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蕊的七夕的诗词《鹊桥仙·碧梧初出》鉴赏.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46736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蕊的七夕的诗词《鹊桥仙·碧梧初出》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严蕊的七夕的诗词《鹊桥仙·碧梧初出》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严蕊的七夕的诗词《鹊桥仙·碧梧初出》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严蕊的七夕的诗词《鹊桥仙·碧梧初出》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蕊的七夕的诗词《鹊桥仙·碧梧初出》鉴赏.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严蕊的七夕的诗词鹊桥仙碧梧初出鉴赏 鹊桥仙碧梧初出 宋代:严蕊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观看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 间或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芳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悄悄地恳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才智和心灵手巧。远望高挂的明月,它那洒下的清辉,正如水一般清亮。 农历七月初七,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每逢这天的夜晚,相传是天上漂亮和善的织女,要与勤劳英勇的牛郎在鹊桥相见。 穿针

2、人,指的既是天下女子,也包括了自己。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七夕的夜里,大凡世间的女子都会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唐朝诗人祖咏有七夕诗曰: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词的下阙,句奇意新,那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隐蔽了一个一般女子最为缜密的心思: 姑娘们小盒子里关着的蜘蛛,都已经开头在忙着结网了,唯独不见银河里的喜鹊忙着搭桥。此时的牛郎不愿耕田,织女也没有心思纺织了。他们远隔银河,相互守望。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憧憬的这么一段

3、漂亮动人的爱情传奇了。每逢此际,人间是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人家也不过,仅仅只是才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 她糊涂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貌美才高,每天的强颜欢乐,逢场作戏,她就似一枝任人攀枝的柳。再说女人漂亮的青春和男人所喜好的姿色,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如荷花般凄然凋零。 她也暗自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牛郎和织女的传奇当然美妙,可他们也有孤独地守望在银河两端的时候。 强颜欢乐,逢场作戏,这清楚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只不过,想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既真实又简洁的爱情。 人间爱,天上恋,谁比谁更长期,谁又比谁更浪漫? 扩展阅读:严蕊的人物生平 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

4、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 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行诬也。” 此事朝野谈论,震惊宋孝宗,孝宗认为是“秀才争闲气”,将朱熹调任,转由岳飞后人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问其归宿。严蕊作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岳霖判令从良,后被赵宋宗室纳为妾。词作多佚,仅存如梦令、鹊桥仙、卜算子3首。据此改编的戏剧莫问奴归处,久演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