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946614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7.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像永城百年文冠果树【口播】影像记录历史,记忆传承文明。欢迎走进影像永城太丘。据史料记载,太丘比永城设县还早了七八百年,可见太丘镇之古老。凡古老之地,必有神奇之象,这古老的太丘镇亦是如此。在太丘镇孟庙村的一处泰山庙院内,有一株古稀珍木文冠果树,树龄已有一百余年,也算是十分罕见的了,更有趣的是围绕着这棵树啊还发生了几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一下这棵颇有传奇色彩的太丘文冠树吧。【配音】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别名文官果、文官树、木瓜、落叶乔木、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一种植物。原产我国北部干旱寒冷地区,大多生长在北方的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其木呈深红色,纹理清

2、晰,质地坚硬,故称“降龙木”。家喻户晓的杨家将中杨宗宝“穆柯寨三取降龙木”故事中的“降龙木”就是文冠果树。文冠果树珍惜在什么地方,他的价值所在。为何是国家重点保护树种?【采访专家】(严主任准备)【后期配音,用现场主持人找采访人的镜头配,找人、和人打招呼的镜头、声音都要】据当地老人讲,太丘的文冠果树还流传着一个与毛主席结缘的故事呢,这到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好奇心,我们就先来找村里的老人了解一下情况。【采访村里老人】还能找到这名少先队员么?若不能,那能否找一个了解情况的老人讲述一下这个故事么?还有这封信还能找到么?【口播】原来这太丘文冠果树是一九五八年才开始结果,就在那一年果实成熟后,该村小学少先队员

3、把文冠果寄给毛泽东主席品尝,深得老人家的喜爱,并复信答谢。目前,这名曾经的少先队员我们已无法联系到他了,但这个故事却一直被当地老百姓传为佳话,更为文冠果树的神秘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再来说说这文冠树呀,它喜光,也耐半荫;耐严寒和干旱,不耐涝。所以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旧喇嘛庙内,至今仍有许多树龄较大的老文冠果树。那么我们太丘的这棵文冠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呢?【主持人现场,边走边说,到文冠树旁】太丘文冠果一直种植生长于太丘镇孟庙村的一处泰山庙院内,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让我们去瞧瞧吧。【配音】(拍一组和当地人聊天镜头)当地人介绍这座所谓的泰山庙是孟庙村孟氏家族修建的一处家族祠堂,经过年代的剥蚀,如今这里已

4、是一片荒废了,只留下古旧的空房和屋墙让人感叹岁月!祠堂曾有的风光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多少年来,一直不离不弃、在它身边默默陪伴,见证着它的荣光或寂寞的就是院中的,我们那棵树龄已百余年的太丘镇文冠果树。现在已是7月份,文冠的花期已过,我们错过了银花怒放的景象。只剩满树呈狭椭圆形、有锯齿状的叶片仍是生机盎然。据村里老人们说,每当四五月份花期盛开时,一朵朵的洁白小花,芳香喷鼻,一簇簇的争相开放,煞是好看。不过好在他的果实即将成熟,我们仍可以先尝为快。【出主持人摘果实、剥开、品尝的情景,同时可以说些既时感受和评价。】果实的样子像小苹果,种子什么颜色,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形容一下。【配音】据书上记载:文

5、冠果树结果极少,有九年结一果之说。果实绿色稍圆或球形,籽外黄内白形如蚕豆,种子含油量达50%-70%,能长时间贮藏,可制多种维生素,提取蛋白质和氨基酸。历史上人们采集文冠果种子榨油供点佛灯之用,以后逐渐转为食用,对高血压、血管硬化、风湿症和消炎止痛等均有一定疗效,同时还具有增加记忆、防治老年痴呆症的功效。(用特效)【主持人现场】真没想到这个黑色的小东西看起来不起眼,却有大作用。好了,说完了他的果实,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树干。(用现场主持人配音)文冠树的树皮很斑驳,这可能与它耐干旱瘠薄的特性有关。我们印象中的具有百年以上树龄的,肯定都是苍天大树,树干极粗,可是这棵百年文冠果树却很细,看上去大概直径约

6、有多少?厘米。他似乎比普通的树木更细一些,这里有什么缘故么?【采访专家】 (严主任准备)【主持人现场】原来是这样啊。这可能就是树种的差异性了。在我们节目的一开始就曾说到,文冠果树又被称为“降龙木”。看到我手中的这块木板了吗?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降龙木,当然这肯定不是杨家将中的“降龙木”,而是从真正的文冠果的主干中截取的。在杨家将中,它可是神木,能大破天门阵的。那么在古代,文冠果树则常用于制作佛珠,又叫念珠,带此珠辟邪、平安、得大吉祥,所以特别受到信众的欢迎。(网上图片加特效)(附近有一个村民家里有这块木板,可以借来用)我们再来看看这块降龙木啊,通体朱红色,这可是文冠果树的独特之处。那么这么大的

7、一块木板是从哪儿得来的呢?难道是从这棵百年文冠果树上截取的?不太可能吧?我们来问问他的所有者吧。【采访村民,是一个老大娘】以前在旁边还有一棵文冠果树,有六七百年的树龄了,后来死了,什么时候死的?还有原来的生长位置,建议现场主持人和他交流。【配音】原来在这里,曾经还有一株存活了600多年的文冠果树,树干需两人方可围抱过来。可惜我们今天看不到了。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在距离这棵百年文冠果树约4米的地方,又长出了一株小的文冠果树,高不过1米,在另一边同样也长出了一株更小一些的文冠果,大概80公分的样子。【采访专家或者村民或者是管理员】他是怎么长出来的呢?是种子落地后自然生长的么?说是从根部生长出来的。

8、【主持人现场】在我们这个不大的院落里,像这样零星长出来的还有几棵,不过在早两年被喜欢文冠果的人移栽走了,而且据说,被移栽走的文冠果树苗,竟没有一棵成活。【村民讲诉一个例子】【主持人现场】【口播】这又是有关太丘文冠树的的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不过听起来倒真是有些奇怪。要知道,从文冠果的繁殖习性上来说,它可以播种繁殖,也可分株、压条和根插,对生存条件要求并不太高。然而在这里,好像这个神奇的院落有了不同于别地的特性,离开了这片土壤,文冠果树就似乎失去了生机,难道这片土壤真有什么不同么?【采访专家】(严主任准备)【口播】看来太丘人民的确是非常喜爱、推崇这棵文冠树,才为它加入了这些丰富的想象和传奇,也许有些事情已无从考证,但是在这小院中,当阳光或月光透过这棵百年文冠浓郁的树叶落下,却似乎仍然可以拨动我们的心弦,我们仿佛能想象出几十年前,在那个曾经的岁月中,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在品尝文冠果实后的笑颜,笑容里有他对百姓获得安定生活的欣慰,更有他对少先队员这些祖国下一代的深切期盼;透过这棵文冠果树,我们还仿佛可以看到那流逝了百年的历史沧桑。正是这棵文冠果树见证了太丘从战火中浴血重生,从贫穷困苦中走向富裕繁荣。感谢您的收看,这里是影像永城太丘,我们下期再见!Ps:【现场主持人】里,有些内容长的话,中间可以出特效或字幕。采访专家及村民等人,要找。尤其是专家,只有采访专家才能说明文冠果的珍贵稀有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