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948471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生活质量,当今世界各国均在以不同的速度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但大部分轨道交通均从城市中心区通过,而城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问题均较为突出,如何合理组织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处理好地铁施工与道路交通的矛盾值得大家探讨。本文以广州市地铁三号线施工期间天河区的道路交通组织为例,从分析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着手,提出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和对策。关键词:地铁施工 道路交通 交通组织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道路交通引起的各种矛盾越发突出,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缓解城市机动车的交

2、通压力,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生活质量,当今世界各国均在以不同的速度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起步较晚,但轨道交通建设已引起国内许多大城市的重视,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已有地铁营运,并在进一步扩建,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大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和长春的地铁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成都、杭州、沈阳、西安、哈尔滨、青岛和苏州等城市的地铁建设也在蕴量之中,以上城市均属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问题均较为突出,如何合理组织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处理好地铁施工与道路交通的矛盾,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把地铁建设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值

3、得大家探讨。本文以广州市地铁三号线施工期间天河区的道路交通组织为例,对城市中心区地铁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组织进行分析。1.背景天河区是广州市新的CBD地区,建有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城、广州购书中心等大型建筑,同时天河区也是广州市高校的主要聚集地,有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大和华南农大等高校,地区经济、文化气息浓厚、商贸活动频繁,是广州市人流吸引和聚集的重要地区,广州火车东站也位于天河区,其建设规模位居我国第二,是广州市除广州火车站之外的又一主要对外客运枢纽站,接驳公交线路有24条,尤其是春运期间,客流量非常大。广州市地铁三号线北段位于天河区,全部为地下铁路,设有天河客运站、五山站、华师站、岗

4、顶站、石牌桥站、体育西站、林和西站和广州东站,线路主要沿着城市交通干道通过。这些道路的人流、车流量较大,交通负荷沉重,特别是东西向交通干道是广州市过境交通和东部出口交通主要通道,承担着地区交通和过境交通双重功能,天河路中山大道、天河北路、黄埔大道和广园东路高峰时段的交通负荷较大,而地铁施工占用道路资源,容易形成交通瓶颈,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如果交通组织处理不当,将给天河区的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地铁三号线天河区段走向及车站区位见图1。图1 地铁三号线走向及车站区位图下面主要从地铁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占道程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公交线路调整方案和交通

5、管理措施。2.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施工方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地铁线路可分为地面铁道和地下铁道:地面铁道直接铺设于地面上,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区或郊区,施工直接在地面作业,工程造价低,投资小,对城市用地功能和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小;地下铁道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区和规划新建区,区域土地开发强度大,人口密集,道路交通功能显要,施工主要在地下作业,工程造价高,本文探讨的地铁主要指地下铁道。地下铁道实质为地下隧道,从对城市交通影响的角度考虑,其施工方法主要有矿山法、明挖法、地下连续墙法、盖挖法、暗挖法和盾构法。根据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施工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明挖法。此种方法在地面直接敞口开挖,

6、待隧道主体结构建设完成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如果开挖范围占用道路,将造成交通断流和瓶颈,并且施工占用道路历时最长,对交通的影响最大,施工容易产生噪音,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最大,但其造价相对较低。第二类,暗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从开挖地面程度分析,盾构法和矿山法实质为暗挖法,此类方法不开挖地面,全部在地下横向开挖和修建隧道结构,基本上是在地下作业,施工造价相对较高,很少占用道路资源,不干扰地面道路交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较小,这是目前城市市区轨道交通施工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三类,盖挖法。盖挖法即半明挖半暗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面工程和隧道结构均在地下作业,地面开挖时

7、如果占用道路,也会造成交通断流和瓶颈,但历时较短,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其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介于以上两类方法之间。因此,城市地铁的施工方法应分析所经地区的用地功能、道路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权衡施工造价,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既能节约资金,又能尽量减少对道路交通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地铁三号线沿线区间主要采用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因此沿线区间的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小,在此不作分析。沿线车站施工采用明挖法的有林和西路站、体育西路站、天河客运站、五山站和华师站;采用暗挖法的有广州东站和天河客运站拆返线;采用盖挖法的有岗顶站和石牌桥站。这些车站施工均以不同程度地占用道路资源,使得道路在施工期间形成瓶颈

8、,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施工场地占道程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地铁走向基本上是沿着城市道路的走向延伸,因此沿线车站的施工或多或少占用城市道路,根据车站施工占用道路的状况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车站施工完全封闭道路。这种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表现为:道路完全断流,车辆需绕道行驶,增加了其他道路的交通压力,并有可能导致相接道路成为断头路;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包括停车库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影响两侧人行道行人的正常通行;需调整途经的公交线路,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改变现有的交通设施,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此种情况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最大,道路交通组织需慎重考虑,地铁三号线施工需完全封闭道路的车站有:林和西路

