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48031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数学估算意识和能力的研究 实施方案 直罗中心小学 高小玲 一、课题的界定: 1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 2估算能力是指学生在利用一些估算策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推理等认知过程,获得一种概略化结果的能力; 3小学四年级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是指依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四年级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套培养四年级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四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更好发展。二、课题的研究背景 课程标准在我区试行快五年了,而其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小学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学段要

2、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初步调查显示,当前许多学生的估算意识欠缺,估算能力普遍较差,对估算的方法不够掌握,导致在测试中大多数学生在估算题上失分较多。由于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估算内容的教学存在着困惑,教师必然导致处理不当等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问题还缺少系统、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的目的:1、在估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使学生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3、采用灵活多样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

3、的估算技能。研究的内容:1、准确算和估算相结合讲授。2、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采用激励性、表扬性、奖励性的方式,使学生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4、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重要性。四、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 2、文献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研究的措施:(一)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的估算方法后,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训练,时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估算。除了课堂训练外,补充一些习题也可以使学生在估算意识上有所加强。在计算时,教师可以多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得数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在计算前估算,知道了得数的大致范围

4、,为下面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估算无处不在。在整个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要多交流,要明白估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估算的结果没有正确错误之分,不能简单认为估算结果越精确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方法。(二)让学生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 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但估算也并非是无章可循,估算的基础是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因此要使运算结果比较准确。在具体的估算过程中,有几种估算的方法:(1)取近似数估算、(2)根据位数估算、(3)凑整估算。(三)注重实际运用,培养估算能力。 要想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

5、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优越性。其次,教学中,通过设计“开放性”估算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估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算兴趣,产生探索解决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综合的运用与提高。再次,要开展经常性的估算活动。如根据自己的身高估计桌子的高矮、衣服的肥瘦,根据房间估计所需瓷砖的多少,估计下课还有多少时间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估计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误差大小之说,因此,当学生对估算有不同结果时,不应责备学生,而应组织学生检查他们最初的估计过程,引导他们做出调整,利用反馈

6、改进估计,逐步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 五、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0) 收集相关资料,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课题申报做好学习笔记,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年11月 2014年4月) 1、根据研究方案,对本校四年级学生估算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2、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实践研究进行阶段总结。撰写科研论文、教学案例。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5月) 整理并汇总研究材料与阶段研究成果。六、预期的成果: 1、整理材料,形成书面总结。2、学生成绩对照表。3、撰写调查报告、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学习笔记。 七、参考文献: 1史宁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王黎波:浅谈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陕西教育2013年6月,陕西教育报刊社出版。 3 林长华: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陕西教育2013年11月,陕西教育报刊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