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专题复习训练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电子数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2.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列现象和变化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运动停止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物质性质发生变化3.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B.水蒸发为气体后分子间隔增大C.氯化钠晶体由分子构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定不变4.元素周期表是按下列哪一项对元素进行编号的( )A.按元素原子质量的大小进行编号B.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编号C.按元素发现的先后顺序编号D.按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递增的顺序编号5.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化学性质不同6. 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 B.4 C.6 D.10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相比体积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8.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9.2017·黔南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结构10.图2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图211.2018·泸州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图3甲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3A.硒原子质量为78.96 gB.y=4C.Se是非金属元素D.硒与氧位于同一周期12.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累计观测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进一步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负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4二、填空题13.(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2)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________;3个钠离子:________3)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2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水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共有______种元素14.2017·天津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图5(1)A、B、C、D所示的粒子共表示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若E中x=10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1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从左到右由_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16.2018·威海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作________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答案1.D 2.D 3.C 4.B5.B 6. D 7.B 8.D 9.D 10.C11.C 12.B13.(1)氧元素 (2)2H 3Na+(3)2个镁原子 2个硫离子(4)氢元素 氧元素 214.(1)3 (2)得到 (3)原子15.(1)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金属 非金属(3)Na+(或Mg2+或Al3+)O2-(或F-或N3-)16.(1)电子 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2)推理 模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