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50958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例本.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央“二十字”方针和县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创”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坚持以试点示范,产业推动,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巩固试点成果,积极示范引导,努力提升全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一、强化示范引导,促进以点带面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和管理机制,巩固现有示范点建设成果。要继续组织评审修订和跟踪监督镇村庄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坚持科学规划,并按规划建设。2、抓好试点扩面工

2、作。按照“尊重民意、公开择优、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自然村集体申请,村同意,乡镇初选,新村办考评,领导组审批的方式,新增一个综合示范自然村,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二、加强环境整治,改变镇村面貌。综合示范自然村:要全面开展“三保四清五改”工作。三保:建立健全古建筑、古道、古树要有专人管护措施,确保专人保护;“四清”: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垃圾入桶、柴垛入院、道路清障、河塘清淤”,大力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村庄绿化,做到有垃圾处理场所,有专人保洁管护,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实现村庄洁化、硬化、美化目标。“五改”:积极开展殡葬整治工作;完成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自然村

3、村内道路硬化率达100%;加快改水进程,清洁卫生饮水率90%以上。实施旱厕改洁,加快卫生厕所建设步伐。要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农民休闲健身场所和文化宣传场所,丰富百姓业余生活。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提高卫生保健水平。积极开展文明村户创建活动,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环境整治自然村:要全面开展“三清”工作,清垃圾:清除房前屋后杂草,污泥,农户家庭内部、庭院做到每日清扫,自然村至少设立一个垃圾堆放点,户集村收,常年保持村庄环境卫生;清污泥:房前屋后要建设排水沟,排水沟要做到每日清理一次。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得污泥清理干净;清路障:农具、柴草等物件不占道堆放。无乱搭乱

4、建的违章建筑和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旅游交通沿线要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建建筑必须体现徽派建筑风格,要切实落实“清河道、清门前废弃物、清路障、清违章搭建,清乱停乱摆乱晒,清废品收购站”六清工作,建立有责任领导、有制度、有专职保洁人员,有专项经费,有清扫保洁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制定完善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蚕茧、畜牧、经果林、中药材、徽菜原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制定中长期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指导有关龙头企业选择已有一定基础的村户,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高的示范村、示范户,带动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

5、的发展格局。2、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通过贴息贷款,投资参股和财政扶持等政策,优先支持建立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的龙头企业和能让农户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企业,特别是合作制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积极引进镇外大企业、大龙头来建基地、办企业,积极鼓动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农产品加工业。3、加快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徽菜富民强县工程,发挥地域农业特色,加快建设绿笋、干菜、高山蔬菜、皖南小黑猪、粉丝、小黄牛等六大徽菜原料基地。以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为载体,加快优质丰产桑园基地建设,扩大蚕茧发展规模。以实施“236”竹林丰产增效示范工程为契机,促进竹笋两用林增产增效,以“358”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工

6、程为载体,加快经果林基地建设,做好做活山文章。以障山有机茶产品申请认证为新起点,壮大优质茶基地;以五蜂园、登峰公司等为依托,加快发展蜂业养殖和畜牧养殖。以新迪公司等企业为依托,壮大“荷兰豆”蔬菜生产基地建设。4、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开展“农业标准化推进年”活动,力争建设绿笋、高山蔬菜、食用花卉种植和小黄牛养殖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标准化产品进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和绿色农产品,争取有机茶产品认证,实施有机茶标准化生产,扩大“荷兰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加强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真正把标准化生产落实到田间地头,

7、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5、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各类规范化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建立1-2个专业合作组织,3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收入占30%左右,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积极培训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的作用。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6、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提升机械化耕作水平。加大农机富民工程实施力度,深入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提高农业耕作水平。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农机作业组织和农机专业协会,突破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瓶颈。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补助为引导,农民自愿筹

8、资筹劳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引导农民建立“用水协会”,总结推广群众自主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效做法。7、着力培养新型农民。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以中国徽厨技师学院、职业学校、技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为依托,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农村劳动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同时开展“农村万民党员学科技”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生产基地、科技队伍、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技推广组织,形成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四、加强党建工作,推进民主管理1、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围绕“三级联

9、创”和深化农。村“小学教”活动成果,深入开展“联村帮教”、“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建立和健全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年活动,推进村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村干部创新的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2、健全村级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乡镇全程代理服务中心和村级代理点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的要求,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

10、为重点。进一步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建设,加快兽医管理体制、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进程,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长效机制,构建为农服务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新机制;同时,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吸引人才到农村创业的机制。通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五、倡导乡风文明,发展社会事业1、广泛开展农村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引导农民开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竞赛评比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规范农民日常行为,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新风尚,推进村风文明建设。2、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乡村文化场所、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农民夜校等阵地建设,力争60%以上的试点村建立文化活动和休闲健身场所,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建设工程,村党支部、村委会要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紧密配合,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合力,不断开创村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