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50793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分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类。这三类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内容为主,它是计算的基础,基本口算必须要求熟练,而熟练的程度是看见算式,很快得出答案,听见算式脱口说出得数,且准确率达98%以上。其它两类口算只要求比较熟练或学会。因此,教学时要注意抓好如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用凑十法学口算。从运算形式看,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的运算。如教学建立83的表象:先出示装有8个乒乓球的盒子,另外再准备3个乒乓球,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摆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几个乒乓球?很快有学生说:我从盒子外面的3个乒乓球中拿2个乒乓球放进盒子里,盒子里就有个乒乓

2、球,外面还有一个,一共个。我表扬了这个同学说得好,并说明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即看到8就想到8和几凑成。这样,表象建立了,口算的准确性也就有基础了。教会学生弄清算理学口算。基本口算的教学,不在于单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学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应重视抓好算理教学,例如教学76时,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理解:7比少3,求7与6之和,应把76分成次加,即先用7+3再+并画出思维过程图:=13 3 3 10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简缩思维过程,抽象出进位加法的法则: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再加几。最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67怎样算。这样,学生理

3、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加强训练学口算。弄清算理加强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学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4?,问学生4等于几呢?等于6。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根据一道加法可改编成两道减法的算理,想+几得。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当学生都能熟练基本口算之后,就应转入拔高训练,即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一)用凑十法口算。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加数凑整。如?启发学生:几个

4、数相加,如果有那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能凑成整十数的先加。运用减法性质凑整。如,启发学生:连减算式中,因是减了再减,可以直接把两个减数一次减去。就得先把两个减数合起来。如两个减数刚好凑成整十,更利于我们口算。连乘中因数凑整。如 ,与的积是,可直接口算出结果是。(二)运用分解法口算。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 ,原式变成 。这样,通过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反复性训练,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每堂课上安排练。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提高口算迅速和准确率。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

5、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口算卡片开火车等等。通过以上做法,学生的口算提高较快,达到预想效果。五、存在的问题1口算练习很难持之以恒。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需求,孩子们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也充充裕裕,想要把口算练习达到天天练,课课练,也是很难实现的。2思想认识不足。不少教师对口算教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缘故,一是对口算的意思与作用认识不深,没有深刻领会新大纲的有关精神;另一地方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占考试比重不高的口算刻意淡化,如只是在考试前才集中抓一下,忽视新大纲坚持频繁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的教学规定,造成学生口算能力通通低下,错误率高的不良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