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50485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辨别酒的好坏的技巧酒有白酒、果酒、啤酒、黄酒四大类。对不同的酒,用不同的方法辨别酒的好坏,辨别白酒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三个方面判断。好的白酒应该是:色:透明无色或微淡黄色,无杂质悬浮或沉淀。香:在酒瓶口用鼻闻,应闻到有香气。我国有不同香形的白酒: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形。味:要求纯正,无异味。1.白酒白酒的颜色应该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可将酒注入杯中看看是否出现环状污物,在亮光下观察,看是否出现悬浮物和沉淀,无者为上。白酒的香,主要靠闻,好酒一开瓶就能给人一种协调的、让人有种愉快感的香味,行家和经常喝酒的人还能嗅出主体香型,如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香协调;浓香型酒芳香浓郁;酱香

2、型酒醇香馥郁;米香型酒蜜香清雅。白酒的味,以醇厚、无异味、无强烈的刺激性为上品。好酒一入口,则香气满口,咽下后余香绵长。评定时应让舌尖和喉部细细品尝,方能品出白酒味之高低优劣。 检验和选购瓶装白酒时(以下简称样品),将样品倒过来1-2分钟,观察密封是 否严密,有没有滴漏现象,如果瓶盖密封不严,有滴漏的,容易造成杂菌感染变质, 可判定为不合格品。 将样品上下振荡几次,对着太阳观察里面是否有杂质(黑粒、头发丝、小木屑、 纸片、白色塑料布等),是否有悬浮物(棉絮状、丝丝挠挠、沉淀物等),是否清 亮透明,而不是混浊的。如果受检样品有上述一种现象,均可判定为不合格品。 检查瓶盖是否有锈蚀现象。已经锈蚀的

3、瓶盖,是不合格的。 透过玻璃瓶观察商标背面印有出厂日期,计算一下是否已经超过保质期。如已超 过保质期,则既不能选购,也不准销售。 观察商标是否是经工商部门批准注册的,还是使用临时装璜标签的,这一点对选 购食品十分重要。凡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大部分是经过质检部门检验,具有产品 质量合格证书或经主管部门进行鉴定的。 检查食品标签内容标准是否齐全。GB7718-87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发布以 后,为我们检验提供了方便条件。按照标准规定,商标上应标明:出厂日期、保质 日期、食品名称、容量、配料表、厂名、厂址、批号、产品标准代号等内容,标注 不全或没有标注的,不但视为不合格品,而且根据中食协198769号

4、文件规定,在 市场上一律停止销售白酒的成份主要是酒精和水,占总量的99以上,其他占1弱,其中包括有杂醇油、甲醇、多元醇、醛类、羧酸、酯类等。虽然这些成份含量极少,但对白酒的质量却有着极大的影响。白酒的主要香气成份是低级脂肪酸酯和低碳的羰基化合物;主要的呈味物质是酸类,高级脂肪酸酯和多元醇。此外,酚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也是某些酒中的重要香味成份。(一) 乙 醇乙醇是白酒中含量最高的成份,微呈甜味。乙醇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酒的度数,含量越高,酒度越高,酒性越烈。白酒的酒度因各地的饮用习惯和制造习惯的不同而不同,北方以60度以上的为多,南方多为4650度。有些人误认为酒度越高,质量就越好,这是一种错误

5、看法。从酒的质量来说,在5354度,酒类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合力最强,酒的醇和度好,酒味最协调(茅台酒就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酒精度高的烈性酒,对人的毒害也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常年饮用,容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对神经系统、胃、十二指肠、肝脏、心脏、血管,都能引起疾病。从人民健康着眼,降低酒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白酒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降低酒度。当然,这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降低酒度不仅要克服酒度低出现的混浊现象,而且为了不致影响白酒固有的风味,也还有一系列难题,有待于研究解决。此外,群众也还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目前,清香型白酒的酒度一般在6065度,浓香型白酒在印度,茅香型白酒一般在5255

6、度。(二) 酸酸是白酒中的重要呈味物质,它与其他香、味物质共同组成白酒所特有的芳香。含酸量少的酒,酒味寡淡,后味短;如酸味大,则酒味粗糙。适量的酸在酒中能起到缓冲作用,可消除饮后上头,口味不协调等现象。酸还能促进酒的甜味感,但过酸的酒甜味减少,也影响口味。优质白酒一般酸的含量较高,约高于普通白酒一倍,超过普通液态酒二倍。酸量不足,将使酒缺乏白酒固有的风味,但酸量过高则出现邪杂味,降低酒的质量。因此,规定白酒含酸量最高不超过0.1。白酒中的酸类,分挥发酸和不挥发酸两种。挥发酸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己酸、辛酸。甲酸刺激性最强,但含量甚微;乙酸刺激性强,含量也高;含乙酸过量的酒呈尖酸。丁、戊、己

