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945297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可行性论证报告.doc(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建设年产30万m3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建设项目1.1.2 建设单位白银恒源环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1.1.3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1.3.1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白银市平川中区工业园内。西邻靖远电厂,东靠园区交通主干道,北依国道,南面为一块空地。1.1.3.2建设条件为了落实企业多元化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白银市的靖远电厂的粉煤灰资源优势,实施即治理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战略,企业经过充分的政策、市场、资源等调研,在白银市平川中区工业园内建设粉煤灰砌块生产线具备诸多的有利条件和优势:(1)符合规划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效果明显。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

2、明确提出:“发展加气混凝土板材和年产10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蒸压养护,机械切割。”由于墙体改革的需要和加气混凝土制品所具有的优点,加气混凝土将是近十年中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型轻质建筑材料。(2)市场容量较大,项目市场竞争力强。(3)交通运输便捷,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平川中区工业园区,附近有省道108公路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4)原材料供应有保障,价格有优势。该项目主要生产原料利用工业粉煤灰,原料来源容易,市场条件较好,工艺技术成熟。(5)项目依托条件好。1.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墙体和屋面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仍沿用旧法生产黏土砌块瓦,往往需要

3、毁田取土,影响农业发展,而发展蒸制粉煤灰砌块等墙体材料,可以解决毁田制砌块这一矛盾。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的排出量将日益增多,而发展蒸制粉煤灰砌块,可以大量利用粉煤灰,即能节省堆渣用地和废渣处理费用,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目前,我国已颁布相关法规推动粉煤灰及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白银市的靖远电厂每年排放粉煤灰约200多万吨,如果这些粉煤灰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将会给白银市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白银市建设粉煤灰砌块项目是十分必要的。1.1.5 发展粉煤灰砌块的产业优势生产粉煤灰砌块较生产普通粘土砖具有如下列优点:为电厂处理了大量废料,为建材工业生产开辟了新资源;节约大量农

4、田,如北京地区每生产1108块粘土砖则要开挖良田66667m2(100亩),在宁夏银川地区每生产1108块粘土砖则要开挖良田666670 m2(1000亩)。而建设一个年产54104块砖(折标砖)的粉煤灰砌块厂,每年可节约农田3333m2(50亩),增产粮食约40000kg,据此估算本项目建成后,可节约土地617222 m2(925亩),增产粮食3703.1吨;节约资金,生产粘土砖往往需要买田烧砖,而采用粉煤灰代替粘土,就可以节省大量资金;燃料消耗低,粉煤灰砌块因为无需焙烧仅需要提供养护; 工厂布置紧凑,生产周期短;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劳动生产率高;产品容重轻,导热系数小,有利于改善建筑性能、降

5、低建筑成本。1.2 项目建设地区概况1.2.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1.2.1.1 地理位置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地处东经1033310534,北纬35333738。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海原、西吉县接壤,东南与平凉地区静宁县相连,南部及西南部与定西地区通渭县、定西县为界,西与兰州市榆中、皋兰、永登县毗邻,西北与武威地区天祝、古浪县接壤,北面及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连接。1.2.1.2 气候条件白银市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上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69,年降雨量18045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6、,属东南季风气候西北部边缘区,年蒸发量达15001600毫米,是平均降水量的4.5倍。北部景泰县年蒸发量最高达3390毫米。全市由南向北分三个气候区,干燥度华家岭至会宁县城间在1.01.5之间,属半干旱区。靖远县城向北至白银、景泰间,干燥度由2.0逐渐增大为4.0,属干旱区。白银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2.1.3 行政区划1956年11月,白银市正式成立,时为县级市。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1958年4月,白银升为地级市。辖区以郝家川为中心,南北约35公里,东西约20公里,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因种种原因,1963年10月撤销市建制。1985年8月经国

7、务院批准又恢复建市。现辖白银、平川两区和靖远、景泰、会宁三县,共有64个乡17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79个居民委员会和816个村民委员会。 1.2.2 经济概况白银市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六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实现生产总值295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8亿元

8、,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增长19.3%;大口径财政收入33.81亿元,增长20.69%;一般预算收入11.84亿元,增长19.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3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3340元,增长11.9%;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7亿元,增长10.9%,贷款余额190亿元,增长37%。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煤炭工业、高耗能原材料工业、电石化工工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电力工业等产业均在全区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支撑白银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亿元,同比增长23%。西北铅锌厂沸腾锌焙烧炉、华鹭铝业电解铝碳素系统节能改造、银光集团年产12万

