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9488925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通化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计60分)2015年度亚马孙热带雨林保护计划指出,由于人为因素,从2005年8月到2015年8月,巴西亚马孙地区的热带雨林减少了约20平方千米,与400年前相比,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整整减少了一半。据此回答13题.1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减少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自然灾害减少全球降水增加雪线上升产生厄尔尼诺现象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A B C D2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

2、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居民进入雨林区的机会D加强雨林区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 B C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分别示意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46题。4。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5.比

3、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6。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线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线A。B。C.D.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79题。7。 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8

4、. 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9.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干旱 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过度放牧 气候异常A B C D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宁夏平原 C.长江三角洲D。三江平原11。从第阶段到第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A.GPS已成为

5、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B.GPS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C.随着GPS的普及,民用GPS发展很快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13.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网络实时监视所处位置获取失窃汽车查找行车路线追踪A。B。C。D.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面14、15题.14。图中、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15.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a地植树造

6、林,防治风沙B.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C.c地种植苹果、柑橘等水果D。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617题。16、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耕地多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17。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 B.铁路运输 C.生产水平 D.市场需求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8、19题。18。图的左下角有一实线为我国春小麦与冬小麦在地

7、域上的分界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降水D。热量19。东北小麦比南方小麦营养价值高的主要原因是()A品种优良,精耕细作B。生育期长,光照充足C。生长期长,日温差大D。土壤肥沃,降水丰富下图为我国某省春季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2021题。20。春季气温变化会影响该省农作物的()产量熟制品质种类A。 B. C。 D。21春季平均温度升高可能导致该省()A.洪涝灾害增多B.林火灾害增多C。凌汛时间增长D.病虫害减少下图示意某电子产业转移路径.读图,完成22、23题.22.影响该电子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人才B。交通和市场C.政策和环境D。劳动力价格

8、23。对贵阳市等接受该产业转移地区的主要影响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缩短产业升级时间C。人地矛盾减弱,环境改善 D。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2426题.24。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25.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

9、低26。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A。B. C.D.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地理信息技术.读图,回答2729题。27。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下列能给外出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A.甲、乙B.甲、丙 C.乙、丙D.甲、乙、丙28。关于甲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大,其探测范围越小B.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大,其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C.森林火灾的监测主要采用近地方式D.航空作业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

10、制29.关于丙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能有效动态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可对各种灾害的影响范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可根据人口、交通及其他商场的分布进行大型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可为城市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的应急处理提供详细的基本事实A.B.C。D.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图,完成第30题.30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C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弱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就业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

11、。下图示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31、32题。31。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地价较低B。历史悠久 C.交通便捷D.原料充足32。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将主要导致()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第一产业产值降低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与中国城镇化水平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33、34题。33.图中分别代表()A.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B.劳动

12、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C.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D。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34.、图示内容可反映出()A。城镇化水平提高导致制造业份额不断增加B。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C.东部沿海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转入地区D。目前制造业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力成本低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读“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35、36题.35.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承载力高B。能源需求量减少C.森林覆盖率较高D。产业结构轻型化36.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B

13、。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C。禁止煤炭开采,发展第三产业D。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2016年2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据此完成37、38题。37.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A.压缩煤炭开采规模B。转移机械制造工业C.关闭化工化肥工业D.重组建筑材料工业38.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是()A。环保产业群B.服务业产业群C.制造业产业群D。服装业产业群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39、40题.39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40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A。、B.、 C。、D。、二、综合体(4道题,共计40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