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专题训练(8).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50079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专题训练(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专题训练(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专题训练(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专题训练(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专题训练(8).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专题训练(8)醉 翁 亭 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2、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妙绝/ 往来而不绝者B.游人去而禽鸟乐/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C太守谓谁/权谓吕蒙曰D射者中,弈者胜/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

3、的两个句子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 、 反映出醉翁亭的优美, 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 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 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2)选文第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 变化之美,再写 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表现作者 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_,_。”为全文写景抒情奠定了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4)醉翁亭记中表现饮酒旨趣并不在酒的是:_,_。4、选出对课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4、A、文章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C、课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优美,节奏感强。古 诗 文 默 写1、最爱湖东行不足,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3)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 3、 造化钟神秀,_。(杜甫望岳) 4、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5、 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6、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们表示同情的句子是:_,_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的相见欢) 9、绿树村边合, (王维过故人庄)10、士不可以不弘毅,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 ?12、岁寒, 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4、人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苏轼在浣溪沙中就说过:_?_ ,_。(苏轼浣溪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