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9463254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满版)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一、罗杰斯见解: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提议“非指导授课”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创立来访者中心疗法(提议为来访者创立无条件支持与激励的氛围)。二、裴斯泰洛齐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见解:主张教育依据自然,使少儿自然发展;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提议感情教育,爱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形式教育论代表人(认为授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三、克伯屈见解: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所有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

2、改组创立设计授课法。四、桑代克著作:教育心理学见解:教育心理学之父;试一试错误说代表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再试一试而形成的);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试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五、维果斯基见解:);联系是经过盲目试一试渐渐减少错误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划分了初级与高级两种心理机能 ; 提出心理发展观 ;提议内化学说;提出近来发展区这一重要见解;提议支架式授课。六、布鲁姆见解: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系统;把授课目的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感情领域和动作技术领域。七、班杜拉见解:提

3、出德育社会模拟模式;观察学习。将其详尽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 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成败经验是影响个人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要素。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 重点人物总结, 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都能优异发挥,获取理想的成绩!、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劳伦兹印刻现象重点期的发现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详尽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6.布卢姆掌握学习7.桑代克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8.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9.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

4、按压杠杆实验10.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划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隶属内驱力。11.行为主义学习论增强论1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3.维纳动机的归因理论14.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15、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论16、艾宾浩斯忘掉曲线17、加里培林心智技术形成阶段论,这是对心智技术最早进行的系统研究。18、安德森心智技术形成的三段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19、福勒和布朗将教师成长划分为三阶段:关注生计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20、波斯纳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21.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22、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说23、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0 岁以前是他律道德,10 岁今

5、后是自律道德。2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25、班杜拉典范示范26.斯金纳程序性授课27.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28.苛勒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吃香蕉的实验29.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30、贾德经验类化说31、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转变说32、耶克斯、多德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倒 U 形曲线 )33、艾里斯理性情绪疗法(ABC 理论 )34.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35.维果斯基近来发展区3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8 个阶段37.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38.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法国 )39.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40、雅各布松全身废弛训练41、沃尔朴系统脱敏法42

6、、布卢姆掌握学习将授课目的分为认知目标、感情目标、动作技术目标。43、戴尔经验锥形图44、罗森塔尔“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希望反应” 。教师资格证超全102 个教育学心理学人物考点概括(全)2017 -11-07 19:09 好过教育一、中国萌芽时期1、孔子(1)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 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3) 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4) 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5) 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侧重社会人事,文事,小瞧科技与生产劳动。(6) 授课原则与方法:启示引诱,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2、孟子(1) 性善论(2) 内发论

7、(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 。(4) 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 教育目的:明人伦3、荀子(1) 性恶论(2) 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 。(4) 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5) 学习过程:闻见思行(6) 重申尊师;闻见知行(7) 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4、墨子,墨翟兼爱非攻(1) 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2) 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逻辑思想能力的培养,重视合用技术。打破了儒家六艺的范围。(3) 论强力而行 ,重视道道德为的锻

8、炼,刻苦磨练精神。(4) 知识的本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取悉识)。5、道家“绝学、愚民”(1) 依据自然,所有听任自流发展。(2) 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3) 授课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6、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2) 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 & 个体功能(3)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4) 授课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示引诱、长善救失、学不躐等二、西方萌芽时期的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1) 问答法,雄辩出名(2) 知识即美德(3) 产婆术(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2

9、、柏拉图理想国(1) 提出教育培养“哲学王”(2) 教育与政治有亲近的联系(3) 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 首次提出“教育依据自然“,提议对少儿进行友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2) 百科全书式人物4、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授课法大师“(1)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第一本教育学论著。(2) 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三、 17 世纪今后, 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概括法为教育学确定了方法论基础。这一时期主要的著作:1、夸美纽斯大授课论:泛智教育,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的阐述2、洛克教育漫话3、卢梭爱弥儿4、裴斯泰洛齐林哈

10、德与葛笃德5、赫尔巴特一般教育学6、福禄贝尔人的教育7、斯宾塞教育论8、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四、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确定人(1) 一般教育学 1806 标志住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2) 教育理论系统 伦理学与心理学(两基础)(3) 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满。(4) 教育性授课原则。(5) 授课过程 4 阶段论:了然、联想、系统、方法;标志住班级授课制的基本定型。他的学生席勒发展为 5 阶段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和应用。(6) 本质教育论。(7) 社会本位论。(8) 传统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社会本位论的其他

11、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2、杜威美国合用主义教育家现代教育派(1) 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连续不断改造。(2) 学校即社会。(3) 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内在目的论,教育适应生活说。(4) 教育过程:提议从做中学(5) 课程观:活动课程(设计授课法)(6) 新三中心:少儿、活动、经验。(7) 五步授课法:困难、问题、假设、考据、结论。(8) 学生中心课程论。3、陶行知(1) 生活即教育。(2) 社会即学校。(3) 授课做合一。4、皮亚杰( 1896-1980 )瑞士少儿心理学家,创立日内瓦学派,建构主义,创立发生认识论。代表作教育科学与少儿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导论、生物学与认知 。主要理论(教育心理学):(1) 少儿的认知发展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2)、前运算阶段( 2-7)、详尽运算阶段( 7-12)和形式运算阶段( 12-15)。(2) 认识发生理论:图式、同化、适应和平衡。(认知本质:适应)5、布鲁纳( 1925-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教育过程(1) 今世结构主义和认知学派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2) 提议发现授课法(3) 认知理论:发现说认知结构论。(4) 重视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