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三.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50611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72)1、原因(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农奴制危机严重)克里木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直接原因)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力,避免人民革命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时间: 1861年5、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6、主要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份地)。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7、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8、前提:尽量维护地主阶级利益。9、影响:进步性

2、: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仍然存在,农民缺乏基本民主权利)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10、感悟: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第15课 坚定美利坚民族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南北战争(P77)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焦点问题: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3、过程(18611865): 扭

3、转战局: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北方扭转战局的关键。瓦解了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结束:1865.4 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4、南北战争的根本目的:维护美国的统一(林肯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5、北方胜利根本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心向背),6、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7、意义: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局限性:种族歧视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9、林肯的贡献: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的胜

4、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0、林肯说:“一位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位妇人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是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是:美国南北战争。11、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个障碍(指黑人奴隶制度)12、材料题:“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谛不证自明: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1963年发表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1)

5、材料中所说的“立国信条的真谛人人生而平等”的含义最早出现在美国历史上哪个文献中?独立宣言(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签署的?它的颁布在当时起到什么重要作用?(2分) 林肯。成为北方扭转战局的关键,瓦解了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3)你认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今天的美国是否完全实现?为什么?(2分) 没有。美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P84)1、原因:内因:幕府的专制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外因:美国等国的入侵。2、前提: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中坚力量:武士;旗号:恢复天皇权力;推翻了德川

6、幕府的统治)3、时间:1868年起(人物:明治天皇)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同俄国)5、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6、措施:政 治 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取消武士特权经 济 上: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军 事 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警察制度。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7、影响: 积极性: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的一个例外,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8、日本明治维新前,实行“

7、闭关锁国政策”。首先打开日本门户的是美国(1853佩里首先来到日本、黑船事件)。9、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10、通过了改革直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是日本、俄国。11、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派出了以岩仓俱视为首的使团出访欧美。13、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实行有限的宪政统治。14、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强国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5、日本的对外政策变化:闭关锁国-对外开放-对外扩张。16、材料题:(1)两国政府都开始向西方学习,

8、各自开展了什么运动?结果怎样?这对新时期的国家建设有何启示?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百日维新 17、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改革、继续革命简表 第17、18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P89)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P94)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1、条件: 政治制度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巩固 经济繁荣 自然科学的新突破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3、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4、主要成果: 新 能 源 的 出 现 和 利 用; (电力

9、、石油) 新 机 器 和 新 产 品 的 创 制; (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家用电器) 新 交 通 运 输 工 具 的 出 现; (汽车、飞机 ) 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 (电报、电话)5、特点:以电为核心;发明超出一国范围,几乎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同时进行;发明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6、影响:经济方面: 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产业结构发生由轻工业主导到重工业主导政治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了。文化方面: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

10、路。7、爱迪生:美国人,被称为“发明大王”;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发明:电灯、留声机、油印机、蜡纸、蓄电池。8、交通领域:本茨:(汽车之父) 德国人,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福特:(汽车大王)美国人, 1913年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被称为 “装在轮子上的国家”。)莱特兄弟:美国人,1903年成功制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火车时代(英国 轻工业 )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汽车时代钢铁时代(多国 重工业 )9、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10、结论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第19课 缔结结盟的狂潮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P99)1、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1882年,德、意、奥(德为核心)三国同盟,称“同盟国”。2、拼盘式的“三国协约”:.1892年,俄法协约,它是”三国协约”的雏形。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开始出现。 .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签订了军事协约,形成了“三国协约”,又称“协约国”。标志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3、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结盟目的:增强自身实力,在扩展势力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便争夺世界

12、霸权和殖民地。5、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6、后果: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7、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德、法、俄。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P104)1、原因:(必然性、偶然性)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2、时间:1914年7月1918、113、开始:奥匈帝国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4、交战双方:同盟国阵营(德、奥匈、保

13、、土4国)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塞、意、罗马尼亚、日、中、美等29国)5、主要战场:欧洲 三条战线: 东线:俄德、奥匈 南线:塞 奥匈 西线:英、法 德 (主要战线在西线)6、主要战役:西线凡尔登战役(双方:法、德)(特点: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绞肉机。作用: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7、新式武器:毒气、坦克、战舰、飞机7、结束: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同盟国战败。8、影响: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参与国家33个,15亿人口卷入,战火燃遍欧亚非,阵亡人数840万,受伤人数2100万,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9、一战性质:主要是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10、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1、感悟:我们要珍爱生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12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