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9451999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山文化玉器沁象特征辨别真伪 2008-11-13 | 浏览 1165 次 | 加入收藏 我们所说的沁象,包括沁色、包浆、绺裂、孔洞、蚀斑、白化等不同形象的玉器浸后特征。这些特征直观反映在红山文化玉器表面上,我们依此为科学依据辨别每件玉器的真伪。 1 、沁色: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常见多种沁色,如土沁呈土黄色,水银沁呈黑色,铁锈沁呈暗红色等。目前我们所见做伪沁最多的则是铁锈沁、黑色沁和钙化。凡做伪沁玉器,多选用质地松软或绺、璺、棉、较多玉石制作,这样有利于沁色的进入,便于浸染。凡玉质坚密无棉绺者不易做沁,做伪者极少采用此类玉做沁色,因硬度较高玉石做出的沁色多浮于器表,很难达到一定深度。 玉石在有缝隙

2、情况下颜色方能够进入。为使沁色能够深入玉理,做伪者常常需要破坏玉器的表面,在完成初抛光工序后的玉器表面人为制作出许多麻斑、裂隙,以便让颜色从这些麻斑或裂隙中浸入玉理。制作麻斑多用利器敲击和铊头顶压而成,这种沁色只做在玉器某一部分。玉器整体做沁有的采取喷砂法,以强力气泵吹砂击打玉器表面,使玉器表面形成点状绺裂痕,从而让颜色渗入玉理。也有人做伪冰裂纹。首先将玉器进行冷冻,然后突然浸入热水中,使之形成炸裂,然后人工染色。目前市场上见到最多的红山文化伪古玉,多采用强酸、碱、化工原料,经过高温浸泡将玉器表面浸蚀成麻状斑,然后再做色。以此方法制作出的沁色,表面常常泛出白灰,长久不易退去。当以手盘化久时或涂

3、油白灰能够暂时退去,放置久了,或用温水浸泡后还会继续泛出白灰。这并不是传统鉴玉法所说的“出灰”现象,而是经强酸、碱浸泡后的玉质所起化学反应。被称为“黑皮玉”者,就是用高锰酸钾、氢氟酸、快速金黑染色而成。人工做伪沁色的方法很多,却未见以传统做伪沁方法制作者。可见所谓的“血沁”已被人们质疑。目前我们所见到不同颜色的“化学沁”,不但颜色严重失真,而且嗅起来或多或少都有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数年不退。而真正红山文化出土玉器,因与含尸水土壤长时期接触,所以嗅起来多有腥臭气味。真沁与伪沁,有时做一小实验便可见分晓。我们都知道,猫、狗之嗅觉比人更灵敏。当我们将一件含有化学物的玉器放到它鼻前时,它嗅之即转身离开

4、,绝不回头,因为它不堪化学气味的强烈刺激。而当我们将一件真正出土器放在它面前时,它却嗅之又嗅,因为土古腥臭,甚至它还会以舌舔之。实验很简单,你不妨可以一试。当然,其它有效鉴定古玉器的办法还有很多,有些尚在实验阶段,将来一并奉献给广大古玉器收藏爱好者。 2 、包浆:前面已经讲过,包浆的形成是由于温度的变化,玉器因“出汗”而产生内分泌现象,长时期周而复始凝结于玉器表面的一层保护膜。凡出土红山文化古玉器,不管出土于任何年代,不管受沁到何种程度,稍加擦拭包浆即显露出来。凡无包浆红山文化玉器皆不能认定为真品。真古玉包浆具有强烈的年代感、苍桑感、真实感。不要错误理解,凡玉器外表光亮者皆为包浆。伪古光亮为抛

5、光后亮度,它与包浆并不完全一样。伪古看起来光亮刺眼,真古看起来温和润泽。这是因为真古玉器在入土后表面受到浸蚀已退去原有“火气”。而新制作玉器之所以“火气”逼人,是因为不但未曾入土,而且没有经历过长时期的湿度变化或者把玩。目前所见仿制古玉包浆多用浸蜡方法,将制作好的玉器浸泡在热蜡中,待凉却后再将蜡除去,以降低和消除玉器表面光亮度。但浸过蜡的玉器表面手感滞涩,缺少润滑感,经过一段时间盘化,或以温水烫之,光亮依然恢复如初,露出本来面目。还有以酸、碱性化学品对新制玉器表面进行退光处理者,退光后的玉器尽管看起来有些与真包浆相接近,但往往在玉器孔洞和背角处留下不易除去的白灰,嗅之有刺鼻的化学品气味。有些被

