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47355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活动创新知识教育经济学经济时代经济因素经济价值现实性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传播、保存、创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否由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与类型1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一围或一地区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 )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投资的比较,即高等教育间接产出

2、与高等教育投入的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计算 出间接产出 ,然后以此与高等教育成本相 比较,来确定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2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类型。从国际上看,由于每个学者采用的划分方法不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有如下类型:(1)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是指由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则还包括本人不能单独占有的,为社会其他成员共享的收益。一般认为,属于个人范围的收益,是从个人终身收入流量中扣除与高等教育收益相联系的税的支付,除此之外的高等教育收益则属社会效益。由于社会效益内容广泛,相比较而言,个人效益较之容易度量。 (2)直接效益和间接效

3、益。直接效益是指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效益来自高等教育过程因素本身或归受教育者本人所享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等教育生产因素所直接生产的利益,即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消费利益及获得的知识、技术;二是受高等教育者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金。间接效益主要指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整体的贡献及经济效益增长两方面的利益。对直接效益的统计分析为计量间接效益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研究间接效益需要度量高等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以及外溢性带来的社会效益。目前 ,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论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计量方法,如舒尔茨把教育资本的增加看作做是带来 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丹尼森把教育水平的提高看作是促进劳动力质量提高,从而对

4、经济产生影响,这都显示出由于计量理论方法不同而造成计量结果的差异。(3)金钱效益与非金钱效益。不难理解,高等教育投资所获得的个人、社会效益中直接以金钱形式取得的,称为金钱效益,反之为非金钱效益。直接利用金钱收益的量化指标可以减少度量工作的困难但非金钱效益的客观存在,会给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度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特征经济效益 ,又称经济效果,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 、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其实质是对各项合乎预期目的的经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最显露、最直接的效益,可以用明晰的财务指标来分析与计算,便于评价与考核。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

5、多重性与社会性 ,成本 与效益在时间上具有迟滞性 ,在人群上具有不完全对称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多元的、复杂的,有着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特点。 1长期性和间接性是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外在表征。物质生产领域的投资是定期投入、定期发挥作用、定期收回,可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新增量的大小来判断投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教育则是定期投入,劳动者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在其整个劳动期间长期地发挥作用,因此,不可以把其经济效益简单、直接地用国民收入某一时间段内的增长量表示出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是其特点,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至少四年培养才能本科毕业(如果加上研究生教育还需三至五年),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

6、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长期性的特点。同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为社会进行多方面服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2高等教育的经济效果优于单纯的物质生产的经济效果。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认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远远超过了被看做具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物、设备、库存物资等物质资本。因此他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说:“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消费活动,它为受教育的人提供满足 ,但它主要是一种投资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取本领,以便将来进一步得到满足或增加此人作为一个生产者的未来收人。所以,我主张将教育看作一项投资将其结果看作资本的

7、一种形式。由于教育成为其接受者的一部分,我把它称作人力资本。”他进一步认为:“美国国民收人增长中未经解释的某一部分甚或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因于这种资本的形成。”舒尔茨 1961年在研究美国 19291957年经济增长时指出,美国整个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是通过教育投资获得的。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生产力是提高了的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更加有助于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在费用相同的情况下 ,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比单纯增加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旦有了提高,就可以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社会财富。二战以后,美、英等国都在逐年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国家培

8、养科技人才 、补充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 ,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作为我 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科技大军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国家许多重大的科研任务 ,其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任务,恰恰在于通过传授 、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通过受教育者现实的生产活动得以转化。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科技及管理

9、人才的专业性教育,在社会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 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培养和输送具有高级文化科技水平的劳动力大军来实现的 ,即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的。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在受教育期间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有别于物质资料 ,具有延时性的特点。三、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影响我 国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仅就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来进行分析比较。1对高校的教育投入。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 ,对高校的教育投入是对高 等教育经 济效益影 响最大 的因素。包括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以及企业或个人对高校的捐赠投入等等。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保

10、证。1980年 6月,国家发 出了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实行办法的通知,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这一制度的施行能够使高等学校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开展科技开发以及后勤服务 ;使高等学校对 内、对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高校的学生培养成本是研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有人要说,教育投入不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吗?准确地说 ,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例如: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尤其是大型购置和维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因为一次性投资可以多次参与教学业务活动

11、 ,而且在若千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不变。显然 ,把它一次性摊人当年的学生培养成本,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不均衡 、不科学、不合理。应 当提取折旧,逐年分摊成本。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学生培养成本不能单纯的以支出大或支出小来评定其优劣。由于高等教育所提供产品的具有特殊性,所以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应以高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合理耗费来计算。这样进行的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才是科学合理的。3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不断深入 ,社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 市场需要 的相关 专业 的毕业生。而现有的某些专业社会不需要,

12、社会需要的专业,高校反而没有设置。这对矛盾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4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 ,没有进行合并的高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所以,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模式、分权模式 、混合模式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应着不一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不管何种管理模式,由于学校合并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5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在目前的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决不单单是一个记账、报账的会计工作 ,也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合并后变成超大规模

13、的高校,其经济活动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内容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校内的经济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实施和落实不彻底。对外投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保永春高等教育效益问题发凡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2垢宝印高等教育的效益分析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3(3) 3孙中悦,李静冲国高等教育效益。 现状分析长春工业大学报,2002(1) 4黄泽越教育效益略论卟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2) 5白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人教育效益论继续教育研究,2004(3) 6美国的学校规模与教育效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