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94532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安徽城生态网络规划导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导则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7年8月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生态网络功能与构成 53.1 生态网络功能3.2 生态网络特性3.3 生态网络构成4 规划编制内容 84.1 生态要素识别4.2 生态安全评价4.3 市域生态网络建构4.4 市区生态网络建构4.5 生态网络管控4.6 规划实施引导5 规划成果要求 195.1 规划文本5.2 规划图纸5.3 规划附件6 附录 225.3.2 总则1.0.1 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指导城市科学构建生态网络, 加强生态用地管控,提升生态综合效益,促进城市绿色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及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

2、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安徽省设区的市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工 作,不设区的市以及县可参照执行。1.0.3 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编制应当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发展理念, 立足底线思维,遵循 “整体保护、连通连续、刚弹结合、时空整合、 功能耦合”原则,积极构建系统、开放、多元、高效、共生的生态网络空间体 系,明确分类、分级管控的措施及要求,推进城市生态综合效益的全面增长。1.0.41.0.5 定。1.0.6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编制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致。城市生态网络规划还应符合国家以及安徽省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本导则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与解释。#5.

3、3.3 术语2.0.1 城市生态网络以自然生态用地以及具有生态意义的人工绿地为载体,以保障城市生态安 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发展生态游憩活 动等为整体性目的的,具有高度连接与交叉结构特征的网络状城市生态空间体 系。2.0.2 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程度 , 它反映区域生态 系统在遇到干扰时 , 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 , 并用来表 征外界影响可能造成的后果。2.0.3 生态干扰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 它导致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破坏 , 进而促进或阻碍生

4、态系统 的演替以及景观格局的变化。2.0.4 生态风险指生态系统所承受的风险, 既在一定区域内因不确定性事故或灾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损伤后果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 康。2.0.5 生态安全格局指一定区域内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 能够为 人类生存和发展持续提供良好生态服务的多层次、连续完整的生态系统空间格 局。2.0.6 生态安全型网络城市生态网络内对城市生存与发展需求环境具有安全保障功能的生态空间, 包括用于城市雨洪管理、灾害防治、通风廊道等功能的生态空间。2.0.7 生境保育型网络 城市生态网络内对生物物种生存环境具有保育功能的生态空间

5、, 包括生物栖 息地、动植物迁徙廊道等。2.0.8 缓冲防护型网络 城市生态网络内对建设用地具有缓冲作用或对建设项目具有防护功能的生态空间,包括环城绿带、道路交通防护带、 基础设施防护带、 其他设施防护带等。2.0.9 风景游憩型网络城市生态网络内具有景观和游憩功能的生态空间, 包括风景名胜区、 郊野公 园、城市公园、人文景点、游憩绿道等。2.0.10 农业生产型网络 城市生态网络内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生态空间,包括耕地、林地、园地等。2.0.11 永久性城市绿带城市生态网络内, 与城市开发边界相一致, 具有防止城市蔓延扩展等作用的 需实施永久性保护的环状连续的生态化区域。2.0.12 核心保护

6、区城市生态网络内, 对网络功能与结构均具有核心意义, 需要实施最严格管控 的生态化区域。2.0.13 外围缓冲区城市生态网络内, 位于核心保护区与边缘交融区之外的, 对城市建设发展具 有缓冲作用的生态化区域。2.0.14 边缘交融区城市生态网络内, 位于规划建设用地与永久性城市绿带外围的, 对整体生态 格局与城市空间发展起渗透、融合作用的生态化区域。2.0.15 连接性建构通过空间联接、邻近等空间布局手段,形成连续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 确保 生态过程顺利进行的一种生态网络建构方式。2.0.16 渗透性建构通过空间蔓延、渗透等空间布局手段,形成融合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增强 生态系统与城市系统交融

7、耦合的一种生态网络建构方式。2.0.17 均衡性建构通过疏密合宜、集散科学等空间布局手段,形成均衡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 促进生态空间分布合理适宜的一种生态网络建构方式。5.3.4 生态网络功能与构成生态网络功能城市生态网络功能应包括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维护城市生境系统、 优化城市 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进城市休闲游憩等方面。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城市生态网络是维系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生命支撑 系统的关键性格局,具有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 节气候、防治内涝、 降解废物、防灾避难等功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安 全的前提与保障。维护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网络通过建构

8、网络化的生态空间系统,为 城市提供有利于动植物生存、繁衍、迁移、传播的栖息地与连续、安全的自然 迁徙通道,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生态空间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结构的 形成、发展与变迁,动态引导健康、有机的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格局的形成。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城市生态网络通过净化空气、清洁水源、改良土 壤,有效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温度、湿度;同时通过生态景观强化城市风貌 特色,提升生活环境品质,营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城市休闲游憩。 城市生态网络通过开放空间体系,提供给城市居民 充足的户外休闲游憩和交往空间,拉近人类与自然距离,促进社会交往,强化 文化氛围,推

