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476843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系统技术 实现社区服刑人员信息、智能、高效的管理 信息、智能、高效管理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系统方 案目 录一、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系统需求:3二、司法社区矫正系统方案:3三、司法社区矫正系统监控功能:5四、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功能:7五、系统特点:9六、司法社区矫正系统监控终端设备特点:10七、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联系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一、 司法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监控系统需求: 为解决社区矫正基本上依赖人工管理、书面汇报,矫正人员位置信息监管不到位、强制力不够、日常管理执行难度大等问题,需要一套可以使社区矫正工作合理化、人性化、智能化、效率化的信息系统,推动社

2、区矫正工作管理的进步。 社区矫正信息监控平台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手机为载体,以档案管理模块、监控中心模块、呼叫中心模块、信息互动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五大功能模块,实现对矫正人员的管理、活动范围监督、表现考核、日常行为活动记录等。社区矫正信息监控平台创新了社会管理、革新了社区矫正管理模式,推动了司法行政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利用这一平台,既有效解决了社区矫正监管难、工作量大的问题,也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平台,从而可以随时随地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及行踪下落,有效防范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擅自外出等现象的发生,实现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确保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

3、罪率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二、 司法社区矫正系统方案: 社区矫正信息监控平台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手机为载体,以档案管理模块、监控中心模块、呼叫中心模块、信息互动模块、统计分析模块五大功能模块,实现对矫正人员的管理、活动范围监督、表现考核、日常行为活动记录等。如下图:1、 矫正服刑人员终端: 矫正服刑人员终端由佩戴式电子腕带与监控终端设备组成。佩戴式电子腕带由RFID设备构成,监控终端由RFID接收器、北斗芯片、无线网络、监听部件、WIFI部分和电源监控组成。如图: 佩戴式电子腕带 监控终端 佩戴式电子腕带是一个无源RFID设备,保存服刑人员基本信息和使用时间,佩戴式电子腕带一般为一次性佩戴

4、设备,当打开后不能还原,所以,服刑人不能打开,防止服刑人员更换。 佩戴式电子腕带必须和监控终端配合使用,由监控终端随时监控佩戴佩戴式电子腕带中无源设备的基本数据,当佩戴电子腕带与监控终端分离较远(2-5米)时,监控终端发出报警,说明服刑人员与监控终端分离。 监控终端是一个佩戴式手机设备,除与佩戴式电子腕带配合使用外,它是监控矫正服刑人员行为的专用设备,使监管者可以由后台了解社区服刑人员所处位置及全天行踪管理,如果其进出被禁止涉足的区域或场所,警报系统会立刻鸣叫提示。佩戴电子腕带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随身携带电子设备,专人专用,不得人机分离或借与他人;还需保持电子设备每天24小时处于开机通信状态。

5、2、 监控中心模块:监控中心是一个矫正服刑人员管理中心,它利用GIS、报警信息、服刑人员管理信息、服刑人员活动信息、监听信息及网络信息为监护理人员提供服刑人员管理。话费不足报警,电量提示及报警、佩戴式电子腕带与监控终端报警。3、 呼叫中心模块: 1)、社区服刑人员接到工作人员的指令后,在30分钟内应作出回应。 2)、司法矫正服刑人员应急呼叫帮助。 3)、司法矫正服刑人员应急呼叫。4、 信息互动模块: 信息查询和交互空间。矫正机构向社区服刑人员发送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公益劳动、技能培训、就业信息、违规告警等工作信息,社区服刑人员向基层矫正机构汇报思想和近期状况。 5、 挡案与数据分析模块: 矫正

6、对象统计表、矫正工作情况统计表、图表统计、登录分析、汇总统计、工作数据统计表,各级矫正机构在规定时限内对社区服刑人员电子档案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并自动生成报表。 三、 司法社区矫正系统监控功能:1、 监控终端:1). 可设定号码进行设备查询操作2). 移动报警(离开预设区域时自动报警)3). 超速报警,弱电提醒4). 打开腕带时自动报2、 通知与调度:1). 通过移动设备(手机)定位保护矫正工作人员的安全。2). 监督矫正对象定期去执行社区服务或者定时向司法局(或者公安局)报到。3). 在矫正工作人员的移动设备中显示现有的和新增的需要监控的矫正对象。3、监控中心功能:1). 通过GPS设备能够严

