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考查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48516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星堆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星堆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星堆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星堆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星堆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星堆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星堆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星堆青铜之光照耀世界三星堆考查报告课题类型中学历史课外活动专题讲座实施计划配合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历史的讲述,分两阶段开展:其一为专题讲座,即通过本CAI课件向学生全面介绍中国青铜文化时间为58课时;其二为研修班教师参观广汉三星堆后再带领学生参观。选题思路王国维治史强调“二重证据法”即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中国青铜器,不论是历代遗留的、还是考古发掘的,其深刻的内容是史书及其它文字资料所无法取代的。让学生从青铜器入手,认知、理解青铜文化,可以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方法。 陈寅恪治史主张“感同身受”理想的教学方式也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历史情景,但奴隶社会实在太遥远太难于想象。而丰

2、富多彩的青铜器世界,可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形态、科技水平、生产生活方式等等,进而初步勾勒出奴隶社会的全景图和变迁图。 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尤其是三星堆文化更是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素材。同时,也可使学生形象深切的感受到中国文化起源的多源化和同一性。活动目标1、基本认知目标:中国青铜文化是中国奴隶社会文明的标志;了解各类青铜器的基本造型及其功用;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精品;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明贵贱、辨等级”的标志物;青铜铭文;青铜器的冶铸方法;古蜀文明的遗存广汉三星堆;中华文明的起源多元化。2、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认识辉煌灿烂

3、的中国青铜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认识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忱。 通过了解青铜礼乐制度及其发展变化,引导学生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欣赏青铜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分析青铜器造型与功用之间的联系,以及三星堆青铜器与中原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考查过程2007年4月13日,青羊区历史研修班的老师们踏上了去广汉三星堆探究古蜀文明的征程,此行虽只花掉一天,但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历史沉淀及巨大的历史震撼。在此之前,研修班里来自树德实验中学的曾庆沙老师已在全区上了一节历史活动课,以青铜鉴宝的形式

4、让学生首次接触了中原地区青铜器与三星堆青铜器,并在鉴宝过程中初步领略了二者的差别,通过认识辉煌灿烂的中国青铜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鉴赏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培养起了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忱。中国青铜文化起源多元化,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以及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系统的青铜文化。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而又绚丽多姿的中国青铜文化发展图景。纵观中国青铜时代历史可知,以夏商周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的凝聚力。夏朝时期它只占黄河中游的一段,发展到春秋末年,便已包括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长城南北的广大地区了。祖国其他各区青铜文化

5、对中原青铜文化具有强烈的向心力,或多或少的受其影响,同时或多或少的保持着独特的地方气息。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便是一个既具有浓厚地方特色而又不乏中原文化影响的典型代表。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3,000至5,000年前的古蜀文化遗址,1929年春被当地农民燕道诚偶然在广汉三星堆发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之后重见天日。1986年夏,又在遗址内发现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出土各种珍贵文物近千件,很多是青铜礼器。三星堆青铜文化瑰宝的重大发现,轰动了国内外。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首席中国考古专家杰西卡罗森认为:“这些发现看来比有名的中国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三星堆博物馆建在三星堆遣址的东北面,由两大占地面积宏

6、伟的展馆组成,一馆为我们展出了三星堆出土的陶器,玉器。出了一大展馆,还得坐上电瓶车开行不短的一段时间才能到达二馆一一青铜器馆。在第一展区,铸土为范的陶器造型各异,不仅向我们无言地宣告着当年先民们无桌椅的生活现状,更让我们看到了最早巴蜀鸳鸯火锅的雏型,为古人灵巧的双手感到由衷的高自豪。在渐入佳境的玉器馆,我们看到了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精美而奇异的玉器。不产玉的四川三星堆,其玉器出土数量不仅占全国玉器出土数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玉器做工的精致与细密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正因为这一点让人不得不生出史前文明为何会有这么发达的疑惑。难怪许多人都会认为三星堆文化乃外星人所为。至于三星堆青铜器,则与中原文化判

