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的要求与自我反思.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50681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长教育的要求与自我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长教育的要求与自我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长教育的要求与自我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长教育的要求与自我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长教育的要求与自我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长教育的要求与自我反思王海成长教育(Growth education)是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以荣格等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的。提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做人、强化心理能力”,相对于学校教育,即培养具有独立特性、心智健全、情感完善的学生,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不足,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不再单一的仅以成绩评价,而是基于多元理论整体上来评价学生的发展。现就成长教育对于教师、学生的要求及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简单的谈谈我的想法。一、成长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1, 教师素质的要求。

2、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如何在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即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的角色有所下降,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教师的知识不在局限于本体性知识,而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综合。即一个优秀的老师,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能熟练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贴近学生指导教学,还要有教学智慧,即实践性知识。对于新教师来说,除了认真研究教材结构外,还应当读一些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书籍,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趣味性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的尝试和探索,积累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经验的积累,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虚心学

3、习请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包括教学请教、探讨、听课等方式)2, 基于多种角度评价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高有低,如果仅仅以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就比较片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要承认学生是不断发展的,学生的进步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平时态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现阶段有些学校实行的平时成绩加考试成绩的办法,就是一种从过程评价学生的一种尝试。基于新课程中倡导的多元评价体系,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因某一个方面不好,就责备学生,观察学生的优势加以鼓励培养,学生欠缺的给予指导帮助,全面评价学生。学科教师共同评价一个学生的发展,也许是一个好的尝

4、试。二、成长教育对于学生的要求1, 学生独立品质的培养。独立式一种超越,只有一个人独立了,才能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待事接物。对于知识的学习老说,成长教育倡导建构知识,即教师授予学生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的内化才能吸收。如果学生没有独立的品质,学习就不会有主动性。被动学习,易养成依赖教师的讲,形成思维和学习动力上的惰性。独立便有了自己诠释的能力,教师讲的他明白了,而且用自己的思维逻辑加工整理了,这就是理解,理解不足可以通过实践(做题)再次的认识和加深学习。2, 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一个学生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能审视自己的优缺点,那么从思想上将产生学习动力,进而有了明确目标去

5、奋斗努力。针对这点,我感觉我们学生的忧患意识不足,得过且过,就像是走过程,对于一天的学习没有期待。也可以看出学生理想和自我定位的模糊,这点教师应当积极予以指导。教师的一句话可能改变了学生的一生,源于教师点燃了他自我奋斗的心。这样一个学生,自我的努力、自我的去教育,他就懂得怎么去做,就会有自己的计划。三,教师和学生的矛盾之处及解决办法1, 建构知识学习中双方的不足建构注意学习理论认为,物理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给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主动的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构建物理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也有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即“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6、”四个因素的综合。 针对于我,教学设计没有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其次物理教学中提供的物理情景,给学生协作讨论的条件不够。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知识的建构学习只是部分学生。对于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加以改进。一,认真钻研教材,熟悉知识结构,从教材的设计、知识展示逻辑等细节上把握;二,坚持备课时参阅多种教案,择优的选取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题材,自己在加工整理,再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如何理解,进行修改和补充。对于学生,采取提问,让其表述物理内容,发现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穿插物理学史中的一切内容,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总之,成长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结合自己,谈谈自己的想法,有诸多的不成熟,教学中也有很多的困惑,留待“吾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