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47018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选取了两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故事,每篇故事的背后都透露出一个浓浓的情字。每逢佳节倍思亲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孙中山破陋习是对封建礼教压迫下妇女姐妹的同情,岳飞墓前的对联是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文本巧妙运用比较,紧扣情感差异,凸显人物内心及品质。在每篇故事的叙述过程中清晰地显示出“起因-经过-结果”的脉络,是学生学习有条理叙述的例范。(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1、 学会本单元20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

2、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情感。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背诵诗句和成语。3、 拓展与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4、 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的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5、学写请假条。单元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新词,能背诵诗词成语,复述课文内容。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3、 联系课文、练习内容,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4、 学写请假条。5、 查阅工具书,

3、学写研究报告。单元教学难点1、 对较长课文的复述,如何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2、 通过对文章内容以及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拳拳关爱之心。3、 如何整理、组织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写成研究报告。(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每逢佳节倍思亲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孙中山破陋习知道什么是“陋习”,了解生活中的“陋习”。二篇目教学分析23、每逢佳节倍思亲1、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文包诗。文章主要讲述了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文诗对照,内容浅显易懂,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含着浓

4、浓的思念之情,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并非难事,而要让他们体会诗中“独”“异”“倍”三字的妙处,则要花一番功夫。叶圣陶曾经说过:“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三年级是学习的转折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阅读时容易浮于表面,不能很好地抓住关键词句,对课文进行品读,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相机点拨。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只教给学生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才能使教材切切实实的、不可磨灭地记在学生的心里。”生态课堂也指出: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自然、真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空间去体会、去感悟、去品读,从而达到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目的,教师是引导,而不是

5、指导。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能读懂课文,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4)、能通过读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并进入文本情境,让其在角色体验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3、教育资源运用(1)挂图、生字卡片。(2)同步拓展阅读23课。(3)语文练习与测试。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

6、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4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策:组织学生开展自主的读书活动认真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教学投影片、小黑板上准备表示诗句意思的句子等。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一、导入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三个生字的读音:“逢、佳、倍”)。2、 指名再读课题。3、 齐读课题。(有精神地读)4、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什么是佳节

7、?“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没读准的字,师及时正音。现在能说说“逢”是什么意思?(就是遇到的意思,每次遇到)为什么要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谁每逢佳节倍思亲?(师在板书中凸显)】二、进入新授:1、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遇到生字词,把它划下来。2、 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吧?自己先练练吧。佳节 重阳节 思念 兄弟 回忆 异乡一年一度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 登高远眺 3、 谁来当当小老师?4、 颠倒词语顺序,再请学生读一读。过渡:生字词同学们都学的非常好,我相信它们藏到课文当中,同学们也一定能认出它们。这一次,老师对你们

8、读书要提出要求了,希望你们能把句子读通读顺哦。要想读的好,可是有窍门的哦,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那就是要把长句子和生字词多的句子多读几遍。好,开始。(自由读)5、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是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展示自己美妙的读书声?(指名读各小节)下面的同学可以静静地听,也可以默默地读,你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当小评委,看看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通读顺了。6、他们读得怎么样?(指名评一评)表扬个别同学。7、最后一小节是王维写的这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齐读)出示: 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8、经过几遍的读

9、书,同学们应该能够读通读顺课文了。我们再来把课题读一遍。(齐读)9、我们再来回顾刚上课时,大家提出的疑问。什么是佳节?(美好的节日)有哪些节日是佳节?我们课文中是指哪个节?(重阳节)重阳节是在什么时候?(九月九日)你怎么知道的?(从书中知道,表扬回答出的学生:你真会读书)。过渡:是呀,重阳节就在每年的阴历九月初九,等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头插茱萸,登高远眺,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了。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这首诗当中的一句话。10、这首诗,你能读懂哪句话?你是从课文当中哪些地方读懂的呢?老师建议你们再一次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用括号划下你读懂的句子。(生自由读,教师指导)11、都画好

10、了吗?这首诗能读懂吗?谁来说说看,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个别生读得不准,师相机指导,再请另一位学生读本节。)12、 再读一遍。齐读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过渡:这首诗写的好,文章也很生动,尤其是兴高采烈啊,扶老携幼啊,还有一些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你们用波浪线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13、 画好的同学,就找你的好朋友读读吧。14、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15、 好了,同学们都能够把课文读通读顺了,那么你们还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呢?在你不懂的地方画上小问号吧!(指名说不懂的地方)过渡:同学们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你们说能有什么方法解决呢?(查字典和资料、可以和同学们交流)等到我们下节课学过了,相信小朋

11、友们就都能明白了。过渡:下面啊,我们要学习写字了。看看这课要学的生字。(出示生字)三、指导写字1、仔细看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处于什么位置?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自己用手指动手画一画。2、 有没有发现这些字当中,什么结构的字比较多?(左右结构)出示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我们要注意什么(要摆好左右之间的关系)3、 学习“佳”、“倍”、“扶”、“忆”。指名书空教师范写配乐要求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一练。(拿出习字册和钢笔,身正、肩平、背开、足安)4、反馈。(投影生的字,教师用红笔评价)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基本上学会了这首诗,也基本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下节课,我们要好好地研究这首诗,不但要学会这首

12、诗,还要学会王维的其他诗。五、布置作业1、写习字册。2、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3、进一步认识“文包诗”这种课文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齐读课题)。师: 15岁,还是依在父母身边得到大人宠爱的年龄,可王维在岁就离开熟悉的家乡,离开朝夕相处的亲人,来到陌生的长安,异地求学,无依无靠,整整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没见到家乡的亲人,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呀!他是多么思念家乡的亲人呀!请你再读一读课题,相信会有不同的感受。(指名读,2

13、人)再齐读。二、学习课文。师:俗话说:文章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有的句子你读着读着很开心,感觉心里热乎乎的,有的句子读着读着,很难受,心里凉冰冰的。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们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一定能深深地体会到王维的思乡之情。请你们画出相关句子,并写下你的感受。1、 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2、 同桌交流,3、 全班交流: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从文中的哪句话,哪个词体会到了王维的思乡之情。(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1)“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A、此时,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B、师:重阳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看,老师给

14、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出示图片),你能用你学过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吗?C、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种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学生说(课件出示)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指名读。(评价:听了你的读,我仿佛就站在热闹的大街上了;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认为怎么读才更热闹呢?)师: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出示课件:大街上热闹起来了,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真是。师:再次通过你们的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吧!、(音乐响起)师描述:炮烛声、鞭炮声,人们的歌声、笑声不断传来,人们手挽着手载歌载舞,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真热闹呀。别人一家团圆,那么开心,享受着天伦之乐,小王维呀,你此时心情如何?(师相机请两位学生说)师:是呀,看着别人一家团圆,王维怎能不思念亲人呢?课件出示:当别人一家团圆,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王维却站在庭院前,对着一弯明月,他想:()当别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登高望远时,王维则( ),他想:()当别人()时,王维(),他想:()。师: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指名读。(评价,赛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