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506908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美术教案 上善若水 自强不息课题: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主备:丁茹 课型:欣赏评述一、教材分析静物画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作者通过创作构思、认真选择、精心安排,使这些生活中平凡的物品在画面中的形象和色调的关系达到高度谐和,并且传出物象内在的生命内涵。以此概念为开篇,本课进入了外国静物画的学习。教科书以17世纪荷兰画家表现富足生活、装饰家居的静物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以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表现厨房物品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蕴含的生活之美。以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洋溢着热情的表现引导学生体会思想之美,以20世纪形式多样的流派引导学生理解富有探

2、索精神的个性之美。这四个篇章将外国静物画的发展演变、风格特点一一展现。本课的教学能使学生从平凡的物品中发现美,感受艺术家对生活的由衷喜爱和细致的观察,提高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初步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对静物画的赏析,使学生对静物画的发展概况有初步的认识,了解静物画的画面构成要素、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具备分析画面的能力。情感目标:在静物画赏析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领会外国静物画

3、中呈现的自然美、艺术美。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画面构成要素的分析理解。画面构成要素有:构图、造型、透视、色彩、明暗、线条、技法等等。通过这些构成要素,画面营造出了节奏旋律优美、外形透视准确、色调协调呼应、空间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生动、质感肌理明显、风格个性独特等一系列形式美感。四、课时建议:1课时一、课前准备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二、授课一、导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英国诗人布莱克的这句诗说明了任何平凡的物品皆有生命。你能感受到身边这些物品的生命吗?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给学生观看,接着展示教师

4、依照这些物品绘制的静物画。每一件看似平凡的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将它们宁静的状态定格下来,它们的生命仿佛在画中静静地绽放。以这些相对静止的物体为题材的绘画称为静物画。教学建议:先出示苹果、碗碟等物品,再出示教师范画,这样视觉上的过渡可以引发心理上的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也直观地阐释了静物画的作画范畴和概念。二、认识静物之美以发现自然之美,呈现艺术之美,表现生命之美,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件平凡的物体都有独特的美,领悟静物画中宁静从容的美及饱满的生命活力。三、分析静物画的构成要素静物画从美学角度讲,它所传达的语境和情绪,往往可使复杂趋向单纯,使躁动与嘈杂悄然退缩,使所表现的

5、物体本身那种固有特质更加坦然和从容。它不仅是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品种,也是专业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手段。画面构成要素有:构图、造型、色彩、明暗、线条、技法等等。通过这些构成要素营造出了节奏旋律优美、外形透视准确、色调协调呼应、空间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生动、质感肌理明显、风格个性独特等一系列形式美感。所以分辨一幅画的优劣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以具体图例进行分析,并通过以下图表的总结加强认识。教学建议: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学生看不出一幅画的好坏,是因为他们不懂怎样看画,所以有必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以提高审美能力。以一两幅静物画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解读画面构成要素,教学生如何“看”画

6、,品读静物画的艺术美。四、欣赏精美绝伦的静物画当一幅优雅的静物画展现在眼前时,你会看到那透明玻璃杯中的葡萄酒闪着诱惑的光,鲜美的水果令人馋涎欲滴,金银器皿蕴含着古老的神秘,你会感到一种赏心悦目的美。真正意义上的静物画是荷兰画家首先画出来的。这些画家大都身手不凡,画的每一样东西都美仑美奂、精致细腻。这些逼真的静物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和精心地安排创作出来的,画面上的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都能达到高度的和谐,能传达出物象内在的感情。而画家高雅的审美情趣、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写实技巧,使得生活中平凡的器物定格为艺术的永恒。教学建议:当几百年前的静物画呈现在眼前时,学生们会

7、被这些惟妙惟肖、细腻逼真的绘画彻底征服。它们走过了怎样的艺术之路呢?接下来我们将一探究竟。五、了解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1. 萌芽:西方的静物画,从文献记载看大约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其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爱琴美术中克里特的陶器彩绘。在古罗马帝国时期,静物画可能已经比较普遍,在庞贝城遗址所留存的壁画中,就有不少独立的静物画和动物画作品。可以说这是西方静物画的第一个发展期,可惜的是这个时期没能延续下去。2. 产生:17世纪的荷兰,新兴的资产阶级取代了封建贵族。资产阶级的要求和趣味,决定着荷兰美术这一黄金时期的独特面貌。由于热爱家庭生活的荷兰人对与此相关的物品感兴趣,促使不少荷兰画家投人静物画

8、创作,从而使这个绘画题材成为独立的画种并在美术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当时,人们购买的绘画作品,主要用于装饰家庭。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静物画在荷兰达到了繁荣的高峰期。3. 发展:如果说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欧洲静物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那么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的作品则代表了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他把静物的题材范围扩大到了以往不被人们注意的形象上朴实、简单的厨房用具和食物,把极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18、19世纪,静物画获得了广泛长足的发展,产生了无数的佳作,风格也日趋多样。另一方面,静物画还成为画家练习技巧和学院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并得到普及。4. 转变:从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开始,静物

9、画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塞尚在静物画创作中追求绘画的形式语言美感,开拓了静物画创作的新天地;并且启迪了西方现代艺术追求形式创新的新方向,开启了现代主义之门。其后,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流派进一步发展了静物画创作的新形式。小结:从17世纪荷兰画家精美逼真的装饰画风,到18世纪法国夏尔丹朴实无华的生活之美,再到19世纪末法国塞尚抛弃明暗的坚实造型,还有20世纪西班牙毕加索个性十足的流派创建,静物画经历了形式和思想的一系列变革。对比这些画作会发现静物画的风格及表现方法有许多独特之处。静物不静,其中蕴含着画家的思想和个性。教学建议:1.早期的静物画常常具有各种宗教寓意或象征意义,寻找画中的玄机,给学生一些思考机会,调动参与情绪。2.在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成为独立的画科这一历史背景着重介绍,并欣赏一些出手不凡的荷兰静物画家的作品。3.以质朴的生活美、探索的思想之美、创造的个性之美来概括17世纪之后的静物画历史发展阶段的独特魅力并认识代表画家和作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