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44].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948016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回延安[4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 回延安[4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 回延安[4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 回延安[4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 回延安[4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回延安[4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回延安[44].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回延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2.熟读成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2.熟读成诵,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学习难点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法指导朗读法,点拨引导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

2、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但他们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当他们回到延安,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将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挚爱深情。环节二自主学习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作者简介贺敬之(1924- ),山东枣庄人,诗人、剧作家。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他的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都是很有影响、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有诗集放歌集贺敬之诗选。2.背景链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

3、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40年来到延安,1945年离开延安奔赴新的工作岗位。1956年,他从北京回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受到了延安人民亲人般的热情款待,看到了延安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内心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3.文体常识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常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二、字词积累搂定(lu

4、) 脑畔(pn) 糜子(mi) 油馍(m) 眼眶(kun) 登时(dn) 盏(zhn)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脑畔上:文中指窑洞的顶上。三、整体感知1.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节奏和字音,感知诗意诗情。2.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点评。3.你认为洋溢于全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激动、喜悦。回延安的过程。4.本诗共五个部分,请分别概括这五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写诗人回到延安时的兴奋与激动之情。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情景。第三部分: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

5、面。第四部分: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重大功绩,展望它的美好前程。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探究一、深层探究1.诗人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2.朗读诗歌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如何写诗人临近延安时的心情的?诗人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切”。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两个“莫”字,表

6、达了诗人重回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展示出诗人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3.朗读诗歌第三部分,思考:这一部分是如何描绘诗人和亲人热烈欢聚的动人情景的?首先,诗人通过描写延安乡亲的盛情接待的情景,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写亲人欢聚的场面,突出了烧热的炕、生起的木炭火,热上加热;选取有地方特色的食物,既亲切又真实地写出延安人民争先恐后看望诗人的情景。其次,诗歌描写老、中、青三代人与诗人的对话,突出了亲人欢聚的情景。最后,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话题由延安而飞越千山万水,内容从全国形势到长江、黄河汹涌澎湃;由延安看到全中国,由10

7、年前想到今天可喜的变化。4.朗读诗歌第五部分,思考:诗人除了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还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这一部分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表达了诗人热切期望英勇豪迈的延安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的愿望。5.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品析。诗人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对母亲延安的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选用恰当生动的动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

8、,具有很强的感染力。(1)直接抒情,如:“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直接抒发离开延安后的思念之情。“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把延安比作母亲,不断呼唤,用称呼揭示延安和“我”的关系,直接抒发了对延安的思念之情。(2)间接抒情,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心理描写,通过两个“莫”,表达重回延安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动作描写,“抓”“贴”,动作逼真,表达了诗人热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二、语言赏析1.体会诗人在第一部分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

9、。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诗人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2.第二部分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比兴手法,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和延安亲人密不可分的关系。“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3.品味下面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10、“千声万声”所表现的是连声呼唤,“千”“万”是夸张,极写其呼唤声之多、之密。“母亲延安”直接把延安称作“母亲”,是拟人手法,直接把“我”和延安的关系揭示出来了。(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唱”“笑”“招”是描写动作和表情的,这是拟人手法的连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表达了诗人重回故地的无限喜悦之情。(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千万”“不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明延安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4)“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排排绿树迎春风”运用排比和叠词,突出延安城一派整齐优美、兴旺发达的景象。“披彩虹”“迎春风”运用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三、探究写法

11、这首诗是诗人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请根据信天游的文体特点,说说这首诗具有哪些特色?(可从结构、情感、语言、修辞等各方面入手)1.两行一小节,节内押韵。如第三部分第7、8节连用了“花”“拉”“话”“花”四个韵脚,渲染了欢聚时的喜庆气氛;第四部分2、3、4节连用“镜” “平” “明” “中” “虹” “风”等韵脚,强化了赞颂延安新貌的语气,读来朗朗上口。2.大量使用“比兴”手法。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又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12、这两句以羊羔吃奶起兴,十分亲切、自然,不仅写出了延安母亲对革命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革命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艺术形象新颖动人。3.善用修辞手法。擅用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另外,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信天游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4.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选用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洋溢着浓浓的陕北地方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土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等。大量运用叠字,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

13、如“树根根”“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一盏盏”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生生”等。还有如“登时”“莫要”等陕北口语的入诗,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为形象、生动地抒发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环节四点拨归纳文章主旨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板书 (叙事) (抒情

14、) 回延安 激动、喜悦 忆延安 感激、怀念 回顾历史回延安 话延安 真挚、兴奋 看延安 欣喜、豪迈 展望未来 颂延安 热爱、赞美环节五拓展延伸1.查找资料,阅读莫耶延安颂、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等诗文,感受“延安精神”。2.拓展探究:在那个年代,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经过艰苦的努力,生活不断地好起来,那么在今天,“延安精神”还值得我们学习吗?教学反思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采用的形式也不是学生所常见的,所以在诗歌分析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延安的历史和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形,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