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485830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复习 电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设计广州市第十中学化学科 黄秀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模型的建构,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并用教材中典型的电化学应用实例来巩固上述模型,同时达到熟悉电化学基础应用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知识进行有效的重组、迁移,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花费最少的时间,复习巩固更多的内容,熟悉相应的技能。【教学策略】利用总复习将电化学知识统整起来,突出方法的内核和主线。1、理论结构: 自发电流 原电池 氧化剂得电子情况氧化还原反应

2、 电子转移 电流 构建模型 本质 外加电流 电解池 还原剂失电子情况如:Zn(还原剂)与H2SO4(氧化剂);Cu2(氧化剂)和Cl(还原剂)。前者能自发反应,后者不能自发反应。所以前者可应用于原电池放电,后者则要用外加电流促使其发生电子转移(即电解)。2、模型建构: 电极板电极板还原剂氧化剂电解质溶液电源电极板电极板还原剂氧化剂电解质溶液 3、典例解读:用教材中典型的电化学应用实例来巩固上述模型,同时达到熟悉电化学基础应用的目的。这些实例是:铜锌原电池(有盐桥)、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精炼铜、吸氧腐蚀、析氢腐蚀、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模型、外加电源阴极保护。解读内容包括:独立画出

3、模型示意图,判断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类型,正负带电粒子移动的方向、路线,书写电极反应式,放电后电极、溶液的变化。4、应用训练:能在题设条件下判断陌生电化学应用中的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物以及粒子移动方向,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学情分析】学生在电化学复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学生不是利用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去分析问题,而总是试图去套用几个常用的模型来解决问题。学生对氧化还原的原理掌握不够扎实,特别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经常搞混甚至搞反。这样对电极反应和电解质溶液的分析自然也就与正确结果相反。少数学生过于重视技巧的积累,把电化学的考点分解的过于零碎,对于从本质上展开

4、思考方法不重视。【教学重点】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教学难点】书写电极反应式【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概念的复习学生活动氧化剂:反应时化合价_,_电子,被_,发生_反应; 还原剂:反应时化合价_,_电子,被_,发生_反应。思考Zn能否作还原剂?稀H2SO4能否作氧化剂?Zn与稀H2SO4混合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能否作还原剂?Cu2能否作氧化剂?Cl与Cu2混合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教师电化学的价值就在于,利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向外界提供电流,或者从外界施加电流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顺利发生。教学步骤二:模型的建构电极板电极板还原剂氧化剂电解质溶液电极板电极板还原

5、剂氧化剂电解质溶液电源教师 学生活动(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判断)分析比较上述两个装置示意图,指出装置名称。标出两池电子流动情况。标出两池离子流动情况。分别标出四个电极发生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分别标出四个电极的名称。学生活动分别以Zn(还原剂)与H2SO4(氧化剂)、Cu2(氧化剂)和Cl(还原剂)为例,将上述两池具体化。思考上述模型中的结论是否广泛适用?教师只要能通过反应原理或其他提供的信息确定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就能确定整个电路中(导线中、溶液中)带电粒子的流向,继而确定这些物质对应的电极名称及其发生的反应类型。教学步骤三:典例的解读学生活动补充完整下列电化学应用的模型示意图(

6、补充电极物质、电解质溶液),标出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类型,正负带电粒子移动的方向、路线,书写电极反应式,说明放电后电极、溶液的变化。1、 铜锌原电池(有盐桥) 电极反应式: _ _ 电极变化:_ _ 溶液变化:_2、 铅蓄电池 电极反应式: _ _ 电极变化:_ _ 溶液变化:_3、 氢氧燃料电池4、 电解饱和食盐水5、 精炼铜6、 吸氧腐蚀7、 析氢腐蚀8、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9、 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教师巡查、指导、拓展教学步骤四:综合应用、迁移应用1、2010年广东高考卷第23题:备考指南P64 例12、2011年广东高考卷第12题:备考指南P65 第1题【板书设计】电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一、

7、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概念二、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三、 电化学应用实例四、 综合应用课后练习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盐桥XYACuSO4溶液电流计Ag请回答下列问题: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银电极为电池的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2、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_,负极反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