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944520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县地税局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地税局2023年工作方案 一、围绕收入中心,确保完成全年各项收入任务 1、严格依法征税不动摇。既要保增长,促开展,更要坚决贯彻“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那么,按照省局要求,努力做到“一个始终坚持、把握“四个更加突出、抓住“两条生命线。加强收入调度,保持税款按月均衡入库,保持分局之间进度平衡。 2、大力提高税费收入分析水平。全面开展税源普查,科学编制税收方案,加强收入调度。对纳税前三十位的企业按月监控,加强铁矿企业税收分析。按月做好税收分析及预测。分析经济开展形势及运行状况,及时掌握分行业、分经济类型、分产业入库税款情况。对社保费征收也按月进行分

2、析。 3、全力夯实征管根底。继续强化“六项管理,狠抓日常管理工作,加大对“六率指标的考核和分析。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严防征管死角。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税控装置,着力提高机具开票覆盖面。加强征管与稽查联系协作,完善和落实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互动机制。 4、加强税种管理。认真开展汇缴工作。积极探索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突出管理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控制,实施专业化管理,针对本县具有较大影响的行业进行分类管理探索。按照“抓大、控中、定小的工作思想,抓好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进一步强化企业所得税基管理。落实和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继续做好202223年度个人所得税自行

3、纳税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工作,扩大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开具范围。充分挖掘小税种增收潜力。 5、坚持税费并重。强化基金费收入方案考核,确保基金费收入稳定增长。全面施行社保费“一票多费征收,深化社保费标准管理。强化基金费根底管理、信息化运用工作,提高基金费申报、征收、入库、统计、检查工作质量,正确、标准运用征管软件社保费模块,建立健全缴费单位的登记底册、征收台帐、征收清册、费源台帐等根底性征管资料。以非公经济组织、效劳业、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主要对象,大力推进扩面征缴。认真落实社保费缓缴政策,缓解困难企业资金压力。统筹抓好水利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

4、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基金费征收工作。 6、强化稽查职能。加强稽查案例分析,充分发挥以查促管职能。加大查处重大涉税案件的力度,突出重点,公开曝光。开展阳光稽查和有特色的稽查效劳。加强稽查业务培训,提高稽查业务技能。充分运用xx地税征管信息系统稽查模块,提高稽查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整体推进,全面深入开展现代化分局建设 7、夯实创立根底。加强学习宣传,营造舆论气氛。明确职责,分解目标任务。强化监测,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落实联系点制度。 8、提高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立足于把现有软件用好用活,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更好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完善相关制度,加强运维管

5、理,确保信息平安。深入推进“电子分局建设,利用信息化促进征管方式、效劳方式、思想观念和业务素养提升。 9、努力提升科学征管能力。认真学习,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2023、尽力强化税源管理。加强户籍管理,对所有税源做到心中有数。夯实税源管理根底,提高税源管理水平。对重点税源,实行以效劳为主方法,积极开展科学、高效和个性化税收效劳;对中小企业,实行以管理为主方法,提供必要的纳税辅导,标准企业财务核算;对个体业户,实行以计算机参数定税为主方法,公平税负、核定征收,提升税源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1、强化重点行业管理。稳固建筑业“以票控税,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税收

6、管理,标准“两个台帐。切实加强房地产开发行业税收管理。重点抓好房地产税源工程管理,建好两类台帐,全程监控工程开发建设进度和收入进度,催促各税种均衡入库。严格实行土地增值税预征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土地增值税清算制度。 三、优化纳税效劳,唱响效劳品牌 12、进一步扩面宣传税收政策及地税工作。在皖西日报xx版常年设立宣传专版,同时加强与xx网站、xx电视台的联系,及时向社会发布税收政策、税费收入、地税工作重大举措,增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认真组织开展第1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根底上,广泛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继续加强地税综合网站建设,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xx政务网的应用。做好“五五普法工作。

7、13、认真开展税收调研。立足地税,关注经济,借各类专项检查的时机,开展税收调研。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调研,帮助企业破解开展难题。加强政策研究,挖掘政策潜力,拓展政策空间,尽心尽力引导支持企业科学开展。深入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对税收工作的影响,认真做好相关调查研究和数据测算工作。 14、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开展,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农民减负增收,支持地方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体制改革。严格政策性减免税审核和报备制度,对国家列举取消减免税工程、列举保存审批工程等进行认真梳理,实行分类管理。适时组织开展税收优惠政策执

8、行情况的检查。 15、创新效劳内容与手段。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的纳税效劳方式,认真落实“一对一效劳各项要求,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户帮扶力度,坚持“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用活用足用好税收政策,最大限度地加以扶持。不断优化“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制度,努力降低纳税本钱。 16、提升信息化效劳水平。扩大征管分局财税库银横向联网范围,城关分局推行对个体工商户批量代扣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推广应用一票多税(费)征收管理,实现与国库、财政等部门联网消号入库制度,充分利用xx地税征管信息系统票据管理模块,提高税收票证信息化管理水平。 17、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办税效劳厅和政务效劳中心、房管局、车管所地税窗

9、口效劳效率,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进一步简并表证单书,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纳税人信息资料高度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报送报表、资料的种类。精简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压缩审批时间,严格办结时限。标准涉税检查事项,防止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管理水平 18、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继续开展“五好班子创立活动,增强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班子的决策能力。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德才兼备原那么,把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同志调整到主要岗位。 19、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日常考勤和

10、工作考核力度,提高地税系统人员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制定干部轮岗交流方法,有序实施干部轮岗交流,激发干部工作的热情。完善能级制方案。进一步加强系统作风建设。 20、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升地税干部党性和道德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21、加强业务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学习税收根底知识读本,大力加强税收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岗位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坚持凡训必考,提高学习培训效果。在全县地税系统开展读书心得和“十佳能手评选活动,营造学习气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五、加强内务管理,标准管理上台阶 22、稳固和完善资产管

11、理。突出程序和权限,把好资产购建关、使用关、处置关、核销关。加强部门配合,坚持按月与计财股对账,坚持每季会计互审时对账,确保帐实相符,账证相符。上半年开展一次资产清查,为全面完成条形码粘贴工作做准备。熟练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完成局办公楼基建审计工作。 23、优化支出管理结构。经费支出上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招待费、会议费、交通费等消耗性支出。全面运用财务会计核算软件,不断提升财务核算水平。坚持完善“六个一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大宗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对大额支出继续实行一支笔审批;标准分局小食堂支出管理。 24、严格票证管理,坚持“四审制度。严格按照省局的票证管理方法,标准票证领、用、存、

12、销制度,继续坚持票证“四审制度,特别是县局组织的每季度互审绝不流于形式,加强电子完税凭证和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的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税收票款进行调换和专项检查。 六、加强综治管理,创立平安地税 25、保持系统稳定,促进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强全县地税系统的综治平安工作,保证全县地税系统内部稳定,外部征纳关系和谐,促进地税组织收入工作及其他各项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七、深化文明创立,争取更多更高荣誉 26、构建和谐工作环境。丰富文明创立内涵,提高创立品位,稳固省市级“文明单位创立成果,继续抓好文明行业、文明职工、文明窗口等各类创立活动,加强对基层分局文明创立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环境气氛。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