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4884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点总结归纳计划按章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文档姓名: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为灿烂多彩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化学的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资料。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三、化学发展史2、近代:(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确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

2、族。四、绿色化学(环境友善化学)的要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余物质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自己没有变化。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余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为了新物质的分子。3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4联系:化学变化中必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必定有化学变化。注意: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色:有其余物质生成。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积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3)判断能否为化学变化的依照是能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

3、质。常有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固性。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常有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1实验研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考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解说与结论-反省与议论。2检验燃烧后能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如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3检验物质燃烧后能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4蜡烛燃烧白腊+O2H2O+CO2由蜡烛燃烧生

4、成物可确定蜡烛的构成中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可以确定氧元素。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见教材P151-152。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三不原则”:不可以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滋味。“节约原则”:假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办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可以放回原瓶,也不要任意扔掉,要放入指定容器。、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4、液体药品的取用多量且不需正确体积:倾倒。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2)少

5、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悬空滴加,不可以伸入容器内.(3)定量:用量筒量取。先倾倒,凑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筒要放平,视野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注意: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范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范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化标签。量筒无零刻度。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凑近。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望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5、酒精灯的使用.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增添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当用灯帽盖灭.(2)酒精的量:不可以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可

6、以超出2/3.办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息灭.酒精灯不用时一定盖灯帽,不然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0。液体不可以超出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加热后的试管不可以马上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7、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范冷凝水倒流惹起试管炸裂。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2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一定用外焰;8、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行股流下。9、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一定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

7、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可以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第二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课题1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构成的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现象:产生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涨约1/5体积.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3)实验成功的重点:红磷要过度;容器要密封,;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4)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的原由:红磷不足,氧气未耗尽;气密性不好;未冷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5)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汲取生成的五氧化二磷。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体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占0.03%,其余气体和杂质0.03%.二、空气是一种可贵的资源1氧气用途:(1)

8、供应呼吸如登山、医疗、潜水等(2)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航空等2氮气用途:(1)作保护气(如汽车安全气囊、灯泡、食品袋等充氮气),利用N2化学性质不开朗.制硝酸和化肥。(3)冷冻麻醉(4)制造低温环境。3稀有气体用途:(1)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一样颜色的光。(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灯泡内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开朗。注意:“稀有气体”是一类气体的总称,不是一种气体。三、保护空气1空气中的污染物包含烟尘和有害气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SO2、NO2、O3等2空气污染的危害:伤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均衡;全世界天气变暖,臭氧破坏,酸雨。3防范空气污

9、染的措施:增强盛气质量监测;使用洁净能源;植树造林;工厂废气办理后排放。3注意:空气污介入数包含:CO、SO2、NO2、O3、可吸入颗粒物。四、混杂物与纯净物的看法1、混杂物:宏观上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杂而成的物质。微观上由两种及以上的分子构成。2、纯净物:宏观上只由一种物质构成的。微观上由一种分子构成。3、注意:、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必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杂物。如O2和O3的混杂,只含一种元素,但是混杂物。、纯净物都有化学式。混杂物都没有化学式。课题2氧气一、氧气的性质(一)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氧和固态氧为淡蓝色(二)化

10、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开朗,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拥有氧化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拥有助燃性,但无可燃性。1、S+O2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注意: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汲取SO2防范污染空气。此处的水不可以用沙取代。2、3Fe+2O2Fe3O4现象:激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沙的目的:防范溅落的生成物炸裂瓶底。3、4P+5O22P2O5现象:生成白烟,。注意:P2O5会污染空气。4、C+O2CO2现象:空气,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可以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

11、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可以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多变一)A+B=AB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2、关系:化合反应不必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必定是化合反应3、氧化反应分类(1)激烈氧化:如燃烧、自燃、爆炸。(2)缓慢氧化:如食品的腐化、酿酒、铁生锈、呼吸作用等。注意:、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错)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对)、氧气中含有氧,但含有氧的物质不必定是氧气。、判断氧化反应的一般标准就是看反应物中能否有氧气。课题3制取氧气4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黑)。(2氯酸钾(白)、二

12、氧化锰。(3)高锰酸钾(暗紫色)H2O2MnO2KClO3MnO2KMnO42原理:2H2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装置(以KMnO4制氧气为例)发生装置:酒精灯、铁架台、试管。采集装置(排水法采集):水槽、导气管、集气瓶。制取步骤:连接装置检查其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采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可以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5采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6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采集满。7注意:a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b导管伸出橡皮塞少量,不可以太长。c用K

13、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为了防范KMnO4粉末进入导管。d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范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e排水法采集氧气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范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f排水法采集时,刚开始有气泡时不可以马上采集,要等气泡平均冒出后才能开始采集气体。g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导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不漏气。二、分解反应(一变多):AB=A+B三、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余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注意: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

14、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多少。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速,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四、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分别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五、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长处:1、操作简单。2、不加热,节约能源。3、反应速率快。4、易回收二氧化锰。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5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一、分子1、分子的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基天性质: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注意: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3、分子的构成:分子

15、由原子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二、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的基天性质: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断运动的;原子间有间隔三、分子和原子的差别与联系。差别: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红原子,而原子却不可以再分。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和原子都可直接构成物质。四、分子、原子看法的运用从微观角度解析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时,分子原子自己大小不变,不过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时,分子要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各种物质的微观构成:混杂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单质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化合物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课题2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一、原子的构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