7、密监控矫正对象的实时位置和动态,严禁矫正对象离开规定的场所和进入不该进入的场所。2). 实时获取矫正工作人员和协助社区工作者的实时位置。3). 矫正对象的状态监控,设备的高速运动,语音监控,行动历史轨迹的查询。4). 设置电子围栏区域,划定矫正对象的活动范围。5). 短信查询GPS定位位置6). 区域监控,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平台查看矫正对象的实时位置、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和查看历史轨迹。7). 警示管理,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平台查看实时、历史报警信息,以及请假到期提醒和矫正期满前一个月的解矫提醒。8). 业务管理,通过系统对矫正对象集中学习、公益劳动、思想汇报、奖惩登记、请假登记、警示告知等情况给矫正

8、对象进行加分和扣分,为矫正对象评定当月得分,系统自动统计累计得分。9). 档案管理,矫正人员档案管理、矫正工作者档案管理和机构档案管理,针对不同的标准司法文书的录入、查询。10). 统计查询,矫正情况月报表、季报表的统计查询,通过社区矫正系统进行查询数据和数据分析。矫正工作者可直接通过平台对手机下发短信,用于提醒、通知作用。11). 信息互动,司法局、矫正管理机构可用平台进行公告发布,通过平台一次下发教育文件、教育通知、劳动通知、心理咨询等各类消息。12). 系统管理,用户权限的设定、分配和管理,设备的管理和参数设置,系统日志的查询、用户操作日志的查询和机构管理日志的查询。四、 社区矫正信息管

9、理平台功能: 本系统和“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交互,如果不使用专网,可以通过两个系统直接实时同步做到数据的一致,如果使用专网,那么只要经过简单的导入和导出操作也可以做到数据的一致,同样的信息用户只需要录入一次,不需要重复录入,具体说明如下: 1、本系统能够与全国“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同步(“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管理全国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的系统,并会和“全国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定期的信息交互)通过数据的同步,大大减少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录入数据的工作量,并且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法院判决的社区矫正人员,系统也有录入的接口,保证了系统数据源头

10、的完备性; 2、人员社区矫正期满之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又可以将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同步回“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方便司法部门进行下一步的安置帮教; 3、可以在系统中自动生成“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需要的两张社区矫正统计报表,不需要重复填写,方便各级上报。 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关系如下图所示: 4、本系统各级别功能概要如下图所示:五、 系统特点:1、分布式负载均衡部署:平台架构采用分布式均衡部署,支撑大量终端同时入网,稳定可靠。2、B/S架构浏览方式: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部署在互联网上。3、多层分级权限管理:严格的系统权限和数据权限控制,灵活的权限分配管理,适用各级矫正机构。4、

11、系统将建立一个“省级社区矫正人员库”,在这个库的基础上,省级用户可以进行各类定制的组合查询,获得各类统计数据。5、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现有的“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需要的两张社区矫正统计报表并自动同步,不需要用户重复录入;6、本系统能够与“全国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对接,不用下级重复录入,大大减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7、系统通过预留接口,今后可以和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的系统进行对接,便于以后综治委要求的特殊人群的统一管理的信息交互和统一,数据的交流将会更加迅捷和方便;8、方便各级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往上级需要下级矫正数据时,必须要求下级层层报表,使用管理信息

12、系统之后,用户随时可以进行数据统计;9、系统将设计多种分析图表,图表的样式包括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用图形化的方式显示用户想比较或分析的内容,直观清晰,方便使用;10、系统可以将社区矫正期满的人员信息移入历史数据库,用户随时可以查询历史数据库中的信息,有利于信息的长期、安全保存;六、 司法社区矫正系统监控终端设备特点:1、 佩戴式电子腕带:佩戴式电子腕带由RFID带式芯片与金属外壳构成,具有工业级防水功能,内存容量64Bits,有效距离3-5米,贮存服刑人员基本信息和管理信息。佩戴式电子腕带为一次性使用产品,损坏后无法还原,防止服刑人员破坏电子腕带。主要指标:工作频率有: 860MHz960MHz数据存储容量:64Bits符合ISO14443标准有效距离:3-5米2、 监控终端:基于GSM2000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通过信息或互联网对远程目标进行定位或监控,具有RFID远程读入器功能(3-5米)、SOS报警、越界报警、防拆报警,具有工业级防水功能,并能支持语音双向通话。广泛应用在社区矫正管理、司法帮扶教育、假释跟踪管理等领域。监控终端只有检测到合格的RFID信息时,才能与远程监控中心连接,实现远程矫正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控。主要指标:1、 RFID:2、 定位:3、 控制:4、 监听:5、 对讲:6、 电源: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