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947338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牙髓炎与深龋的鉴别诊断(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牙体牙髓病学学习重点及提纲第一章 概 述一、学习重点1掌握牙体牙髓病学和龋病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好发牙、好发牙面。3熟悉龋病流行病学的评价方式及流行趋势:患病率、发病率、龋均。4熟悉龋病学的研究内容。5了解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和龋病的历史。6了解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二、学习提纲(一) 牙体牙髓病学1概念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2研究内容牙体牙髓病学包括龋病学、 牙体硬组织非龋病疾病和牙髓病学, 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 临床病理、 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3发展简史(1) 公元前 14 世

2、纪的殷墟甲骨文中已发现将龋病以象形文字的“虫”字和“齿”字合并组成龋字 的记录。(2) 公元前 3 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中有记载针灸止牙痛的方法。(3) 三国时代 (公元 220265 年 )魏稽康著的养生论有“齿晋而黄”的描述,是我国有较早的有 关氟牙症的资料。(4) 公元 911 世纪,我国最早使用植毛牙刷。(5) 唐代苏恭新修本草中有关银膏补牙的记载,其配方近似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银汞合金。(6) 汉代张仲景著金贵要略有用雄黄治疗小儿龋齿痛的论述。(7) 明代薛已出版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口齿类要 。(8) 1949 年以后,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借鉴前苏联的学科系统,临床口腔专业

3、课程仅分为口腔 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三大学科。(9) 80年代后,我国大批口腔医学人才赴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进修,经过近10 年的学习、探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于 1996 年在武昌召开的全国规划教材会议上, 正式将传统的口腔内科学分化为牙 体牙髓病学、 牙周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三个学科, 加上已经分化出来的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预防医学, 口腔内科学涵盖的内容已实现了较为合理的彻底分化,与国际口腔教育体系基本接轨。4发展趋势(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口腔设备不断更新, 其他口腔科配套设备, 如超声根管设备、 激光 治疗机等新手段也层出不穷。(2) 新材料的不断问世, 使传统口腔

4、医学治疗手段得到创新, 备洞程序减少, 效果更加舒适、 美观。(3) 口腔诊室环境的改变,极大的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4) 新的防龋手段如被动免疫及主动免疫疫苗的研制, 最终将会使龋病在人类中消失, 随着龋病发 病率的下降,牙髓病也必将逐渐减少。(二) 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1概念: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龋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牙所处的环境等。牙体硬组织基本病理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2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改变。(1) 初期,牙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微晶结构改变,牙透明度下降,致龋釉质

5、呈白垩色。(2) 继而,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3) 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破坏的不断进行,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 形成龋洞。3龋病的危害(1) 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全身健康。(2) 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 影响消化功能, 儿童时期还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 使人体健康素 质下降。(3) 龋病及其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引起远隔脏器疾病。 4龋病的历史(1) 19 世纪末, Miller 提出化学细菌学说来解释龋病病因。(2) 提出窝洞分类标准。(3) 20世纪 60年代 Keyes 提出龋病三联因素学说概念,随后发展为

6、四联因素学说。(4) 新的学科的发展,人的认识增加,龋病有所下降。(5) 免疫防龋研究。 5龋病学的研究内容:涉及龋病发生的多种因素。(1) 细菌及牙菌斑(2) 宿主的抵抗力(3) 细菌代谢的底物(三) 龋病的流行病学1评价方法(1) 患病率:反映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2) 发病率: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可能发生龋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3) 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它反映了龋病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指数是 DMF 指数,又分 为 DMFT 指数和 DMFS 指数。乳牙的记录用 dmf 指数,又分为 dmft 和 dmfs 指数。2龋病的好发部位(1) 好发牙:在恒牙列中,患龋率由高

7、到低依次是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 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在乳牙列中, 患龋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下颌第二乳磨牙、 上颌第二乳磨牙、 第一乳磨牙、 乳上前牙、 乳下前牙。(2) 好发牙面:由高到低依次是咬合面、邻面、颊面。 3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及流行趋势最新资料及流行病学报告显示, 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的普及和摄氟量的增加, 龋病发病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包括中国在内一些发展中国家,龋病仍呈缓慢上升趋势。在我国,由 于饮食习惯改变,缺乏口腔卫生保健,儿童及青少年患龋率和龋均上升幅度较大,此发展趋势应引起 我国口腔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熊

8、世江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过程一、学习重点1掌握菌斑的概念、 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菌斑微生物学和致龋性; 牙菌斑在龋病发生过程中的作 用。了解菌斑的结构、组成及菌斑的物质代谢。2了解蔗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脂肪等与龋病的关系;氟化物抗龋机制的有关 理论。3了解牙齿、唾液、机体免疫等因素与龋病发生的关系。4了解年龄、种族、性别和家族与遗传等与龋病发生发展的关系。5掌握龋病病因的现代观念四联因素论。了解龋病的病因学说:(1)内源性理论;(2)外源性学说;(3)蛋白溶解螯合学说;(4)蛋白溶解合学说;(5)Miller 化学细菌学说。二、学习提纲(一)牙菌斑 牙菌斑是牙面菌斑的总称,依

9、其所在的部位可以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其中龈上菌斑龈位于龈缘上方,在牙周组织相对正常的情况下,G+菌占61.5%。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下方,以G-菌为主,占 52.5%。本书中提到牙菌斑时,一般是指龈上菌斑。龈上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牢固的黏附于牙面和修复体表面,有粘性基质和嵌入其中的 细菌构成。基质主要成分是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1牙菌斑的结构(1)平滑面菌斑 菌斑 - 牙界面: 最常见的排列是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获得性膜可以是完整的一层, 并有相当厚度和连续性,细菌细胞呈扇贝状排列与获得性膜的表面。获得性膜也可以为不连续的电子稠密层, 釉质表面呈扇贝状外观,表明细菌对釉质呈活