6、长时期把玩过的新制玉器,由于油、汗的浸入,经过冷热不同温度的变化,可以出现较簿包浆。本人曾做过实验,将含有一定水分的新制玉器放在电褥子下,经过一个冬天不间断的冷热变化后,玉器表面则出现包浆。但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包浆非常簿,经不起长时间盘化,就会逐渐退去。从仿制红山文化古玉情况来看,单纯为玉器制造包浆者较少,而大部分与做伪沁同步进行,并且不是十分重视包浆与其真实性。正因为包浆形成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特殊的条件,对于急功近利的做伪者来说,望尘莫及。 凡无包浆玉器,皆为赝品。凡真品古玉器皆有较厚包浆,看起来有一种熟透了的感觉。所以包浆的存在与否,包浆的真实性已成为我们鉴定真伪古玉器的重要依据。 3 、绺

7、裂:古玉器的绺裂,是在特殊环境下,由于温度不间断缓慢变化,从而使玉器产生由表及里的炸裂。这种炸裂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因此玉器自然形成的绺裂无深度,呈起层状,严重者,层层剥离,直使玉器损坏。人为制造绺裂,多模仿玉器自然绺裂形成条件,将玉器放置于冰箱或雪地冷冻,然后再放入热水中使其产生炸裂。以此法仿制的绺裂多往纵深发展,形成明显炸裂纹。主要因温度的变化过于突然,膨胀力没有缓冲余地。所以因此产生的绺裂无起层感,而过于深透直接。凡过于深透炸裂皆为伪绺裂。 目前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仿制红山文化玉器,也见有在正常状态下所形成的绺裂,这些络裂多分布于玉器一面,这是因为采用原生沁河漠玉所制作玉器。有绺裂一

8、面,正是裸露地表或距地表较近处自然所形成之绺裂。因此我们在鉴定红山文化玉器时,还要注意绺裂的完整与统一,不要片面理解凡符合绺裂特征者皆为真品。 因为真实的绺裂不易仿制或者无法仿制,因此成为我们辨别玉器真伪的重要依据。 4 、孔洞:因其形似虫蛀,所以又被称为虫蛀孔。目前尚末见特意仿制孔洞者,偶尔在一些玉器表面发现伪孔洞,多为做钙化斑时,淋酸时间过长所形成的。这些孔洞多无深度,孔洞边缘处圆滑,有些则形成小面积的残破。真正自然形成孔洞,其边缘处参差不齐,具有一定深度,状如针刺,人为无法仿制。 5 、蚀斑:因蚀斑影响玉器外观形象,因而特意仿制蚀斑者很少。偶见类似蚀斑,这是在仿制红山文化玉器时故意做残,

9、在为其做沁色时,残破处颜色明显吃进较深,形成假蚀斑,这与真正蚀斑相差很远。也有些伪古玉,保留和利用原生沁或残件原有蚀斑充古,这些蚀斑多在一面,为利用这些蚀斑常影响玉器的完整性。鉴识中当谨慎区别。 6 、白化:又被称为钙化,是玉器受生石灰浸蚀而形成。白化了的玉器,因玉质遭受严重破坏,变得疏松、脆弱。白化呈两种情况,一种为玉器的局部白化,另一种为整体白化。玉器的整体白化较易仿制,而局部白化不易仿制。因为局部白化,应可见玉器表面所反映出的明显白化过程,就是我们所说沁象的过渡性。它是沁象缓慢完成过程的真实展示,沁象鲜活、灵动而不呆板。 目前所掌握玉器白化做伪有这样几种方法:一种为,将制作完成的玉器包裹

10、生石灰在压力锅或高压釜内通过高温烧烤使其迅速白化。这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温度和时间过高过长,玉器表面则出现烧裂,通常我们称之为“火劫纹”。整体作白化多为中小型较厚和圆雕玉器,而不适用于板状或片状玉器。另一种是将大块玉原石切割成板块状,或将较小块玉石放入高压釜内高温烧烤,使其白化逐渐深入玉理,然后再根据玉器制作需要,将这些玉石进行切割,多制作簿板状和片状类玉器。经过烧烤已白化了的玉石切割后因为白化深浅程度不同,看起来似有明显的白化过渡变化,对不明真象的人来说,多以为自然白化所成,所以常常被此所蒙蔽。以此法所制作白化玉器,白化处多连成大片,而且白化化多在玉器边缘,器中心处白化较轻微。认真观察,缺少细微过渡变化。除以上两种方法外,还有将制作好的玉器埋置于生石灰土坑中,让其慢慢发生玉质变化。以这种办法作伪需要较长时间,而短时间效果不大,白化程度较浅簿,所以目前已不多用。 7、石化:由于土壤中多种原素对其长时期浸蚀而发生的玉石质变。质变后的玉石松软,土浆随之浸入,使之呈半透明的玉石不再透明,状如石头。这种石化玉器其色极不易仿制。目前也未见仿制者。关键词: 红山文化玉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