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947927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型起重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第 12 页 共 15 页大型起重机械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目 录1、适用范围2、引用文件3、试验程序和内容4、试验条件5、门式起重机技术试验规范和程序6、流动式起重机械试验规范和程序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检验起重机是否符合其工作性能参数和技术要求以及是否能够提升额定载荷所应遵循的试验及程序。对额定载荷取决于稳定性的起重机,还规定了用来检验稳定性的试验程序和试验载荷。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管辖的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履带式、汽车式、轮胎式等流动式起重机,以及其它起重机械,在新购、大修、转场、安装、停机一个月以上状态下进行技术试验。对以上所述起重机械在安装使用地点进行试验

2、。2引用文件:本规定引用标准件GB590586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3试验程序和内容:31起重机做合格试验时,应根据起重机的载荷特性进行并验证下列参数:额定重量(不含吊钩重量)、回转轴线至平衡重边缘的距离、载荷起升高度、吊钩极限位置、载荷起升速度、精确的载荷下降速度、起重机运行速度、小车运行速度、回转速度、变幅时间、臂架伸缩时间、工作循环时间(必要时)、限位器可靠性、驱动装置的性能(例如在试验载荷状态下电动机的电流).32目测检查:目测检查应包括所有重要部分的规格(或)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如:各机构,电气设备,安全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起重机金属结构及其连接件、梯子、通道、司机室

3、和走台;所有的防护装置;吊钩或其它取物装置及其连接件;钢丝绳及其固定件;滑轮组及其轴和紧固零件,臂架和杆件.检查时不必拆开任何部件,但应打开在正常维护和检查时应打开的盖子,如限位开关盖。目测检查还包括检查全部装、修技术资料。33载荷起升能力试验:载荷起升能力试验包括下列各项:静载试验、动载试验、稳定性试验(适用时)。331静载试验:静载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起重机及其各部分的结构承载能力。如果未见到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或对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没出现松动或损坏,即认为本试验结果良好。各起升机构静载试验应分别进行,如果起重机的规范允许,还应该作起升机构联合动作的静载试验。试验时应按

4、实际使用情况使起重机处于主要部件承受最大钢丝绳载荷,最大弯矩和(或)最大轴向力的位置和状态.静载试验的载荷应逐渐地加上去,起升至离地面100200mm高处,悬空时间不利少于10min。一般起重机的试验载荷为1。25P,其中P定义为:对流动式起重机:P为起升机构上的载荷,包括有效载荷的重量和吊钩组及索具的重量。对其它起重机:P为制造厂规定的定额起重量。此额定重量不包括起重机工作状态。332动载试验:动载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起重机各机构和制动器的功能。如果各部件完成其功能试验,并在其后的目测检查中没有发现机构或结构的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本试验结果良好。试验时,起重机应按操

5、作规章进行控制,且必须注意把加速度、减速度和速度限制在起重机正常工作的范围内.起重机各机构的动载试验应分别进行,如果起重机规范中有规定时,应作联合动作试验;试验应在机构承受最大载荷的位置和状态下进行。试验中,对每种动作应在其整个运动范围内作反复起动和制动,并按其工作循环,试验应至少延续1h。试验还包括对悬挂着的试验载荷作空中起动,此时试验载荷不应作出反向动作。起重机动载荷试验载荷应为1。1P.333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检查起重机的抗倾覆稳定性。在起重机的吊钩上静止地施加试验载荷而不出现起重机倾覆时,即认为本试验结果良好。流动式起重机的稳定性试验载荷按公式计算: 1。25P0.1Fi

6、式中:Fi(F1或F2)是换算到主臂头部或副臂头部的主臂重量G或副臂重量g。当主臂的重量G很大而副臂的设计载荷又相对较轻时,则稳定性试验不应把按公式求得的试验载荷吊挂在副臂头部进行.此时,稳定性要求可用计算来检验。下图表示了一种典型起重机的侧视图,图中标出了要考虑的参数的符号.L和l主臂和副臂的长度(对伸缩臂架,L是所考虑状态的主臂长度);(X、Y)和(x、y)主臂和副臂重心的坐标;j和k主臂和副臂的半径; m和n主臂和副臂重心的半径.Fi应按公式计算:FimGg(jn)jk 对只有主臂的起重机Kng0则Fimjg对有主臂和副臂的起重机,如果是在主臂头部起升载荷。K0则F1mGg(jn)j 如

7、果是在副臂头部起升载荷,则F2mGg(jn)(jK)注:对应于L和l的P、G、g和重心坐标(X、Y)和(x、y)的值应在起重机的文件中说明。稳 定 性 试 验 参 数 图对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做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应在规定的工作场地内,在稳定性最小的位置和状态时进行.如果对不同位置或工作场地规定的载荷不同,则应对这些条件有选择地进行稳定性试验。34试验报告:在完成以上规定的试验内容后,编写试验报告。在试验报告里应详细记载每种情况下的载荷、位置、状态、程序和结论.还必须把时间、地点和试验人填写清楚。4试验条件:41为了作试验,起重机应根据规范的规定装上适于额定载荷作业的工作装置.42在轨道上运行

8、的起重机,应在按起重机规范的规定制造和铺设的轨道上进行试验.43试验装有充气轮胎或履带的起重机时,应在坚实的水平地面(误差应不大于0.5)上进行。44试验时风速应不大于8.3m/s(30Km/h),天气晴好.45对装有充气轮胎的起重机,支承在轮胎上做试验时,轮胎的工作压力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其误差应不大于3.46对有外伸支腿的起重机,支承在外伸支腿上做试验时,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其误差应不大于0。5。461在试验有充气轮胎起重机的过程中,使用外伸支腿时,原生产厂无其他规定,应靠外伸支腿抬起起重机使所有轮胎和地面之间形成间隙,或使所有的轮胎都不承受起重机的重量。462在试验履带式起重机的过程中,使

