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945373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物理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探究教 师陆弟文单 位防城港市港口区公车镇中学课题名称第2节 弹力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学生已上掌握了力的定义和力的作用效果,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有玩弹簧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本节的内容会比较感兴趣,探究热情高,但缺乏探究经验,动手动脑能力不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师(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这是同学们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钢尺或钢锯条,在用力弯时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

3、,生我们平时用的橡皮用力扭时也会发生形变,松开手后又会恢复原状生女同学扎辫子用的橡皮筋也是用力拉时能变长,松手后恢复原状 生用力按皮球时,球会凹下一个坑,松手后恢复原状 师同学们举出了这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中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来源:学科网 生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师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是和弹性不一样的特性呢? 生玩橡皮泥时,橡皮泥变形后就不能恢复原状 生玩泥巴时也是一样,撤去外力泥巴也不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师像橡皮泥和泥巴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有塑性的物体 二、进行新课 1弹力 师刚才同学们在弯

4、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时,有什么感觉呢? 生我拉弹簧时,感觉到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来源:Zxxk.Com 师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 forcc),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我们不拉弹簧也不压弹簧时,弹簧对手就没有作用力,如果用手去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改变,对手就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的物体施力,物体肯定也会对你有力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物体不发生形变也会有力的作用 师(积极鼓励同学们互相辩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

5、下面的实验 演示 (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师分析上面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小车受到力以后运动状态才会改变和自由伸缩的弹簧挨靠在一起的小车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弹簧不发生形变时,对车没有力的作用;和被压缩的弹簧靠在一起的小车在弹簧被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受到了弹簧的弹力,说明只有弹簧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师进一步向同学们说明,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

6、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师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这只小青蛙(出示实物),给它上弦后,放在地上就会自己跳起来(演示),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 (同学们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用的自动铅笔和一些圆珠笔里面要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跳水运动中1m板和3 m板的跳水都是利用了弹力生射箭运动员利用了弓的弹力才能把箭射出去 生撑杆跳高运动员利用了杆形变后产生的弹力 生体操比赛中跳马运动员利用踏板的弹力才能腾空,跳远运动员也要利用踏板的弹力 生自行车的支架上也有利用弹簧的弹力 生拉力器也是利用了弹簧的弹力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大家能说出这么多利用弹力的

7、例子,说明在乎时的生活中大家一定是注意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了,以后还要继续保持这种好习惯老师今天正好带来了一个拉力器,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试一试? (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台拉动拉力器,提醒全体同学注意观察)师在他们拉这个拉力器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拉得不一样长,女同学拉得较短,男同学拉得较长 师拉力器被拉的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长短不同,说明了两个同学力的大小不同 生可以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来判定力的大小 师同学们可不可以根据这样的原理来自己制作一个测力计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桌子上的材料试一试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各组交流) 师请一

8、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制作的过程 生(1)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上再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纸板上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纸板上作好记号(2)将05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上,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并在纸板上作上记号(3)分别将1 N、15 N、2 N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上,并在硬纸板上分别记下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4)在对应的位置上标出所用钩码的重量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师其他组的同学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将05 N、1 N、15 N、2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时,用刻度尺测量硬纸板上相邻两个记号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的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

9、把每相邻的两个记号间又平均分成了5等份,这样测量可以更精确 生我们组把弹簧下面加了一根线,可以方便挂上物体测量 生我们组在弹簧的最大端固定了一根指针,可以使读数更方便 师老师再在你们共同制作的测力计上加一个拉环,就变成了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出示弹簧测力计),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生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师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刻度盘是活动的,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可以方便地调整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演示一下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的重力,同学们注意观

10、察,看他使用的对不对 (学生演示,结束后同学们交流) 生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正对(学生示范)生拿弹簧秤的时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环而不应该用手抓着外壳 生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物重力,以免被测物重力太大,损坏弹簧秤 演示一根弹簧在持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被拉直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使撤销外力,弹簧也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来源:学。科。网Z。X。X。K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弹簧秤测量文具盒及课本的重力,然后归纳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11、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师生活中除了弹簧测力计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投影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今天的这节课,我知道了测力计的构造,并且还可以自己制造测力计,用自己做的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我们身边很多平时不起眼的东

12、西都可以利用,比如一块小纸板、一根弹簧、几个钩码就能做成测力计以后我们应多动脑、多动手,提高自己的能力板书设计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使用弹簧测力计 来源:Zxxk.Com 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应 用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制作(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作业或预习课堂作业第1致2页自我评价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