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491492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血脂测定在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关键词】 血脂;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精神病患者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测定对诊断住院精神病患者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浓度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NASH发病率%,女性患者的NASH发病率高于男性患者,NASH组的CHO、TG显着高于对照组,男性NASH组的CHO、TG显着高于对照组;NASH组与对照组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可见:单纯高TG血症或合并高CHO血症的发生率NASH组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TG血症或合并高CHO血症易引起NASH,而单纯高CHO血症并非是NASH的血脂

2、表现特点,联合腹部B超可提高诊断NASH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血脂;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精神病患者 Value of the blood lipid determination on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the blood lipid determination on schizophrenia with nonalcoholic steaohepatitis.Methods 119 schizophrenia

3、 inpatients had a abdominal brightness mode ultrasonicblood lipid concentration were detected by automaticThe morbidity of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with NASH is %,females was higher than male and triglyceride of NASH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

4、de of NASH ma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t can found than the morbitity of purely hypertrigiyceride or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NASH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19 schizophrenia i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NASH is easily ca

5、used by hypertriglyceride or hypercholesterolemia,but purely hypercholesterolemia is not the blood lipid characteristic of NASHcan improved the sensibitity and accuracy of NASH diagnosis by blood lipid determination and abdominal brightness mode ultrasonic examination. Key words blood-lipid;nonalcoh

6、olic steatohepatic;psychotic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病患者,常出现脂类代谢方面的障碍和程度不等的肝脏炎症,如体重增加、高脂血症,在肝脏多见的是腹胀、肝区疼痛,SGPT中度升高;而肥胖、服用化学药物等是非醇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病因。本文通过测定患者的血脂浓度及腹部B超检查,以探讨诊断NASH的临床价值,有关NASH的临床研究已日益受到重视。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患者为我院及北京回龙观医院2个病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病程在1年以上,排除酗酒、妊娠、半乳糖血症、糖原、类脂累积病和静脉营养者,入组者共119例。方法 采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血脂浓度

7、,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甘油三酯150 mg/dl,总胆固醇200 mg/dl。NASH的B超诊断标准:肝普遍增大,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增强,伴有回声随深度增大而衰减现象,肝内管道结构减小,脾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1。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 2 结果 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B超诊断NASH共22例,肝脏B超正常者共97例,两组患者中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5年,具体情况见表1。表1 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NASH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血清CHO、TG浓度的关系 见表2。可见NASH组较对照组的年龄、病程差异无显着性,NASH组的血清CHO、TG浓度增高,两组血清

8、CHO差异有显着性,两组血清TG差异有非常显着性。表2 NASH组与对照组的病程、年龄、血脂CHO、TG浓度的关系男性NASH组与对照组的病程、年龄、血脂浓度的关系 见表3。两组的年龄、病程差异无显着性,男性NASH组的血清CHO、TG浓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血清CHO差异有显着性,血清TG差异有非常显着性。表3 男性NASH组与对照组的病程、年龄、血脂浓度的关系女性NASH组与对照组的比较 年龄、病程、血清CHO、TG的差异无显着性。NASH组与对照组的各种高脂血症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4。NASH组与对照组的各种高脂血症的发生率的比较可见,单纯高CHO的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明显,单纯高TG或合

9、并高CHO的发生率,NASH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说明单纯高TG或合并高CHO血症易发生NASH。表4 NASH组与对照组各种高脂血症发生率的 3 讨论 至今为止,有关NASH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脂肪代谢紊乱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是发病的始动环节,而细胞炎症反应、内毒素作用、脂质过氧化等是促进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NASH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发病因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营养不良、化学药物、遗传因素等。精神病患者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造成肝脏损害,如CPZ、安定等可引起肝内胆淤,CPZ尚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此类抗精神病药物的致病,可能与肝细胞胆汁排泄装置有关

10、,现已知道肝细胞的胆汁排泄装置包括高尔基复合体微丝微管,而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损害微丝、微管,引起胆淤及毛细血管扩张和高尔基复合体的退行性病变2。此外,抗精神病药物同时也造成一部分患者出现肥胖,因此,长期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其血脂与NASH的关系较为密切。 本文资料提示:住院精神病患者NASH的发病率为%,女性患者NASH的发病率较男性患者高,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上的差异不明显,NASH组的血清TG和CHO的浓度均升高,其中血清CHO浓度,两组差异有显着性;血清TG的浓度两组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男性NASH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上无明显差异。男性血清CHO的浓度两组差异有显着性,TG的浓度

11、差异有非常显着性,女性NASH组的病程、年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女性NASH组的血清CHO、TG浓度较高,其对照组的血清CHO浓度也高于正常,两组CHO、TG差异不明显,考虑与女性入组较少有关。 119例精神病患者中,单纯高CHO患者的NASH发病率为%,单纯高TG患者的NASH发病率为45%,高CHO、TG患者的NASH发病率为%;NASH组与对照组的各种高脂血症发病率的比较可见:高脂血症中NASH的发病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NASH的发病率,两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NASH组中,单纯高CHO血症的发病率为%,与对照组单纯高CHO血症的发病率%比较,两组差异不明显,单纯高TG血症的发病率NAS

12、H组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高CHO、TG血症的发病率,NASH组为%,较对照组的%相比,两组差异有显着性。说明高CHO血症或合并高TG血症易引起NASH,而单纯高CHO并非是NASH的血脂表现特点。 22例NASH患者中,有2例血脂浓度正常,占%;在97例非NASH患者中有31例血脂浓度高于正常值,占%,男14例,女17例,说明NASH是多因性疾病,高脂血症仅是其重要病因之一,同时也表明肝脏处理脂肪的能力较强及患者的蛋白质食物摄入充足有关。 NASH的治疗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如果是单纯脂肪肝,无明显的肝脏炎症或纤维化,可以仅以病因治疗为主,包括减肥,控制血糖和停止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

13、。有学者主张口服熊脱氧酸可能对这一类患者有益,对已形成肝硬化或存在明显坏死性炎症时,除消除病因外,可按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分别行抗纤维化和保肝治疗。 单纯脂肪肝病变通常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预后良好,如果伴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显着肥胖或高脂血症者,其进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的机会增加,也可转为肝细胞癌。 尽管NASH患者肝病呈慢性进程,但预后通常好于慢性病毒性肝炎,也好于酒精性肝病,病死率低于3%3。 参考文献 1 于德春.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05. 2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398. 3 郝飞.非醇性脂肪性肝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