9、吨PVC、中材集团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大唐景泰火电厂两台机组并网发电,中科院国家超导变电站建成运行。稀土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等4个项目即将投运。开工3个风电和1个太阳能发电项目,西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地落户我市。实施白银有色集团余热余压综合利用、晖泽化工等中央财政节能奖励项目32个,争取国家补助3.69亿元。组建技术创新联盟4家,白银有色集团、银光集团和稀土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白银风机厂和中科宇能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甘肃小杂粮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落户会宁;聚银公司入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其中:能源工业白银市煤炭保有储

10、量在12亿吨以上,石膏储量 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亿多吨。白银有色金属居全国第一,远景储量10亿吨;陶土居全省第一,远景储量超过20亿吨;伴生硫、耐火粘土、石膏、芒硝、石英石、硫铁矿居全省第五位,其中石英岩远景储量3000万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壮大新型能源工业,建设西部复合能源基地,推动黑山峡梯级开发,新增火电525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60万千瓦和20万千瓦,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130万千瓦。原煤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能源工业产值达到250亿元。 建材工业 在白银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建材业。努力建设甘肃建材大市,推广水泥生产新工艺,开发陶瓷系列产品

11、、节能环保和高档轻质装饰材料,水泥、墙地砖、石膏板分别达到1000万吨、6000万平方米和3000万平方米。建材陶瓷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白银市存在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为主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使资源大量消耗,“三废”排放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和对外吸引力。白银市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白银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多以高耗能、重化工、煤炭加工和电力工业等行业为主,这种产业结构决定了白银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从白银市工业品产量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白银市的产业结构是以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而决定了重污染结构。如铁合金、炭化硅、活

12、性碳、焦碳、电石化工、水泥和电力等重工业产品的产量90年代末比80年代末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些工业支柱产业,无论是能耗、水耗还是“三废”排放量均占全部污染物 排放量的75%以上。白银市经济总量比较小,结构单一,与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率先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民间投资乏力,招商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仍需加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一部分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较差,支付环境保护成本的能力低,乡镇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污染防治设施投入困难。这种状况决定了“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难度较大,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等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项目有效

13、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1.2.3 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1.2.3.1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我国是世界燃煤发电第一大国,排出的粉煤灰是世界之冠。2003年粉煤灰的总排放量已达2.1亿吨,目前利用率约在40%左右,主要用于筑路基和回填,建材业所用不多,每年有1.5亿多吨未能利用的粉煤灰,储存于灰库中。如今,贮存1吨粉煤灰的建库费和运行费约需10100元,粉煤灰用于筑路,又受地区、时间的限制,使用不均衡。因此必须利用粉煤灰生产适合建筑业需要的墙体及砌块体材料。白银市平川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采煤、洗煤和火力发电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是白银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污染源,其次为化工、冶炼行业

14、产生的废弃物。1.2.3.2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多年形成的一座座矸石山,一个个灰渣场,不仅占地面积大、堆存量大,而且随风扬起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生产垃圾在各城区外四处乱排,白色污染到处可见,固体废弃物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一个突出问题。1.3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3.1国家建材工业“十五” 规划、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和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十五”规划。1.3.2白银市“十二五”发展规划。1.3.3白银市建材工业规划和本公司十年发展规划。1.3.4白银恒源环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本院签订的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3.5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6 投资

15、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3.7 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法规和设计标准1.3.8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1.4 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周期根据资金筹措能力和市场需求,确定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粉煤灰砌块30万m3。建设用地70亩,其中办公楼2000,轻钢厂房10000,职工宿舍1000,锅炉房200.建设项目总投资2827.7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79.9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47.8万元。建设项目建设工期15个月,从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竣工投产。1.5 主要建设条件1.5.1 厂址本项目建设厂址为白银市平川中区工业园区。1.5.2 供电该项目建设新增供电容量2630kVA,外部供电为一回路10kV供电,由园区变电所供电,可以满足供电要求。1.5.3 供水本项目每年用水量为31500m3,其中:生产用水25500m3;生活用水6000m3。水源从工业园区供水管网接入,完全满足供水需求。1.5.4 交通运输本项目年运输量为264800吨,其中:运入132400吨,运出132400吨。本项目建设厂址紧邻园区主干道及国道旁,园区内的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已完成,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运输车辆雇用社会车辆解决。1.6 设计原则1.6.1认真贯彻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精心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1.6.2 总图布置力求紧凑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