7、酸为汗臭味,有些不成功的泸型酒含丁酸多,臭气较突出,但在含量稀簿的情况下,与其他香味物质混在一起,也可能成为香气和香味成份。泸型酒中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已酸量。辛酸及碳链更多的脂肪酸呈油臭,但含量不高。不挥发酸有乳酸、苹果酸、葡萄糖酸、酒石酸、琥珀酸等。乳酸比较柔和,它带给白酒以良好的风味,但过量则出现涩味。乙酸和乳酸是白酒中含量最大的两种酸,它们不但是白酒的重要香味物质,而且是许多香味物质的前体。一般白酒,乙酸接近乳酸,长期发酵的优质酒,乳酸量大为增加。(三) 酯白酒中的香味物质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是酯类。一般优质白酒的酯类含量都比较高,平均在0.20.6,而普通白酒在0.1以下,所以优质白酒的

8、香味比普通白酒浓郁。白酒中的酯类,是酵母生活需能量过程中生成酰基辅酶A,再醇解而形成的产物。白酒中的酯类主要包括醋酸乙酯、丁酸乙醋、己酸乙酯、醋酸戊酯、丁酸戊酯、乳酸乙酯等。白酒因其香型不同,主体香的种类也不同。清香型白酒,如汾酒、西风酒,以醋酸乙酯、乳酸乙酯为主。汾酒中琥珀酸乙酯的含量也较高,比茅台酒、泸州特曲约高三倍,是定香、呈味的重要成份之一,与汾酒的典型性有重要关系。浓香型白酒,如泸州特曲、五粮液,以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为主体香气。丁酸乙酯在稀薄时呈水果香,只有丁酸酯 水解后分解出了酸才有“汗臭”味。在好的浓香型白酒的酯类中,己酸乙酯应占3040,丁酸乙酯约占4。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目前

9、还未能最后确认。其酯类成份最为复杂,它的总酯含量比浓香型白酒低,己酸乙酯含量中等,不如泸型白酒突出。可是从低沸点的甲酸乙酯,到中沸点的辛酸乙酯等各种酯都有,是它的重要特点。所以酱香型白酒具有“低而不淡、香而不艳”的风格特点。白酒的主体香未必是含量最高的成份。所有白酒,含量最高的几乎都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普通白酒中,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的比例为21,在白酒成份中,居第三第四位(酒精和水居第一、二位),两者是代表白酒风格的主要成份,特别是乳酸乙酯,是地道的老白干味的主体香。即使在以己酸乙酯为主体香气的泸型酒中,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也占优势。白酒中没有乳酸乙酯就失去了自己的风味,但含量过多时,则呈青草

10、味,涩味。白酒糟的糟味,也是浓的乳酸及其酯类带来的。白酒中多种酯类的生成,是与开放式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栖息于车间各处的醋酸菌、乳酸菌等,侵入发酵池内,生成多种有机酸,经酵母作用,与乙醇酯化成酯。已酸乙酯和丁酸乙酯,主要来源于梭状细菌,它与酵母共酵而酯化。但是酯化作用进行比较缓慢,因此,一般发酵期长的优质白酒,酯的含量较高。酯化作用在成品酒贮存过程中也进行缓慢,这也是酒的质量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蒸馏过程中,馏份中酯的含量呈马鞍形的规律变化。部份酯类如乙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醇溶性酯,多聚集于酒头;另一部分水溶性酯类,如乳酸乙酯落于后。所以酒头中醇溶性酯类多,酒尾中水溶性能类多,总酯含量是两

11、头高中间低。(四) 醛白酒中的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糠醛、丁醛和戊醛等。少量的乙醛是白酒中有益的香气成份。一般优质白酒每百毫升含乙醛都超过20毫克。乙醛与乙醇又进一步缩合成乙缩醛,其量更大,有的优质白酒能达到100毫克以上,成为白酒中主要成份之一。这两种成份在优质酒中的含量比普通白酒高23倍,它有清香味,对增强口味感作用很好。但是过高的醛类则使白酒具有强烈的刺激味与辛辣味,饮用能引起头晕。醛类是酒中辣味的主要来源,只要有微量的乙醛,它与乙醇结合,便形成辣味。酒作为一个刺激性嗜好品,适当的辣当然是必须的,但不能太辣,过量便有伤风味了。由五碳糖生成的糠醛过多时,呈现极重的焦苦味,这种焦苦味对人体也是

