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英语教学工作.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945690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英语教学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英语教学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英语教学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英语教学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英语教学工作.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英语教学工作吴川市第一中学 潘 妮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一、科学发展观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

2、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著名教育学家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英语教学中,人就是指“教师”和“学生”。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考虑许多其它因素即影响学生学习外语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学生有什么样的课堂接受能力、学生的个性、年龄、性别、生活背景、兴趣、追求和理想。也就是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

3、性,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发展实行因材施教。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协调发展。英语教学中的协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Lange(1990)认 为“教师发展是一个智力,经验和态度等方面的持续变化过程,它源于教师教学备课和授课过程中的决策,课后的反思以及评估”。其中,教师教学决策的变化是教师发展的目标和核心。教师决策由四个要素组成:意识、态度、技能和知识。在这四要素之中,意识是第一位,起决定作用的,它激发和调控其它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有了发展的意识才能产生积极的态度;有了积极的态度,才可能有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教学决策的水平也才能得到提升。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

4、英语语言素质的协调发展。英语教学是要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二、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以课本为主有些教师过于注重课本,认为教材是不可改变的,课本中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这种静止和绝对地看待课本是不正确的教学观。正确的教材观应该是:课本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此外,教师还有责任开发和其他教学资源,如电视节目、录音录像、报刊杂志、教具和实物、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个行就是增,减,改编,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在教材处

5、理方面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意识、自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开发。教师应以情感为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情感为目标,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动机和热情。2、“怎么考,就怎样教”片面追求升学率,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或是学生本人,更注重成绩,关心分数。教师在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过深,难以改变“怎么考,就怎样教”的旧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偏重于知识性讲解,忽略

6、学生的语言体验,对学生的创造性及语言运用能力不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及保护,未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改进或优化教学方式,改变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而采用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敢于开口、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使学生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师生合作开创瓣的教与学的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实现“超越教师、超越课本、超越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真正具有终生学生的能力。3、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评估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英语课堂活动、课外作业

7、、单元测试、课外英语活动(包括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唱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的记录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终结性评价是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期中、期末和大学入学考试。而现在我们比较重视的只是终结性评价,即“甄选”和“选拔”的作用,未能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的功能。为了改进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内容不应仅限于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态度、文化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以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质、教学能力、教学管理技能等,过行全面的评价。学生自主性评价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

8、互动式评价相结合。今后英语的终结性评价除包括笔试和听力,还需包括口试。要确保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保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加强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必须完善评价体系。总之,“以人为本”的英语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实施中培养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作一个完整的人,一切教学设计活动都要符合人的自然属性,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责任。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能灵活处理教学材料,努力营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积极组织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宽容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贯穿到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当今社会,教育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一视同仁而又尊重其个性,注重其全面发展,才能把满足社会育才、选才的一般需要与促进受教育者自身个性的特殊发展协调统一起来,进而才能满足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对高质量、大数量、多层次人才的需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