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949387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针对目前社会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现象并存,深入思考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原因。同时针对这些原因,寻求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确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在分析目前普遍存在的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的根底上,提出了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课题来源: 1.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地方高校经管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局部研究成果(JYA2023-087);2.项目名称商务谈判课程教学中模拟

2、谈判实践的探索项目来源于佳木斯大学高教研究室JYC2023-028 一、现状分析 当前,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普遍存在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现象并存。要深入思考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原因。有的学校传统学科、长线学科、就业率低的学科得不到有效控制,没有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有的高职院校缺少突出的办学特色,虽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可毕业生却没有过硬的实践能力,上岗难以动手,甚至一些高职院校还在盲目地为升本奔波;有些本科院校也存在缺少特色、优势的通病。需要大批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效劳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3、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依据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比重较大的教学方案,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探索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发现新规律,培养大胆实践、勇于开创的复合型人才。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引导机制 以理论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最大障碍,高职高专教育,其根本点在于

4、它所培养出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本科教育所培养的研究性学科型人才和中职教育培养的普通技术工人有着明显的类型上的差异, 学校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是以生产、管理、效劳第一线的需要为标准,其培养目标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复合型人才两个最根本特征。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考分已经成为衡量学生“优秀的核心标准,导致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强,定位的不正确,无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机制及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墨守成规思维模式受限 美国的一项调查说明,一般人在5岁的时候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的时候有10,到了8岁以后却仅剩下2了。

5、在中国,这个问题更是普遍存在。曾经有一个教授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黑板上画了个圆,然后分别针对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提问,那代表什么小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圆圆的脸蛋中学生们却异口同声地答复是一个圆,而大学生的表现却更是令人费解,个个面对黑板,眉头紧锁,毫无结论。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今的应试教育磨掉了孩子太多的天资和想象,所有的灵感、悟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已经消磨殆尽了,习惯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了规规矩矩地做事、答题,甚至出现了不敢贸然作答的谨慎心理,想象能力严重受限,不敢贸然进行大胆尝试,更无法将创造性的想象付诸实践。 三缺乏创

6、新勇气和气氛 很多大学生觉得“创新就是大创造,大创造,是创造家的工作,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无关。事实上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各大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创业竞赛“设计大赛等均是创新的体现。从获奖的同学身上折射出的正是当代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创新荣耀。当代中国的学校一面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一面大力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学生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学得更多,接受得更多而不是“如何想得更多,理论联系实际,有所创新。缺乏创新气氛的校园成为影响学生创新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 一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 1、专业学科课程体系设置突出重点 专业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专业设

7、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市场紧密结合,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应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每年调整一次专业设置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具有不同职业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2、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教育内容创新 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接。建设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扩大专业群开展,形成极具文化内涵和较强竞争力的优秀专业群。实施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培养相对接,坚持理论课与实训课相结合。实施现场教学、仿真实训教学等,同时,会同企业行业专家成功开发贴近专业开展特色的项目课程使之呈现更强的

8、针对性和实用性。 3、转变主体的多元化开发课程,使课程贴近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由学校为主体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结合转变,让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4、课程内容与实践紧密结合。构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真切地负责特定的工作岗位,以工作业绩作为考核能力的方式,让学生学到最新的技术和操作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根底。 5、采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应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在各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来自生产实际的典型案例讲解、虚拟环境演练等综合性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现代企业理念、应变能力、新的实用技能、创新能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