12、有害的。酵母菌与乳酸菌共同作用于甘油所生成的丙烯醛,不但辣得刺眼,并有持续性的苦味。丙烯醛和丙烯醇是催泪毒气弹的主要成份,对人的毒害极大,必须严格杜绝。(五) 杂醇油白酒中杂醇油是高分子醇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异戊醇、丁醇、异丁醇、丙醇、异丙醇和少量环状醇。其中以异戊醇、异丁醇较多。因其在液体里以油状出现,所以叫杂醇油。杂醇油含量的多少及各种醇之间的组成比例,给白酒的风味以重要的影陶。杂醇油本身的味道并不好,除了异戊醇微甜之外,异丁醇、正丙醇、正丁醇都是苦的,由酪氨酸而得的干酪醇虽然香气柔和,但苦味重且长。因此,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不能过高,否则将带来难以忍受的苦涩怪味(即所谓“杂醇油味”),液体酒

13、的怪味很大部分便是过量的杂醇油带来的。但是杂醇油在白酒中绝不单纯是个有害成份,它只有在过量时才是有伤风味的,适量的杂醇油则是白酒中不可缺少的香气成份和口味成份。如果根本没有或十分缺少杂醇油,白酒味道将十分淡薄;如在稀释的酒精中加入0.0390的高级醇,则白酒便产生一定的清香味。因此,它又是一种在构成白酒的香气成份和风格上起着重要作用的物质。关键是杂醇油的含量必须适当,不能太多。同时,杂醇油与酸及酯的比例,以及杂醇油中各种类间的比例,对于白酒风味也有重要影响。如果醇酯比高,则杂醇油味就显得讨厌,而如果比例适中,则即使杂醇油含量稍高一些,也仍然没有令人讨厌的感觉。白酒中醇酯比应小于1,酸:酪:高级

14、醇;121.5较为适宜。如果高级醇高于酯,则出现液态酒的味道。此外,如果酒中异丁醇和异戊醇的比例适宜(122.5),杂醇油所带来的异味也明显的减少。(六) 多元醇酒中含有若干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三醇)、2、3丁二醇、环己六醇、甘露醇等。糖份不能进入酒内,因而白酒的甜味主要来自多元醇类。甘油是甜味,丁四醇(赤癣醇)甜昧大于蔗糖二倍,戊五醇(阿拉伯糖醇)也是甜味,已六醇(甘露醇)有很强的甜味,在水果的甜味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些物质为粘稠体,均能带给白酒以丰满的醇厚感。多元醇是酒醅内的酵母菌在生成酒精的同时发酵糖份所产生的。多元醇生成量的多少,与菌种、菌数和原料等有关,也和发酵速度、酒醅成份密切相关。

15、某些野生的酵母,在适宜的条件下,能产生较多的甘油和少量的阿拉伯醇、赤癣醇,这些物质也是酒内醇甜成份的一个重要来源。低温缓发酵,有利于多元醇等醇甜物质的生成。这是因为:1多元醇的生成与酒醅中磷、氧的含量有关。磷多氧多时,多元醇的产生相对多些。2多元醇的形成是缓慢的,它在酵母活动的末期产生较多。发酵过猛,酵母早衰,多元醇生成就少;发酵缓些,酵母活动持续期长些;发酵期长些,多元醇也多些。3酸度越大,甘油等的产量和积累量越少。发酵太快生酸猛,不利于多元醇的生成。低温经发酵酸度低,多元醇就高。(七) 甲 醇白酒中的甲醇是一种麻醉性较强的无色液体。比重为0.791,沸点为64左右,它能无限地溶于水或酒精中。甲醇有酒精一样的外观,气味也和酒精差不多,和酒混合在一起不易区别。甲醇不会给酒带来什么特殊的香味或异味,但它毒性大,因此,其含量应严格限制。我国酿制名优白酒采取哪些提高质量的措施?我国名优白酒,香型不同,风格独特。在学习名优白酒提高质量的措施时,应根据本厂产品的质量特点,确定主要学仿对象,做到有所分析学创结合。现择要介绍如下:(一) 高温制曲人们常说;“曲是酒的骨头”。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曲香和酒香的关系。我国各浓香型、酱香型名优白酒,为提高酒香,多采用高温制曲,即提高热曲的顶点温度。一般清香型白酒的制曲升温顶点不超过50;浓香型白酒的制曲升温顶点不超过60;酱香型白酒的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