里一定会好受多了 ) 我的尴尬和不自信、沮丧原因有是什么? 引导同学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我”由于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音乐方面的白痴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明白我好不容易找的自信又因为发觉有人在场而十分沮丧。

4、 假如是你看见了这一幕?你会怎么做?用语言宽慰她?这样做有用吗? 老妇人这样说,你能读懂她的用意吗?(我从这句话读出了老人对年轻人的安慰、鼓励。)她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请你来读一读。 此时,你觉得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慈祥,关心年轻人) 句子二:“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你能读明白老人的用意吗?引导:老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大家想象一下,这每天早晨可能是阳光明媚的早晨,也可能是老人的帮助多么悄无声息啊,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作者看来,这是什么样的语言?请你试试读出诗一样的韵味,能行吗?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使我发生了那些变化?引导同学找出

5、“我”的心理和行动变化的有关描写并通过朗读体会到“我”这时候第一次被人夸奖的兴奋心情。(3)、“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引导:老人的心感受到了什么?(年轻人对音乐的热爱,拉好小提琴的决心。)年轻人那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是什么?(喜滋滋,充满信心。) 此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人对我的帮助是循序渐进的:初识时的善意的谎言,每天的陪伴和鼓励,进步时的赞扬欣慰。 同桌读,老师引读。 (二)、老妇人究竟为什么说自身是耳聋人呢?1、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让我们再次回到文章中,划出描写老妇人的眼神的句子,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出示: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著我。(老

6、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著我。(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琴艺长进)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2、“听众”的关注、鼓励、帮助、宽慰对我的心理变化作用如何?使我有了信心勇气和毅力: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的感觉、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3、 此时无声胜有

7、声,老妇人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又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音乐起)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4、小结:是啊,老人没有传授我精湛的琴艺,没有传授我特别的秘诀,她给了我最无私的帮助,她的安慰、她的鼓励、她的夸奖、她的期盼让我拣拾起了久违的信心。她的帮助时特别的,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小树林里最动人的画面,聆听那由这对师生用心合奏的爱的和弦。配乐朗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齐读。四、总结升华好一位了

8、不起的老人,也许她听到的演奏太多太多,但作为一名音乐家,能亲眼看到一名音乐学子的巨大进步,又怎么不感到欣慰,感到高兴哪!也许她认为自身所做的这一切似乎理所当然,可就是她平静的眼神却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后来我胜利了,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对鲜花、掌声,我情不自禁的想起的却是生接着课文读完,“每天清晨我唯一的听众”。正是由于她(我才由音乐上的白痴走向胜利。) 五、回归生活,感悟人生一滴小小的水珠,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句温情的话语,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抚慰,一个善意的眼神,可以给人增添力量,催人奋进,在你的生活中,可曾有令你心动的话语,善意的眼神?用你的心去品味这些意味隽永的人生哲理吧!把它作为生命

9、中美好的一页记录下来。板书设计:11唯一的听众 老人 音乐白痴专业小提琴手 用心良苦 鼓励关爱唯一的听众教后反思 唯一的听众一文主要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很多孩子都很感兴趣。结合教学实践反思如下: 一、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法。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六年的阅读经验了,尤其本组课文已经学习了两篇写人的文章。课堂上学生的确是在实实在在的实践着,他们用笔批注着老妇人

10、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并或多或少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发言地过程中也能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进行综合实践,我也及时进行了肯定和点拨,强化了学习行为,努力体现了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但在这点上,没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不透,没能按预期达到教学效果。也导致课堂上对学法的指导这环节,显得欠缺灵活,把握不准,今后有待加强。 二、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提炼内涵。 在朗读形式上,我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这六种朗读形式交替使用,力求丰富多样,与教学需求密切联系。思考划批时用默读;自由读易于

11、打开思路;齐读增强气势;配乐读渲染气氛;示范读指明方向等等。本课默读时学生能安静画批;指名读前学生带着体会可以自由自在地朗读;最后的部分,全班齐读,把气氛推向了高潮。但在实践中由于对学生的朗读缺乏信心,导致整节课只单纯地运用了齐读和配乐读,但明显能感到学生朗读的太少,完全把课堂交给了老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原有的朗读水平并不应该成为这节训练学生朗读感悟的障碍,在这里我只考虑了老师的感受而没有充分为学习本节课教学内容而舍弃公开课的“花架子”。以后在阅读感悟文章时还是应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不管他读的水平如何,毕竟是在拓展语文阅读宣泄情感的空间,给学生升华课文内涵

12、的境地。 三、大力使学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这篇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重点突出了,又无遗漏,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汇报对老教授的特点品质以外,也谈到了我成功的原因,即:不能获缺的是自己的努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小提琴手的变化,所以,当大家交流时,很多学生都谈到了“我”的变化,而我没有打断他们的发言,在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我指出了应该先找到老教授的描写,谈自己的体会。于是,学生抓住了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谈出了不同的体会。但整个课堂教学形成“挤牙膏式”,变成师生的问答式,而且几乎所有的理解都是在老师的一个个的问题罗列出来的,学生只是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没有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念。 纵观本课阅读教学,除了以上思考外,我认为学生的发言面较窄,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导致课堂气氛不理想,略显沉闷;拖堂的问题一直是我的顽症,没能在40分钟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深钻教材,提高设计水平,找准学生起点,提高教学艺术,使阅读教学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