7、然有别,奇花独放,风格迥异。馆内出土文物中,大型青铜立人像无疑最为卓尔不群,成为三星堆的镇馆之宝之一,他人像高172厘米,底座高90厘米,连同脚下的方座或叫法台通高262厘米。专家认为他可能是古蜀王杜宇,同时又是一个上承帝意、下达民情的巫师。青铜人头像数量众多,风格奇异,更能令人遐想。他们一个个圆眼外凸、阔嘴紧闭、大耳穿孔,扑面而来的是不尽的威严和神秘。这些头像有的头顶是子母口形的,似乎还应该有一顶帽子之类的“上层建筑”才对。顶沿还留有几个加固用的小孔呢。有的不但头上盘根大辫子,耳廓上还留了三个小圆孔。是留来戴三副耳环的吗?有的头戴“回”字形花冠,粗眉大眼、阔嘴巨耳,颈部下端均铸成倒三角形,同

8、他的平顶花冠一样引人注目。有的头顶圆而无帽,头发向后梳理成最醒目的“蝴蝶”状的花笄头饰。头像中还出土有金面罩铜质平顶人头像,他们地位似乎高人一等。面戴黄金面罩。金面罩的眉、眼部分镂空。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一共出土了包括金杖、金面罩、金虎等在内的100多件金器,是我国一次性出土商代金器数量最多的一例。从多杖上的纹饰到薄如纸片的面罩,无不说明古蜀人对金这种贵重金属的运用能力。在所有人头像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纵目人面像。同样作为镇馆之宝的他们,有长长的眉毛、棱形纵目、鸟翅状的巨耳,一副“千里眼”、“顺风耳”的造型,昭示着他们的显赫地位。面具之一,鼻梁低矮,但上面装饰的卷云纹倒非常高。从技术分析来看,用的是

9、高超的焊接工艺。他们的眼球突出达9厘米到16厘米长。史书华阳国志上记载古蜀王蚕丛纵目,难道他们就是传说中的蚕丛象征?青铜神树座,虽然损毁较严重,但其尊严地位不容怀疑。神树残余高度约380厘米,枝干、花果齐全,下有山形树座,上有飞禽走兽,还悬挂着各种铜铃及其它挂饰,树干上还攀附着一条头下尾上的游龙,构思巧妙,造型奇特。三星堆神树上栖息的鸟共有9只,鸟的神态与最近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非常相近。因此判定三星堆青铜神树为“扶桑”也在情理之中。这棵高大奇异的神树,也或许就是山海经中提到的“建木”。传说建木生长在成都平原,是沟通天地供神灵上下的天梯。神树种植于山丘形状的树座之上,树干上攀附着一条能

10、上天下地的游龙,正是神树乃天梯的寓意,而树旁的跪姿人像,当然是奉祭者的形象写照了。三星堆青铜文化这种神秘的思维构想,大胆的艺术夸张,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意识形态。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确切证明这里是一个区别于其他地区文明的古蜀文明的生长点;也证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三星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又一起源。神秘精美三星堆青铜文化不但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复合型文化因素。以下两件礼器就明显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正是由于吸收了中原文化在内的其他文化的优秀因素并加以融合改造,才形成了如此光辉璀璨、博大精深的三星堆古蜀文明。考查过三星堆之后,在震撼之余,我们不禁生出许多疑问,正是这些困惑成为三星堆

11、迷人面纱的一角,成为历史给予我们的悬念与财富:悬念一:三星堆出土器物中阵形豪华,引人遐思的是青铜面具和人像,真的是古蜀国统治阶层,巫师集团、部落首领和神仙神灵的“集体照”吗?悬念二:三星堆王国的消失是很突然的,是在非“正常”状态下发生的,这无疑让我们试图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三星堆王国是怎样突然消失的?悬念三:如此辉煌灿烂,光照千秋的文明,真是由古蜀人一手创造的吗?他们当时连像样的文字都没有,能够制造出这样一种惊人的文化吗?假如不是古蜀人创造的这种文明,那么又会是谁把这种文明带到了蜀地?三星堆文明是外来文明吗?悬念四: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让我们看到了古蜀王国统治阶层所拥有的财富、信

12、仰和权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普通的古蜀先民所拥有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他们到底使用什么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呢?到哪里采集金矿,铜矿与玉矿?他们是如何开凿坚硬的玉石的呢?是如何用工具制造出如此多巧夺天工、甚至只有最现代的工艺技术才能制造出的装饰品与陪葬品呢?当王朝的兴衰更替已成为历史,当一切荣华富贵与悲欢离合都化作烟云,唯有那些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精华,依然闪耀着光彩,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震动着我们心弦愿文明与我们同在,因为三星堆的存在,我们历史老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愿这份幸福感能通过我们在教改过程和教学实践中的努力,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样体会到这份快乐与终身的幸福!2007年4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