9、动城市游憩以及旅游业,激发区域活力与吸引力。生态网络特性城市生态网络特性包括结构性、功能性、系统性。结构性。 城市生态网络具备网络化的结构特性。 既体现于空间的高度联接 与交叉上, 其中,“联接”所形成的生态廊道为网络空间中的生态过程及生物运 动提供了多种途径与通道,“交叉”所形成的生态斑块及节点又为网络空间塑 造了多样的生物栖所环境。功能性。 城市生态网络具备多元复合的功能特性。 既具有确保城市生态安 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过程完整等核心功能,又具有优化城市空间格 局、提升景观品质、发展游憩活动等综合功能,体现于气候调节、环境净化、 雨洪调节、灾害避难、休闲娱乐、遗产保护、文化展示以及

10、经济消费等方面。系统性。 城市生态网络具备功能 - 结构双重复合的系统特性。在结构上表 现为生态网络自身空间的连通、 连续,及其与外界空间的交融渗透,在功能上表 现为生态网络各要素在自然生态过程中的关联、影响及相互作用。生态网络构成城市生态网络构成包括用地组成以及结构构成、功能构成、空间构成。生态网络用地组成城市生态网络由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两大类用地所组成。 其中非建设用地 包括水域、农林生态用地、风景名胜区及各类保护区、 各类生态公园以及其他生 态用地等,建设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他用地等。生态网络结构构成城市生态网络由生态斑块、 生态廊道、 生态基质三个结构要素在空间

11、上系统 建构而成。生态网络功能构成依据空间结构以及功能用途, 将城市生态网络细分为生态安全型网络、 生境 保育型网络、缓冲防护型网络、 风景游憩型网络以及农业生产型网络共五种类型 的功能性子网络。各子网络分别承担不同的生态功能,在空间布局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叠。生态网络空间构成依据生态安全格局, 从生态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角度将城市生态网络划分为永久性城市绿带、核心保护区、外围缓冲区、边缘交融区四个生态空间区域。5.3.5 规划编制内容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编制主要包括生态要素识别、 生态安全评价、 市域生态网 络建构、市区生态网络建构、生态网络管控以及规划实施引导等内容。生态要素识别生态空间资源基于城市生

12、态区位分析的前提, 识别现状生态空间资源, 包括非建设用地中 的水域、农林生态用地、风景名胜及保护区、生态公园、其他生态用地等,以及 建设用地中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详见附表1)。生态空间要素依据受人类干扰程度, 将现状生态空间资源进一步划分为基础型要素、 利用 型要素、威胁型要素三种生态空间要素类型(详见表 4-1 )。(1)基础型要素。 生态空间资源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少的,对区域生态发 展起最基础作用的自然生态要素。基础型要素为生态网络空间中的核心生态要 素,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水库、河流、湖 泊、湿地、滩涂等。(2)利用型要素。 生态

13、空间资源中因人类发展的需求而发生改变或改造, 具有潜在生态、景观、 游憩功能的半自然生态要素。 利用型要素与人类生存与生 活紧密相连,包括城市公园绿地、 地质公园、旅游景区、文化遗产地及遗产廊道、 各种防护性生态廊道、游憩通道等。(3)威胁型要素。 生态空间资源中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不合理 利用超出了生态自修复极限, 从而造成自然环境难以逆转的毁灭性破坏, 形成不 适宜动植物及人类生存的要素空间;或是部分因自然力的作用(如地质断层等) 形成的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要素空间。威胁型要素属于已破坏和待恢复要素, 包括水土流失区、地质灾害区、矿产开采区以及污染弃置地等。表4-1生态空间主要构成

14、要素一览表序号要素类型生态空间构成要素主要主管部门1基础型要素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主管部门森林公园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水库、河流、湖泊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湿地、滩涂水行政主管部门其他基础型牛态用地2利用型要素公园绿地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地质公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旅游景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文化遗产地、遗产廊道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防护廊道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游憩通道旅游、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其他利用型生态用地3威胁型要素水土流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地质灾害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矿产开米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污染弃置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威胁型生态用地4.2生态

15、安全评价通过对市域现状生态空间资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与生态干扰评价的叠合分 析,得出市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形成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分布4.2.1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应首先构建评价体系并选取生态敏感性因子,明确评价模型及方法,确定评价标准并最终明确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详见附表2)。(1)评价体系与因子提取选取地形地貌、水文资源、生态资源、自然灾害等生态敏感性主因素,并结 合各市生态与地域特征细化为生态敏感因子,如高程、坡度等地形地貌因子, 河 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湿地滩涂、坑塘水面、沟渠等水文资源因子,资 源类型、郁闭度等生态资源因子,洪水淹没、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因子等,并构 建由主因素与单因子所构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其中,城市生态敏感性具有 其他特殊性的,可增加其他因子类型。(2)评价模型与方法结合各生态敏感性因子开展单因子专项评价, 并采用综合叠加分析法, 结合 因子权重进行加权叠合,得出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其中,因子权重(N)及敏感性评价值(M应依据评价区的生态及地域特征具体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