10、动性侵犯状态。 中间层:包括稠密微生物层和菌斑体部。在界面外方有稠密的球菌样微生物覆盖,又称稠密微 生物层该层为320个细胞深度不等。菌斑体部是菌斑的最大部分,呈从状,有时丝状微生物呈栅栏 状,垂直于牙面。 菌斑表层:较为松散,细胞间隙较宽。可能是球菌状,杆菌状、玉米棒状或麦穗状微生物。后 者由丝状菌为主干。其外方绕以大量球菌。丝状菌包括有马氏丝状菌、核粒梭杆菌。球状菌中主要为 血链状菌和轻链状菌。链球菌通过机化的纤毛附着于马氏丝杆菌。牙菌斑中除细胞成分外,还有细胞间基质,基质可呈颗粒状、球状或纤维状,有蛋白质和细胞外 多糖构成,在菌斑牙界面,菌斑基质与获得性膜连续。(2)窝沟菌斑窝沟中的菌斑

11、与平滑面菌斑明显不同,微生物类型有限,均质性基质中以 G+球菌和短杆菌为主,偶尔可见酵母菌,缺少栅栏状排列的中间层。2菌斑组成菌斑由约 80%的水 20%固体物质构成,固体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成分。( 1 )碳水化合物(占菌斑干重的13-18%)主要成分为葡萄糖。 以胞外聚合物、 和胞内多糖的形式存在, 前者包括葡聚糖、 果聚糖、 杂多糖, 后者包括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细胞内糖原。(2)蛋白质(占菌斑干重的 40-50%)来源于细菌、唾液、龈沟液。如淀粉酶、溶菌酶、IgG、IgA、IgM和清蛋白、细菌酶等。如葡糖基转移酶、葡聚糖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磷酸酶和蛋白酶。(3) 脂肪

12、(占菌斑干重的10-14%)(4) 无机成分如钙、磷酸盐、高浓度的氟。其含量取决于菌斑的部位和年龄。3. 牙菌斑的形成和发育牙菌斑的形成过程分 3个阶段:获得性膜的形成和初期聚集;细菌迅速生长繁殖;菌斑成熟。牙菌 斑形成的先驱是获得性膜形成,细菌粘附于获得性膜上形成牙菌斑。(1)获得性膜概念: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称获得性膜(acquired pellicle )。形成过程:清洁抛光牙面后20min后牙表面即可由无结构物质形成拱形团块,厚度5-20um,即获得性膜。分为两层:表面膜、表面下膜。组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中有高含量的甘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碳水化合物

13、; 碳水化合物成分包括葡萄糖、半乳糖、葡糖胺、甘露糖、和岩薻糖;脂肪主要是糖脂。功能: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为釉质提供有选择性的渗透性;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等。(2 )细菌附着最初附着至牙面的是球菌,其中主要是血链球菌。细菌选择性吸附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细菌表面成 分中有与获得性膜互补的受体。变链的附着包括两个过程:初期细菌细胞壁蛋白与获得性膜糖蛋白之 间产生微弱吸附,此后是葡聚糖同细胞表面受体以配位体形式结合。此间葡糖基转移酶起到关键作用。唾液粘蛋白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分别为MG1、MG2 MG1粘蛋白一方面作为获得性膜的主体形式接收细菌的选择性附着;另一方面

14、可以作为营养底物供细菌生长和分裂。但是MG2粘蛋白能够结合至细菌表面的附着素上,导致细菌凝集而被清除。牙面经清洁处理后 8小时至2天内细菌迅速成长并在局部聚集为若干层;约两天后菌斑开始形成,在这一阶段,菌斑能连续无限制形成,微生物总量相对恒定,但组成变得更为复杂,早期以链球菌为 主,继之有较多更为厌氧的细菌和丝状菌丛的增加,至第9天时链球菌仍然是主体,接着各种G-菌增加,各种细胞类型形成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有秩序的共聚桥。4. 牙菌斑微生物学口腔中存在天然菌群,种类繁多,口腔各部位的微生物群体差异很大。龋病的产生取决于以下条件:在牙表面有比较隐蔽的部位;保持高浓度的致龋菌;能使致龋菌持 续发挥损害

15、作用的因素。且这一过程只有依靠牙菌斑才能介导和完成。(1) 微生物与龋病目前的研究多局限在下述两个方面:其一是菌斑细菌产酸及耐酸能力的检测。如链球菌和乳杆菌。第二方面的研究涉及多糖。其中a -1 , 3不溶性葡聚糖又称葡聚糖(mutan)意义最大。(2) 菌斑微生物龈上菌斑大多为 G+兼性厌氧菌,主要为链球菌属。常见的为血链,还有粘放、内氏放线菌、衣 氏放线菌。G+菌株有轻链、变链、罗氏龋齿菌、消化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G-菌有产碱韦永菌和口腔类杆菌。平滑面牙菌斑:早期球菌和杆菌为主,多为G+性,7天后,丝状菌和杆菌比例达50%,可形成“玉米棒”状。窝沟牙菌斑:微生物类型有限,多为G+求菌和短杆菌,偶见酵母菌。(3) 致龋微生物血链: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链球菌属 变链:与人类龋齿密切相关,可分为8种血清型和5种生物型,其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 轻链:牙菌斑中最常分离到的细菌,可贮存多糖。乳杆菌属:同源发酵菌种主要产生乳酸(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异源发酵菌种-产生乳酸和大量乙酸乙醇和C02 (发酵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