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峡之秋(2).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5070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载三峡之秋(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转载三峡之秋(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转载三峡之秋(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转载三峡之秋(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载三峡之秋(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载三峡之秋(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光曲教学设计宏伟中心小学 范兴库月光曲教学设计宏伟中心小学 范兴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过程与方法: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一。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

2、曲,并随乐声简介贝多芬。看来,同学们都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了,你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请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二、倡导合作学习,培养问题意识。“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请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为她再弹一曲呢?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出月光曲?三、直奔文章重点,体会乐曲意境。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我们就

3、带着这些疑问再次读书吧,我相信同学们会从文中找到答案的。课文的哪一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读。 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演奏了,当穷兄妹俩听到这首曲子后,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请学生自由地朗读描写月光曲意境的段落。一边读课文一边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 ”划出联想的内容。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什么?穷兄妹俩听着这首曲子看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请学生再读一读这些句子,试一试从这三幅不同的画面,体味贝多芬琴声旋律的变化。同时读出音乐的旋律变化,读出贝多芬的情感变化,读出兄妹的惊喜。四、追溯作曲根源,了解人物心境。如此美妙的乐曲,贝多芬是在

4、怎样的心境和激情中创造出来的呢?1. 细读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到创作出月光曲这一部分,感受贝多芬的情感发展过程。(出示表格) 地点见闻情感小路屋外屋内2学生用“”画出贝多芬由听到琴声到走近茅屋,再到走进屋内的句子,想一想 他的情感变化。 ()“断断续续”好奇; ()“随便说说”感动、同情; ()“您,您就是”激动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1)听完音乐大师的琴曲,盲姑娘的心情如何?(激动。课件出示“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谁能用读来表现出她的激动?(2)品读这个句子,从字里行间,你能看出盲姑娘还是怎样的一个人? 就在这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茅屋里出现了怎样

5、的画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部分有感情的读一读。“清幽”是什么意思?(3)此时的贝多芬,弹完一首又即兴弹了一首,他创作的灵感来自哪里? 五、突破文章难点,解决“两境”统一。请学生闭上眼睛放飞想象,再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月光曲。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他的心理话。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贝多芬这位闻名世界的音乐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感受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七、读写结合抒真情。贝多芬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一生还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钢琴曲。同学们课后可以再找一首他的曲子听一听,边听边像刚才这样展开自己的想象,然后把你想到的景象写下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板书设计: 6月光曲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柔和徐缓)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有力快速)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高昂激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