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雕琢化璞为玉.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50570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心雕琢化璞为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心雕琢化璞为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心雕琢化璞为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心雕琢化璞为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心雕琢化璞为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心雕琢化璞为玉.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雕琢 化璞为玉-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想到的安庆市太平寺小学 王曼说真的,初见此书,我颇有点不以为然。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知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么得重要,但作者取这样一个书名,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想想既然有那么多人推荐这本书,那肯定有它的可读之处,作为一个年轻的妈妈和一位老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教育的对象都是孩子,我非常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取到“真经”,因此,我决定好好读读这本书。当我翻开朴实的扉页,就被书中的前言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深深地吸引,被尹老师讲的农夫的锄头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动。进一步地读,发现书中所讲的事例无不都发生在女儿和学生们身上,所以读得兴趣盎然。本书的作者尹

2、建莉本身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老师,同时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女儿。她用自己16年的教子经验向我们娓娓道来了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给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震撼和生活细节中的指导。从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位非常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教育专家,也是一位有智慧、有德性的好妈妈,其观点公平公正,所举的事例切实可行,不是那种只有理论,而不联系实际的书。正如一位读者评价的一样:“以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令人失望。读的时候觉得句句有理,

3、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看了这本书,我感到非常惭愧,女儿六岁多了,书中描写的圆圆小时候的一些事也正在女儿身上发生着,而我处理问题的方法同尹老师相比,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我从内心里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意识上的许多不足之处,甚至是自身的许多不足之处,包括做人、为人处事上的各种方面。看来想当一个好妈妈、一个好老师,我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下面谈谈给我印象深刻的两点:一、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尹老师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

4、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薄”,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如作业得了几星,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

5、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二、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以我们班学生为例,一些家长为了工作双双外出,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或是寄养在其他亲戚家。表面看来,他们也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单从学习上来讲,现在的知识都很灵活、开放,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是不会,而是不理解题目的意思,父母都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又没什么文化,就在他们最需要引导、帮助的时候,他们却是最无助的,我们又怎么能光责备孩子没学好呢?我曾要求这样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能父母之中留一个下来陪在孩子身

6、边或是把孩子一起带出去,但得到的只是表面的应承。如果家长能领悟孩子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正如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所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实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她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也一针见血。真的希望家长们能看看这本书,然后能用心地陪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这本书真得让我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作为父母,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更应该让他有质量地生活;作为老师,我们除了教会学生知识,更应教会他们做人。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