9、用外伸支腿时,起重机的安装应保证支腿稳固地支在支承面上。463其他起重机的试验应按技术标准进行.5门式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51适用范围:新装的门式起重机、大修改造后的门式起重机、停止使用一个月以上的门式起重机、定期安全检测的门式起重机.52试验项目:无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动载荷试验.53试验项目的要求:531性能是否符合原厂的有关技术的规定.532电气线路和控制系统安装得是否正确,控制器的动作是否正确可靠。533金属结构件的加工质量和联接质量是否良好,结构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534各机构制动器、安全装置是否工作可靠,动作灵敏.535各机构是否工作平稳、声音正常。536电动机及电气元器件、

10、电线的温升情况是否正常.537各轴承处的温升是否正常。538各部润滑是否良好。54运转试验前的准备和检查:541关闭电源,检查所有联接部位的紧固情况。542钢丝绳在卷筒、滑轮组上的布置缠绕情。543用兆欧表检测电气线路及设备的绝缘电阻.544检查各润滑单位的油质、油位等润滑情况。545清除大小车轨道上和起重机上的碍运转试验的一切物品.546准备好符合动、静试验规定重量负荷试验的重物。重物的栓挂应可靠。547无关人员离开试验现场。548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试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并经过审定批准。55无负荷试验:551用手转动各机构的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车轮轴或卷筒轴)旋转一周,没有卡住现

11、象。552分别开动各机构,先慢速运转,再以额定速度运行,各机构应平稳运转,没有冲击和振动等现象。553各机构沿其行程往返运行三次,检查各机构的运行情况和各要位开关是否可靠动作和复位。554检查司机室和桥回门联锁开关,偏斜装置和夹轨器联锁开关,以及司机室内的紧急开关是否可靠.电铃等信号装置工作是否正常.56静负荷试验:先起升较小负荷试运行,然后逐步增加至额定负荷,在主梁桥架全长往返运行数次,检查起重机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卸去负荷,使小车分别停在主梁跨中和有效悬臂端,定出测量基准点.再分别逐渐起升1。25倍定额负荷,离地面100200mm,停悬不少于10分钟。然后卸去负荷,检查门架是否有永久变形。

12、如有永久变形,最多重复三次门架不应再产生永久变形。将小车停在支腿处,检测主梁的实际上拱值和上翘值。实际上拱度h应不小于0.7h(h为主梁未承受负荷前的出厂原始上拱值,h0.91.41000L),且不小于0。71000L;实际上翘度h应不小于0.7h1(h1为主梁悬臂未承受负荷前的出厂原始上翘度,h10.91.4350L1),且不小于0。7350 L1(L为起重机跨度,L1为有效悬臂长度)。最后使小车仍分别停在主梁跨中和有效悬臂端,起吊额定载荷,测量主梁的挠度值(主梁此时在跨中和有效悬臂端的弹性变形量).门式起重机和装卸桥的主梁跨中下挠度值不应大于11000L;有效悬臂端部不应大于1350 L1

13、。57动负荷试验:起升1。1倍额定负荷,分别开动各机构,也可同时开动两个机构,按工作级别规定的循环时间作重复的起动、运转、制动、正转、反转等动作,延续时间至少达一小时.检查各机构及其制动器的工作性能。各机构应动作灵敏、工作平稳可靠,各限位开关、安全保护联锁装置动作准确可靠。各零部件应无裂纹等损坏现象,各连接处不得松动,电动机、减速器等温升正常.6流动式起重机械试验规范和程序61技术档案要求内容:产品合格证书;安全监检报告书;验收资料;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设备总图、易损件图、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使用、维护、保养,自检和试验记录;人身、设备事故记录.62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交接班制度、安全操

14、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司机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操作证复审制度。63作业环境及外观:631目测检查起重机涂漆色泽应均匀,不得有漏喷现象,安全标志和起重量标牌清晰醒目。632目测司机室内水温、油温、油量、里程表,电流、气压表等功能有效。633目测操纵室门锁、刮水器、遮阳板齐全有效,操纵手柄动作方向与标志方向一致,各液压表齐全有效.634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肯、辅具、钢丝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线路电压(KV)113560最小距离(m)1.530.01(V50)3检验方法:模拟作业状态、空载、慢速回转,目测判断。如不与当地电业部门联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触电事故.64金属结

15、构:641单节起重臂在水平面的直线度不大于4mm。检验方法:在吊臂上盖板两端找出中心点,支架拉线,分别用钢板尺测量与同一侧腹板的距离。642起重臂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不大于4mm.检验方法:在吊臂肢板两端找出中心点,检线,分别用钢板尺测量两端点及腹板中点与上下盖板有距离差.643在额定载荷下,臂架在吊重平面内的静变不大于L210-5cm(L为吊臂长度cm).检验方法:最长臂以最小幅度,起吊该幅度下的额定起重量,将直角尺固定在臂架头部,用经纬仪测量头部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644目测观察吊臂支座,背板接口,箱形吊臂连接和固定支腿根部等主要受力构件应无裂纹开焊。645各节臂侧向单面最大平均间隙不大于2。5mm。检查方法:全伸臂(呈水平状态)用塞尺测量。65吊钩:651目测新吊钩应有标记和出厂合格证。652目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