9、站、华师站和体育西路站,尤其是林和西路站,所处的林和西路现状为由北向南单行道路,是广州火车东站车流的主要出口,公交车和出租车所占的比重较大,并且春运期间的交通流比平时的交通流量大得多。第二种情况,车站施工占用部分道路。这种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表现为:道路部分被占用,容易形成交通瓶颈,道路通行能力减少;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包括停车库机动车和行人的出入;影响两侧人行道行人的正常通行;公交停靠设施可能需迁移,增加了市民的出行距离;同样地铁施工对周边的交通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地铁三号线施工需占用部分道路的站点有石牌桥站、岗顶站和天河客运站。其中石牌桥站、岗顶站位于天河路,此条道路是地区东西向的重

10、要交通通道,也是主要的公交走廊,机动车和行人流量较大,对地区的交通非常敏感,稍有不慎会导致地区的交通瘫痪。第三种情况,车站施工基本上不占用道路此种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出入施工场地的车辆可能会对相邻道路的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铁三号线施工基本上不占用道路的车站有广州东站和五山站,这两个车站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给周边建筑的对外交通会带来不便,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处理。3.地铁施工期间道路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对策制定交通组织方案通过分析地铁施工期间封闭道路、占用道路资源等情况对区域交通产生的影响程度,结合地铁施工方法的特点,在现有道路条件的基础上,尊重现状交通实际,从“点和面”两

11、个层面综合考虑,制定科学的、实施性较强的交通组织方案。车站施工周边道路交通组织这主要是从“点”的角度,对地铁各个车站在施工期间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研究,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方案应与地区道路交通相协调,局部交通与整体交通相协调。 必须确保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并尽可能减少对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干扰。 充分挖掘现有道路资源的交通潜力,尽可能使流经路段和路口的流量与其通行能力相匹配,尽可能维持主要交通走廊的服务水平和交通畅通。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施工期间在须封闭的道路上应预留行人通道,通道宽度须满足客流要求,力求为行人提供方便、舒适和安全的步行环境。 协调好施工段主

12、要建筑物的对外交通。 尽可能减少对现有道路设施和市政设施的迁移、改建和扩建,减少建设投资。 按照规范要求在地铁施工影响范围内设置相应的施工标志和交通指引标志。根据以上思路和地铁三号线各个车站的施工方法和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下面举例介绍完全封闭道路的林和西路站和半封闭道路的石牌桥站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林和西路站: 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期间封闭林和西路南段,建议驶出火车东站的车流经林和西路、中信广场横路右转进入林和中路后汇入天河北路; 驶入火车东站的车流的交通组织:公交车行驶路线不变,天河北路西向来车可经林和中路天河北路路口左转进入林和中路,东向和南向来车经林和东路、紫荆

13、路或林和东横路驶入林和中路后进入广州火车东站; 考虑林和东路、紫荆路和林和东横路现状流量较小,林和中路南段由原南向北单行5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北向南4车道,南向北2车道; 铲除中信广场横路部分中央绿化分隔带,南半幅路由原3车道增加到4车道,使之与林和中路南段北向南4车道相匹配; 施工段预留两侧建筑物对外机动车通道,如有必要,可设人车混行通道; 对林和东路、紫荆路和林和东横路进行交通整治,取消路边停车,在林和东路/紫荆路路口采用信号灯控制,并设置标志、标线。石牌桥站: 采用盖挖法施工,施工期间需占用天河路南半幅路,需铲除快、慢车道之间分隔带,保证机动车双向六车道; 北侧人行

14、道作为行人及非机动车混行道; 施工围挡西北角相应向内退缩,增加进口车道机动车的交织长度; 南侧人行道需相应南移,并作为南侧建筑物对外机动车通道,通道宽不应少于4米,并避开车站南侧风亭以及新国际广场地下室通风口; 取消石牌桥公交停靠站,将天河路部分公交线路调整到天河南一路、天河南二路,减轻天河路的交通压力。区域道路交通组织通过对各个车站在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现有道路的潜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铁在施工期间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但由于现状道路交通负荷过大,近期道路交通流量也会有所增长,而区域道路设施近期又不会有太大变化,天河路和中山大道西段等部分道路仍然难于承受繁重的交通压力。因此

15、,必须从“面”上对天河地区的交通加以考虑,采取交通疏导的分流策略和交通总量控制措施,减轻相关道路及整个区域的交通压力。交通疏导根据现状路网结构和道路交通功能,天河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广园东路是区域东西向的主要交通走廊,均承担区域交通和过境交通双重功能,方案采用交通引导措施,在高峰时段将天河路中山大道的部分过境交通分流到黄埔大道和广园东路,减轻天河路、中山大道的交通压力图2 林和西路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图图3 石牌桥站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图 中山大道东部来车可通过车陂路分流到广园东路进入老城区,或绕行天府路经黄埔大道进入老城区。 天河路西部来车均可通过广州大道经广园东路或黄埔大道向东疏散。另外,天河路、中山大道是地区的主要公交走廊,途经的公交线路密集,方案对天河地区部分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同样可以减轻天河路、中山大道及其他道路的交通压力。交通总量控制通过交通疏导分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天河路、中山大道的交通负担,但增加了广园东路、黄埔大道的交通流量,考虑区域现状道路整体交通压力较大,建议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对区域的交通总量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货车禁行时间延长为7:00-20:00,货车禁行范围扩大:东到华南快速干线、西到广州大道、北到广园东路、南到黄埔大道; 在高峰时段7:008:00和17:0019:00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